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
字数: 502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河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 萧根胜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4015293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6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为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萧根胜的又一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六年来,作者行万里路,访无数人,用纪实的笔法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了新中国陶瓷科技泰斗、轻工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国桢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务实奉献的高尚品德和不朽精神。本书实现了对中国陶瓷史,特别是陶瓷当代史的一次很好的空缺填补,也是中国文学创作走向史性价值写作的可贵努力。
内容简介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为我国近现代有名陶瓷科学家、陶瓷科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古陶瓷材料科学的杰出代表李国桢先生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作者六年来笔耕不辍,行万里路,访无数人,完整而真实地呈现了李国桢的传奇一生。作品将李国桢淡泊名利,公字当头,舍己为国,忍辱负重,忘我尽职,奋发开拓的经历,以及在抢救继承、创新开发中国陶瓷传统文化事业过程中的智慧行动能力,科学探索、不惧艰难的追求精神,不计私利、献身国家事业的赤诚情怀给予深情讲述,热情讴歌了李国桢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务实奉献的高尚品德和不朽精神,高度赞扬了李国桢对中国传统陶瓷技术的恢复、现代陶瓷新技术的开发,将西方研究陶瓷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中国陶瓷行业,改变我国千年凭经验、靠传承的慢发展局面,以及恢复我国世界陶瓷大国地位做出的很好贡献。
作者简介
萧根胜,笔名清风,河南郏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舞钢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汝州市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多部作品获重量、省级奖项,其中文学作品《青海长云》获河南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序章男儿有泪不轻弹
第一章 抉择
第一节 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
第二节 从重庆到上海
第三节 接收的悲哀
第四节 抉择
第二章 家事
第一节 南阳李家曹沟人
第二节 “望族世家”之路
第三节 积善之家
第四节 兄长被地方恶霸杀害之谜
第五节 茫茫洗冤路
第六节 看叫不叫俺娘俩跟他去
第七节 上海就是家
第三章 背着背包跳舞
第四章 瓷都督陶
第五章 中国样本
第六章 第三只眼睛
第七章 九秋风露越窑开
第八章 为国争光
第一节 在困难的岁月里
第二节 西山窑业再辉煌
第三节 宜兴金花开
第四节 “赶日瓷”的坐标文本
第九章 逃离
第一节 不得不说的“搬迁”
第二节 见证“里程碑”
第三节 山雨欲来
第四节 避乱
第五节 命运被这样改变
第六节 逃离
第十章 古路坝记忆
第十一章 劳动的幸福
第十二章 邂逅西安
第十三章 柏林百灵今犹在
第十四章 情系汝瓷
第十五章 走出去的脚步
第十六章 “窑神”与“高高工”
第十七章 陶瓷无博士
第十八章 世间再无李国桢
第十九章 邯郸“魔釉”
第一节 思路决定出路
第二节 “三建”结义
第三节 不要“差不多”
第四节 邯郸“魔釉”
第五节 祭父母也祭李老
第二十章 一切答案在现场
第二十一章 “认真”,还是“认真”
第二十二章 钧瓷不用我操心
第二十三章 忘不了的“郏县窑”
第二十四章 一览众山小
参考书目
摘要
