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简单艾灸消百病全书

超简单艾灸消百病全书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37333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精心药膳、对症调理。全国养生专家推荐,超清晰的食疗制作全展示,饮食调理,轻松掌握! 2.清晰图表、分型解答。同病不同型,一表区分,取穴不再难,细致图解,看图学艾灸,快速上手!3.学会一灸、健康一生。你需要知道的艾灸知识一本全学会,教你从零开始学艾灸,从此做健康首富!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全国多位养生名家,直观再现了传统中医精髓,生动、简明、易懂,呈现轻简阅读之美,是为全国广大读者量身打造的一本贴心实用的健康养生图书!书中通过对艾灸知识的通俗讲解,以及对百病艾灸疗法毫无保留的大公开,让读者一目了然,一学就会。疗法图解详细,一法多图,一看就懂,操作简单。超清晰的食疗制作全展示,饮食调理,轻松掌握!同病不同型,一表区分,取穴不再难,细致图解,看图学艾灸,快速上手!通过精心讲解,全程为读者提供详尽、专业的健康指导。
作者简介
成泽东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担任辽宁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委员。承担和参加过教育部、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发表学术专业论文 30 余篇。孙平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中医皮肤科的一线临床工作。师从吉林省名中医杨云平及我国有名皮肤科专家张民夫教授。诊治患者无数,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区级和市级的优选工作者,在国家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目录
【序言】强生健体的秘法——艾灸/17
阅读导航/24
艾叶的采集与艾灸的制作/26
艾条与艾炷的制作方法/27
艾灸疗法的种类/28
第一章 艾灸基本知识
1 艾灸——最古老的中医疗法/32
2 艾灸养生祛病的作用机理/36
3 艾灸的治疗原则/37
4 艾灸的取穴原则与配穴方法/38
5 艾灸的取穴手法/40
6 禁灸穴——这些穴位千万不能灸/44
7 艾灸疗法的种类/46
第二章 经络与穴位
8 经络概说/52
9 十二正经/54
10 奇经八脉与十五络脉/66
11 腧穴概说/67
第三章 艾灸的实际操作
12 艾灸的制作方法/70
13 艾灸器具介绍/72
14 艾灸的用量与施灸顺序/74
15 施灸体位/76
16 灸疮的处理及灸后调理/78
17 根据“灸感”判断病症痊愈程度/80
第四章 十大艾灸保健穴
18 无敌长寿穴——足三里/84
19 益气补肾穴——神阙/85
20 培肾固本穴——关元/86
21 健胃奇穴——中脘/87
22 补肾壮阳穴——命门/88
23 强身健心穴——涌泉/89
24 清脑宁神穴——大椎/90
25 清热解毒穴——曲池/91
26 生发阳气穴——气海/92
27 妇科病杀手——三阴交/93
第五章 灸一灸更健康
28 调和脾胃灸法/96
29 预防感冒灸法/97
30 养心安神灸法/98
31 调畅情志灸法/99
32 健脑益智灸法/100
33 补肾强身灸法/101
34 眼睛保健灸法/102
35 小儿保健灸法/103
36 青壮年保健灸法/104
37 中老年保健灸法/105
第六章 灸一灸小病除
38 失眠/108
39 感冒/112
40 晕厥/116
41 中暑/118
42 咳嗽/122
43 呕吐/126
44 腹泻/128
45 便秘/132
46 腹痛/136
47 头痛/138
48 腰腿痛/142
49 痔疮/146
50 心悸/150
51 眩晕/154
52 呃逆/158
第七章 灸一灸大病去
53 糖尿病/162
54 哮喘/166
55 心脏病/170
56 脑出血/174
57 中风/176
58 慢性胃炎/180
59 胃痛/184
60 黄疸/188
61 肝硬化/190
62 高血压/194
第八章 灸一灸更“性”福
63 遗精/200
64 阳痿/204
65 男性不育/208
66 前列腺炎/212
67 月经不调/216
68 痛经/220
69 闭经/224
70 带下病/228
71 产后乳汁不足/232
72 子宫脱垂/236
73 外阴瘙痒症/238
74 女性不孕症/240
75 习惯性流产/242
76 性冷淡/244
77 子宫肌瘤/246
78 更年期综合征/250
第九章 灸一灸更美丽
79 肥胖/256
80 皱纹/258
81 黄褐斑/260
82 雀斑/262
83 斑秃/264
84 酒渣鼻/266
85 面色苍白/268
86 面部疖肿/270
87 上眼睑下垂/272
88 带状疱疹/274
89 湿疹/276
90 神经性皮炎/280
91 硬皮病/282
第十章 灸一灸宝宝笑
92 惊风/286
93 百日咳/290
94 流行性腮腺炎/294
95 小儿腹泻/298
96 疳积/302
97 小儿遗尿/306
98 鹅口疮/310
99 小儿肺炎/314
100 小儿哮喘/318
101 小儿厌食症/322
附录 穴位速查图集/326
摘要
     艾灸养生祛病的作用机理 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艾灸疗法可以治寒证、热证、虚证,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既然同样的灸法可治疗不同病症,那么,灸法必然具有适用于治疗这些不同病症的一般的作用机理。艾灸的一般性治疗效应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艾灸产生的特殊的“药气”所引起的效应。《名医别录》曰:“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从新》又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灸法所采用的艾叶药性偏温,为纯阳之品,加之艾火产生的热力,所以使得灸法具有独特的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之功效。艾灸时产生的“药气”由皮表和呼吸被身体吸收后,能起到抗菌、抗病毒及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艾灸有直接“驱邪的效应”。此外,这种药气还具安神、醒神、通窍的效用。 二是艾灸生火热,其热刺激所引起的效应。艾灸是通过经络体表直接给予人体优良的温阳功效,这又是其他中药所不及的。艾灸生热,适量的热刺激施于适当的灸位便产生治病效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证、热证、虚证、寒证,在病体体表可以出现一些“嗜热性”。因此,在施灸过程中,患者会无一例外地感觉舒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舒适感呢?因为,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代谢组织的代谢能力加强,促使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吸收。 艾灸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其中包括了局部刺激、经络穴位、药物诸因素。因此,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艾灸的治疗手段属于外因,外因要通过人体的反应(内因)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同样疾病的不同患者,其传感不一样,疗效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因此在用艾灸治疗疾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灵活应用。 艾灸的治疗原则 辨证与辨经 疾病总是表现出相关的症状和体征。症候表现于一定的部位,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性质,并发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这些病位、病性、病程,都成为辨证的主要内容。辨经,即是辨识疾病的具体部位。 标本缓急 标与本、缓与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标本缓急、复杂多变。标本缓急的运用原则如下: 治病求本:即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临床症状只是疾病反映于外的现象,通过辨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找出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机制,概括出疾病的本质。 急则治标:在特殊情况下,标与本在病机上往往相互夹杂,其症候表现为标病急于本病,如未及时处理,标病可能转为危重病证,论治时则应随机应变,先洽标病,后治本病。 缓则治本: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病情稳定,或虽可引起其他病变,但无危急症候出现,或标本同病,标病经治疗缓解后,均可按“缓则治本”的原则予以处理。 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均可采用标本兼治法。补虚泻实 补虚就是扶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灸疗的“补虚”与“泻实”,是通过艾灸的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P36-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