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族谱的墨迹(续2)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初期创始人列传

族谱的墨迹(续2)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初期创始人列传

  • 字数: 4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高星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20095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4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为时间节点,以全景式的描述,对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初期的31位创始人进行了全方位的记述,再现了构成历史丰碑的人物群像,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知了这些先驱的风采。本书不仅是对人保历史的记录,也是对新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记录,对保险后人和保险从业人员有着深远的意义。
目录
胡詠骐
燃灯者——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红色家谱的第一人
程恩树
叶茂根深的一稞大树——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红色基因、上海保险业地下党第一任支部书记
程振魁
他的名字是用火把照亮的——记红色保险的莫基人
沈润璋
21岁的上海保险业地下党党团书记——记红色保险先驱者
陈巳生
用身影刺破旧上海的里弄——记红色保险的先驱者
孙文敏
保险专家回归祖国的引路人——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华东区分公司新一任副总经理
廖国英
算盘珠子如何计算加减乘除的人生——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旗下中国保险公司会计处第一任处长
顾濂溪
千山万水我也没回头——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华东区上海分公司第一任经理
卢绪章
夜空中最亮的星——记红色保险奠基人
杨经才
英年早逝的红色保险专家——记民安产物保险公司第一任总经理
杨延修
他用微笑面对百年时间的流逝——记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创始人之一
……
引文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感谢
摘要
     一、中共一大会址里的一件人民保险文物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上海金融界掀起设立交易所的狂潮,各种交易所足有136家之多,包括布、麻、煤油、火柴、烟、酒等许多看似不起眼的行业都成立了交易所,呈现出普罗大众一心追求金钱利益的疯狂态势。 1921年7月23日晚上8时,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前,几位穿着长衫的人,行色匆匆地走进了楼内。楼外的虫鸣此起彼伏,更显得夜色浓重。 这些人操着各地不同的口音,悄声低语。陈潭秋在1936年的回忆文章中讲到,附近博文女校的一位厨师,负责为他们做饭。“他根本不知道这些客人是谁,因为他不懂他们的土话,他们讲的都不是上海话,有的讲湖南话,有的讲湖北话,而有些则讲北平话。” 虽然这是一次非常隐蔽的会议,但二楼客厅的那盏碳极弧光灯,似乎被感染了一种能量,散发出夺目流泻的光芒。它要向外传递着什么,也许是要向世界预示着什么。 同样不在现场的这样描述:“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我们应该趁着这一线的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作出一点有益人类的工作。”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达、李汉俊、、刘仁静、、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和包惠僧出席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历史可曾设想,28年后,其中的最终站在了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 这栋楼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圣地。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31日曾站在这里说:“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在中共一大会址里,收藏着许多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文物,其中有一件是胡愈之在1940年写的《忆泳骐先生》的手稿。这份珍贵的文物,成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红色血脉的圣物,特别是成为来自南方这条红色血脉源头的证明。上海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摇篮,也是新中国保险业的出发地。 胡泳骐作为上海保险业地下党的创始人,被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也被铭记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红色家谱的很好。 二、教堂的钟声在传送 宁波古称鄞。宋代,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大学者使得宁波开始确立“耕读传家、商儒并生”的传统,本土的四明学派开始出现。人口的南迁使得宁波的农业生产和文化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 1844年,鸦片战争后,宁波开埠。外资的进入使得宁波本土经济受到重创。此时,宁波商帮开始转变为近代商人并将新兴的上海作为主要活动地点,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上海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鄞县胡氏属于比较大的家族。胡泳骐的祖父懋堂公是一家手工织绸茧丝作坊的业主,经营丝绸产业,在江浙商场中卓有声望。他育有8个儿子,胡泳骐排行老六。胡家慎德堂奉行“清白传家,敦厚做人”的祖训,家风淳朴,做人端正。 1893年,英国传教士华以伊利沙伯、华路依姐妹俩和丁爱大来到宁波传教,并于1897年在江东张斌桥东首购地5亩许建教堂。这是宁波圣教堂的前身。除了教堂,当时的传教士还建造了华英书院及住宅,并创立了“基督徒公会”,将福音传至鄞县、镇海、舟山等地。鄞县胡聿忠及家属在当地首先接受福音。 1898年,也就是宁波圣教堂建成的第二年,胡泳骐出生。此时,胡泳骐的父母已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 7岁时,胡泳骐就读于宁波教会学校斐迪中学小学部,在校时开始信仰基督教。 胡泳骐中学毕业后,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成为校内的风云人物。上海保险学家林振荣在采访胡泳骐后人后介绍: 他酷爱体育锻炼,曾与戚正成配对代表沪江大学与南洋及圣约翰两大学作网球双打比赛,对诸如辩论会、级友会、年刊会、天籁社等课外社团活动尤感兴趣,颇具领袖天才,常被推为主席之职,勇于任事,组织能力出众,办事公道热心,思维敏捷,交友广阔。 1916年10月,胡泳骐奉母命与周巧英成婚。 1917年,胡泳骐从沪江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之后回宁波莅任四明中学教员,从事教书育人事业。 1918年,胡詠骐由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余日章博士举荐出任宁波基督教青年会筹备会干事,赴上海青年会观摩会务一年。 1919年,返回宁波后,胡泳骐牵头创建宁波青年会,出任第一任总干事;1922年,征招会众已达1200余人,通过向基督教北美协会及旅沪甬籍富商名流筹募捐款,购置基地修建起新会所,奠定基督教青年会宁波协会长远发展的基础。其间,胡泳骐被擢升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任董事、书记、司库,基督教协会上海市组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基督教青年会董事。 胡泳骐每天“沐浴”在圣歌声中,福音的圣迹在他人生的道路上洒满阳光。似乎在信仰的道路上,他正在一步一步向前。 P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