2000年3月10日,星期五。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周少华,早上醒得格外早。他边散步边自忖:今天讲课的内容与往常一样,咋会很早就睡不着了?可能与昨天晚上编排近期活动时,想到恩师交代为他整理资料的任务还没有着手,情绪有些波动有关。正在想着,手机响了,是北京的座机号码。莫不是老师的电话?真乃心有灵犀呀!他想。 按键接听,传来微弱的抽泣声。周少华立时感到大事不好:“是秉嘉兄吗?怎么回事儿?快说!” “我爸病情突然恶化,上午入院,晚上就去世了……”秉嘉说。 “啊……”周少华一时语塞。 “秉嘉兄,你要冷静、节哀,按老师生前要求做好后事安排。我上午讲完课马上飞过去。” 周少华在浙大任教十余年,今天上午授课最难受——心里在流血,又不能让这种情绪影响到教学。他调集周身能量坚持把课讲完,急急忙忙赶回办公室,带上已准备好的简单行李,手拉车门的当儿,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师弟秦建武的电话。对方非常激愤地告知,老师生前的工作单位——国家轻工总会和档案所在单位——陕西钟表研究所都拒绝负责处理后事…… 听完电话,周少华的情绪立马膨胀。他改变自驾车去机场的打算,疾步走到校院南门,钻进出租车直奔萧山机场。 出租车启动,周少华的眼眶红了,老师的身影立即浮现在眼前…… 去年1 1月初,上海第六届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上,老师交代帮他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收集整理出版个专辑,周少华当即答应尽快落实。回来后一直忙于年终岁尾的繁杂事务,老师托付这么一件不难做的事,竞成为终生憾事…… 出租车驶入萧山区金城路,杭州瓷厂映入周少华的眼帘。老师帮助杭州瓷厂走出困境、指导恢复南宋官窑的经历,浮现在周少华的脑海。老师为了祖国的陶瓷事业,兢兢业业几十年,临终了却落得个没有单位负责!周少华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愤懑,越想越感到懊悔:多年来,老师带着我们跑遍全国各大瓷区,多少生产中的难题、科技上的难关都解决了,都攻克了,咋没有劝老师抽出点时间处理一下自己的事,挤出点精力思虑一下自己百年后的问题。我们这些无用的学生是多么粗心呀! 周少华赶到北京肿瘤医院时已是下午6点多,与先期到达的师弟秦建武、刘建华等见面后无语泪先流,老师的事把他们气得发根痒。 李国桢,国家轻工科学院教授级高工。年前,在参加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的当天下午,他突感身体不适,第二天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后被转往淄博万杰医院做伽马刀治疗,初愈后回北京家中疗养。3月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李国桢收听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异常兴奋,外出散步突发感冒,入院后没来得及做深入检查,已呼吸困难,不能发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李国桢心力衰竭,心脏停止跳动,告别了他没来得及安顿的人生。 李国桢在上海和淄博住院期间,曾与陕西钟表研究所联系,他们以“没在我们单位工作过”为由拒绝支付医疗费。去世后,家人向国家轻工总会老干部处汇报,得到答复“他是借调人员,后事处理应由原来单位负责”。后家人再次向钟表研究所反映,得到答复:可以参加追悼会,后事问题应由工作早位解决。 全国有名陶瓷科技专家,去世后医院的账该由谁来结?这已不是钱的问题,是情理不通。人死了没有单位管,没有个基本说法,心理上、感情上谁能接受! 秉嘉夫妇欲哭无泪,束手无策,耐到第四天,才紧急通知父亲的几个学生前来帮忙。 周少华越听越恼,越听越气,含悲带气地说:“老师在陶瓷事业上的功绩天地可鉴,临终了竟没有个单位负责,天理难容!明天咱们分头去找,不信还能没有一个单位讲理!” 何峰,李国桢次子李秉嘉的夫人,一直在轻工学院人事部门工作。她自知大哥秉彦从上海过来人生地不熟,爱人秉嘉又不善言辞,早年下岗在单位里也没认识几个人,到处求人的事只有她出面了。何峰昨天在老干部处说明情况后,同事和她以往见面时的热情明显降温:“李工的情况特殊,需要领导说话。”她又找到办公厅,答复意见与老干部处的基本一样:李国桢是借调人员,后事问题按惯例应该由原单位解决。 老公爹咽气时,她痛哭失声,以泪洗面,周围的人都以为她是李国桢的女儿,难以理解公公与儿媳竞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而此时的何峰竟没了眼泪。悲痛的泪变成了憋屈的气! 第二天上午,她又来到老干部处,因为住在一个楼上,这位同事听了反映后还算给面子:“李工是老专家,当初调来时领导曾说过‘特事特办’。去世以后按老干部管理规定,我们可以操办后事,但医药费及相关问题,需要领导表态,应该找办公厅。” 办公厅主任答复:主要领导在参加全国“两会”,这几天不好办。 何峰急了:总不能等到“人代会”结束再处理吧! 情绪激动,言语失柔,领导已有些不高兴。 办公厅主任说:“不等怎么办?我们又没有这个权力。” 何峰恼火地说:“总不能让我们跑到人民大会堂找部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