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法国之魂 巴黎圣母院的前世今生
字数: 137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 (法)阿涅丝·普瓦里耶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0575018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已被译成六国语言,作者即亲历者,公布大量资料。与全世界读者一起见证历史】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大火,举世震惊。对于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承载了太多文化和传说的建筑,全世界人民都深感痛惜。作者当时就在现场,是这场大火的目击者、见证者、记录者,她还采访了当时的救援人员,获取了大量现场资料。本书已被译成六国语言,更多地区和国家逐步引进中,读者可以从本书了解到真实的救援情况,与全世界读者一起“见证历史”。【以大火为原点,以圣母院为线索,“精神地标”串起850年法兰西兴衰史】圣母院是法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一处“精神地标”,围绕它发生过太多历史大事件:法国君主制与它有何联系;法国大革命时期它的奇特用途;拿破仑在这里举行的盛大加冕礼;戴高乐将军的感恩盛典;马克龙总统的修复提议……然后,是巴黎圣母院在大火中消失的身影。作者将850年间的法国历史串连起来,圣母院所见证的辉煌、危机,它所承载的足以影响法国、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件,都被作者用动人的笔触描绘出来,引人入胜。【文字感染力超强,作者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作者阿涅丝·普瓦里耶为法国著名作家,评论员和广播员,她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法国24频道评论员及多家世界知名刊物的撰稿人。她的文字感染力超强,打动人心。能使读者立即沉浸在紧张揪心的气氛中。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六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力。
内容简介
看到火焰中的巴黎圣母院时,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产生深刻的痛惋之感,为什么巴黎圣母院会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都为之动容?是什么使巴黎圣母院成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和人类成就的象征?作为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作者从大火之夜开始,带我们重新经历了巴黎圣母院历史上的各个决定性时刻。从1163年的角石铺设开始,亨利四世与天主教的恩怨;拿破仑的加冕典礼;维克多·雨果19世纪保存大教堂的运动;奥斯曼男爵的巴黎重建计划;经典电影《巴黎圣母院》;戴高乐的感恩庆典,等等。谨慎者与大胆者,真诚者与机会主义者,历史学家与激进分子,虔诚者与世俗主义者之间已经发生了一场文化大战。这些都在书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作者简介
阿涅丝·普瓦里耶:作家,评论员和广播员。她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天空新闻网(Sky News)、第四频道(Channel 4)和法国24频道(France 24)政治和艺术方面的定期撰稿人,为《卫报》《观察家报》《泰晤士报》《晚报》和《纽约时报》等撰稿。她的新作是《左岸:艺术、激情与巴黎的重生》(Left Bank:Art,Passion and the Rebirth of Paris 1940-50),被翻译成六种语言。她居于巴黎,常去伦敦。
目录
第一章 2019年4月15日,大火当夜
那一夜,我心已死。
第二章 1163年,第一块基石
这座丰碑竣工之日,任何建筑物都将无法与它媲美。
第三章 波旁王朝(1594-1638年)
为巴黎做一场弥撒是值得的。
第四章 理性、优选主宰与葡萄酒
这场典礼与其说是宗教仪式,不如说是军事操练。
第五章 拿破仑加冕典礼
皇帝陛下万岁!
