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商业模式创新实践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价值

商业模式创新实践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价值

  • 字数: 3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55568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知识管理领域8位知名学者联手,深入探讨了业务创新模型,帮你开启以知识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变革; 涉及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社会基建事业三个领域的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者、政府官员、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者与运营者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拆解相关领域知名案例,提出摆脱商业模式创新羁绊的实践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在商业模式创新中运用实践智慧,在所在组织中实现知识的价值。
内容简介
经过20多年的传播,隐性知识的概念被越来越多人的所熟知和认同,也被国内很多组织应用于知识管理的实践当中。不过,目前大部分应用偏产品研发端,在野中郁次郎看来,这种应用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企业,如何把隐性知识创造的智慧以新方式转换为价值,即以知识为导向进行商业模式变革,才是企业家和知识管理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相对知识管理最早被提出来时的时代,新的商业模式只有考虑了环境、资源、人的协调,追求可持续、有意义的发展,才是完整的、有价值的,组织也才能拥有不竭的创新动力。《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由活跃在“业务创新模型”实践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执笔,他们从各个角度对“业务创新模型”展开了分析。所谓“业务创新模型”,其目的正是以知识为导向,帮助企业在“共同善”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性知识创造的框架,打破现有产业的固有观念和企业内部障碍,重建商业模式,打造新格局。在《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价值》中,作者们介绍了组织在商业模式变革中遇到的困境,并阐述了如何运用业务创新模型来摆脱束缚,同时讲了变知识为价值的领导力在商业模式脱困中的作用,之后从实践智慧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及其对于组织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
 
目录
致中国读者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序章 向“实践智慧战略”转型
第一节 被欧美化的日本经营
第二节 向“实践智慧战略”转型的前因后果
第三节 灵活和呆板的夹缝
第四节 以人生作赌注的商业模式创新
第五节 从产品制造到价值创造的知识架构
第一章 业务创新模型的提议:将知识转化为价值
第一节 商业模式创新的源泉
第二节 BMI的路径
第三节 业务创新模型的提议
第四节 推动业务创新模型的三板斧
第五节 业务创新模型的领导力
第二章 商业模式与创新竞争:商业模式的多种发展案例
第一节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和苹果公司的案例
第三节 商业模式新潮流
第四节 价值创造带来价值主张创新
第五节 创造价值主张的新视角
第三章 政府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新加坡向知识创造型国家转型
第一节 商业繁荣背后的推手:新加坡政府
第二节 知识创造型经济的转型施策(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
第三节 灵活迅速的行政机制
第四节 国家主导的BMI
第四章 社会基建事业模型的构造与战略展开(基于知识工程的视角)
第一节 社会基础设施的变化
第二节 事业环境
第三节 社会基建新模式及其构造
第四节 业务竞争优势的构建过程
第五节 战略的推进和展开
第五章 商业模式的设计思考: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智慧
第一节 商业模式的根基:设计智慧
第二节 设计“相关性”
第三节 从概念到实践
第六章 挣脱商业模式创新的“羁绊”:克服阻碍的实践法
第一节 失败原因探究
第二节 何谓“羁绊”
第三节 为何被“羁绊”束缚
第四节 挣脱“羁绊”,获得自由
第五节 衡量经营自立程度的11个项目
第六节 日航是如何败给“羁绊”的
第七节 打破枷锁,推行BMI的站探
第八节 日本式私募股权基金在BMI推进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第七章 推动业务创新模型发展的创新力:变知识为价值的领导力
第一节 实践智慧和智慧型领导者
第二节 社会共创思想的领导和传递:描绘未来蓝图
第三节 商业模式创新者的条件:创新力
第四节 信念管理
第五节 MBB人才培养
第八章 走向实践智慧的商业模式创新: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
第一节 改变日本、改变世界正当时
第二节 统合性业务创新模型
第三节 社会基础设施视角下的业务创新模型
第四节 社会企业的视角
第五节 向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发起挑战:知识控股型企业
第六节 对过度合规的照单全收
第七节 让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运转的创新力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