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字学咀华集

字学咀华集

  • 字数: 65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孙玉文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184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字学咀华集》是孙玉文教授在音韵、训诂、方言、修辞等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的结集。在语音系统方面,作者以上古汉语的韵重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上古汉语的介音系统,为上古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语音演变方面,作者分析了上古侵部字向中古通摄转化的例证,证明了中古尤韵舌根音有重纽,以及通过官话中的特殊字音考察了例外音变与语音构造的规律,这些都对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有所推进。在训诂学和词义学方面,作者对一些前人有争议的具体字词做出考释,如古诗中“采葵持作羹”的“羹”字、李商隐《锦瑟》诗中“思华年”的“思”字等。作者综合更全面的材料,从音义的系统性角度为这些字词提供或选择一个最可靠的解释;作者还从理论上探讨了根据同义词词义平行的例证区别词义引申和用字假借,为鉴别多义字字义之间是用字假借还是词义引申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孙玉文教授在音韵、训诂、方言、修辞等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的结集。在语音系统方面,作者以上古汉语的韵重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上古汉语的介音系统,为上古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语音演变方面,作者分析了上古侵部字向中古通摄转化的例证,证明了中古尤韵舌根音有重纽,以及通过官话中的特殊字音考察了例外音变与语音构造的规律,这些都对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有所推进。
作者简介
孙玉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韵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理事。著有《汉语变调构词研究》《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汉语变调构词考辨》《上古音丛论》等。
目录
自序
顾炎武《古音表》中“併入”和“收入”解析
音有正变:音之敛侈必适中
从谐声层级和声符异读看百年来的上古複辅音构拟
上古汉语韵重现象研究
从出土文献和长韵段等视角看上古声调
上古汉语侵部字向中古汉语通摄转化举例
中古尤韵舌根音有重纽试证
李贤《后汉书》音注的音系研究
从官话中几个字的读音变化看例外音变舆语音构造的规律
説“硕”的读音例外
《经典释文》成书年代新考
谈根据同义词词义平行的例证区别词义引申和用字假借
“鸟”“隹”同源试证
释古诗“采葵持作羹”
试校补古韵文若干残缺的韵脚字
“睡觉”音义源流研究
试解“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
异形同义词“虾蟆”和“蛤蟆”
用漠字注释古代方音的基础音系问题
扬雄《方言》奥方言特徽词的判定问题
谈谈方言史研究中的考本字和求源词
试穆湖北黄冈话中“模母暮木”等字读[mog]的现象
考“苕”
黄冈话词语零札
黄冈话词语零札(续)
黄冈话词语零札(续二)
湖北黄冈话的“擂子”
湖北黄冈话的“茅针儿”
从对偶句或排比句看古文的若干字义和字音
试谈三首古诗若干语句的言外之意
閲读古诗文应该懂一点古植物词知识
古诗文中的植物词
动物词和古诗文閲读
《秋兴》八首之八的解读五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