第六章 1831年,维克多·雨果拯救巴黎圣母院
这个要拯救那个。
第七章 1844年,维奥莱 - 勒 - 杜克
我希望在玫瑰花窗绚丽多彩的光线中去往天堂。
第八章 奥斯曼“清理”西岱岛
好像沙漠中心的一头大象。
第九章 1944年,戴高乐与巴黎解放
《圣母颂》的歌声唱起来,以靠前的热情。
然而,枪声也一直没停。
第十章 2013年,巴黎圣母院的铜钟
洪亮的钟声响彻全岛。
第十一章 2019年,重建圣母院的战争
我们将把她重建的比之前更加壮美。
后记
致谢
参考书目
注释
索引
出版后记
摘要
4月,巴黎。 表象如常,景色如画:天空澄碧,倩云不染,栗树和樱桃树竞相怒放,花香四溢。在朝阳下,到处是花团锦簇,五彩缤纷,一路而来,好似流动蜿蜒的一条条彩色小河,从蒙特马尔(Montmartre)的高处荡漾至蒙特帕尔纳斯(Montparnasse)的林荫大道,从香榭丽舍大街尽头的杜伊勒里花园(TuileriesGardens)漂流到圣母院大教堂的小公园。这些地方都是附近学校的孩子们放学后撒欢嬉闹的好去处。2019年4月15日,周一,是庆祝复活节圣周(Easter week)的第一天,巴黎人盼望着从周五开始他们14天的春假假期。孩子们摩拳擦掌,已经准备好寻找复活节彩蛋了。 这天早上,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Cannes Film Festival)的官方海报发布,电影节将于一个月后的5月14日正式揭幕。今年的海报向阿涅斯·瓦尔达(Agnes Varda)致敬,这位90岁的法国有名女导演于3月底刚刚去世。海报中的场景出自瓦尔达26岁时的一张幕后工作照,在地中海沙滩上一个不稳当的木制平台上,瓦尔达站在一名面无表情的技术人员背上,紧紧抓住摄影机,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拍摄。这张1955年的黑白照片,做成了亮橙色的色调。这是对电影艺术和伟大导演的礼赞和颂歌。 此时的巴黎,政局不稳,骚动不断。法国总统马克龙原计划晚上8点向国民发表电视讲话,对“全民大辩论”进行总结,以结束黄背心运动数周以来愈益激进和形式多样的抗议所引发的暴力和骚乱。长达22周的抗议游行席卷法国,巴黎等很多城市的中心一片混乱,狂躁无序。如今抗议运动组织涣散,暴力事件频发,未形成可行和明确的政治诉求,逐渐失去了法国公众的支持和容忍。由此可见,当下的法国需要总统和政府行动起来,吸纳大辩论的共识,改革弊政,挽救法兰西于危机之中。 法国时政评论员和国内外记者都试图探明,马克龙将在讲话中如何总结大辩论,提出哪些改革举措,特别是他能否满足黄背心运动大多数参与者最早期的诉求之一——降低燃油税。政治记者圈子里有一个传闻,马克龙有可能拿法国国家行政学院(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这个有名的精英学校开刀,关闭这所1945年戴高乐为培养高级公务员而设立的高校。这个消息非同寻常。法国国家行政学院以严格的考试录取学生,以公务员民主招聘体制为目的进行培训和教导,长时间以来成为法国知识界精英的摇篮、贤能主义的代名词。该校学生不需要父母支付学费,政府会在整个学习阶段提供补助。然而,这所学校晚近饱受争议,被认为已蜕化为封闭的权贵子弟学校,以僵化单一的方式选拔国家和世界的未来精英。 西岱岛,法国首都中心的两座岛之一,被称为“巴黎的头颅、心脏和骨髓”,傍晚时分响起了自12世纪以来就非常准时的晚祷钟声。此时刚5点45分,小学的校门外聚集着一群等着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满头是汗、衣冠不整的孩子们马上就会冲出来。在塞纳河左岸圣日耳曼大道(boulevard Saint-Germain)的旁边,与圣母院南面玫瑰花窗相对的莫贝尔广场(place Maubert),有一个伊莎贝拉家(Chez Isabelle)面包店,精心调制和烤焙了巴黎本年度“很好羊角面包”和“很好苹果馅饼”。小贪吃鬼们总是急不可耐地蜂拥而入。跑在前边的小朋友能吃到近期新出炉的巧克力可颂,父母则会抓紧时间购买一些热气腾腾、香气诱人的长棍面包。隔壁店铺劳伦特·杜比斯(Laurent Dubois)制作的招牌奶酪,也静待顾客挑选。巴黎人习惯了晚餐前突击购物。“你买过面包了吗?”“我们有奶酪吗?”,是每天晚上6点到8点巴黎街头和家里出现最频繁的语句。 这已成为巴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群美国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巴黎美食之旅。他们聚在劳伦特·杜比斯奶酪店的玻璃圆屋顶之下,参观该店琳琅满目、近期新的奶酪制品——温柏花香味的羊乳干酪,苹果白兰地酒的康门贝尔奶酪,核桃布里干酪,等等。这群游客仔细聆听关于乳酪历史和品种的简短介绍,然后在店里品尝和购买。巴黎人和与日俱增拥入城市的游客相得益彰,和平共处,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