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经典寓言故事绘本(全20册)

中华经典寓言故事绘本(全20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99369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精选20篇经典的寓言故事,用简洁流畅、优美有趣的语言讲述出来。 2.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包含着有关生活、做人、做事等方面的哲理。 3.国内一流插画团队历时三年,倾情打造,绘本画面柔和明丽,蕴意深刻,配上精美插画,呈现给孩子,开启孩子的心灵。 4.让孩子在欢笑中感受人生智慧,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想象的思维习惯,使孩子得到全面的提升。每一篇寓言,触动孩子的心灵,带给他们趣味和快乐,带给孩子启迪和感悟。 5.环保印刷,阅读更安心。 6.国内一级录音师录音剪辑。
内容简介
贵州,也被成为“黔”。这里有一大片茂密的森林,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个怪物,小白兔说:“他跑起来大地都在震动,太可怕了。”于是老虎隐藏在树林中窥探它。后来老虎发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擅长弹琴。他后来偶遇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故而结为知己。第二年,俞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万分,于是他摔破琴身,扯断琴弦,发誓终身不再弹琴。“割席断交”是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的一个典故,讲述了一个小故事: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华歆则高兴地拾起金片,但又扔了它;曾经,管宁和华歆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华丽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依旧在看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子非吾友也。”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意思是:“志不同道不合,便难以成友”,之后的两人也确实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人入仕为官、一人归隐田野。《井底之蛙》绘本是根据《庄子·秋水》的一个典故进行新编,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只住在井底的青蛙,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有一天暴风雨时,它遇到一只路过躲雨的海鳖,于是邀请海鳖来自己家的大房子躲雨,它还热情地劝说海鳖留下来定居,因为它觉得这里实在太大太舒服了,很适合居住。可海鳖谢过它后,并没有留下来,因为海鳖想念它的大海了……本绘本用优美可爱的绘本语言和美丽的插画,告诉孩子们,井底之蛙是很可悲的,我们要引以为戒,开放眼光。墨子观看了染坊老师傅染丝的过程,看到同一片绸缎放在颜料里,颜色发生了变化。雪白的蚕丝投进青色的染缸,变成了青色;投进黄色的染缸,变成黄色。染缸的颜色不同,蚕丝的颜色也随之改变。蚕丝染了五次,它的颜色就会改变五次。他颇有感慨,后来又将这个感悟教授给自己的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本来相同的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成不同的事物。后以“墨子染丝”慨叹受习俗影响不能自拔。也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成语故事,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后人用"南橘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进入美丽有趣的绘本,跟着可爱的小茉莉一起去研究一番吧。本故事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续编,指明该故事中的缺漏——橘与枳并不是同一种植物,进而延伸出另一个意义,即本性不改,换了环境也依然不会改变。
目录
《何待来年》
《二人相马》
《疑邻窃斧》
《千金买马首》
《涸澈之鲋》
《两小儿辩日》
《井底之蛙》
《割席断交》
《狐假虎威》
《南橘北枳》
《高山流水觅知音》
《季子投师》
《棘刺母猴》
《南岐人的瘤子》
《邯郸学步》
《黔之驴》
《郑人买履》
《墨子论丝》
《歧路亡羊》
《詹何钓鱼》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