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落花生 许地山散文精选

落花生 许地山散文精选

  • 字数: 1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许地山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1159404
  • 版次: 2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落花生》为许地山的散文选集,精选收录《春的林野》《落花生》等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散文多以朴实诚挚的语言描绘生活感悟与精神世界,善于用简练的文笔营造出清新诗意的氛围,并饱含智慧与哲思。他早年执教南洋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富有奇特的异域情调;他对宗教的信仰和研究,又使他的作品带有一抹宗教色彩。在那个文星璀璨、名家辈出的时代,不管作为作家还是学者,许地山都是无法忽视的一位,而他的散文也像山林间的清泉一样,不断为几代人的灵魂带来难忘的清凉与甘甜。
内容简介
《落花生》为许地山的散文选集,精选收录《春的林野》《落花生》等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散文多以朴实诚挚的语言描绘生活感悟与精神世界,善于用简练的文笔营造出清新诗意的氛围,并饱含智慧与哲思。他早年执教南洋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富有奇特的异域情调;他对宗教的信仰和研究,又使他的作品带有一抹宗教色彩。在那个文星璀璨、名家辈出的时代,不管作为作家还是学者,许地山都是无法忽视的一位,而他的散文也像山林间的清泉一样,不断为几代人的灵魂带来难忘的清凉与甘甜。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中国作家。名赞堃,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寄籍福建龙溪(今漳州)。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神学士学位。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并赴印度研究佛学。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小说创作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并带有宗教意识和浪漫色彩;后期作品趋于写实。作品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商人妇》《春桃》《危巢坠简》等;编著《印度文学》《大藏经索引》及《中国道教史》(上)等。
目录
爱的刑罚
笑3
香5
愿6
爱的痛苦8
你为什么不来11
难解决的问题13
爱就是刑罚15
债17
花香雾气中的梦20
春的林野23
荼䕷25
银翎的使命28
美的牢狱31
再会33
桥边36
落花生
蝉41
蛇42
蜜蜂和农人43
……
摘要
     笑 我从远地冒着雨回来。因为我妻子心爱的一样东西让我找着了;我得带回来给她。 一进门,小丫头为我收下雨具,老妈子也借故出去了。我对妻子说:“相离好几天,你闷得慌吗?……呀,香得很!这是从哪里来的?” “窗棂下不是有一盆素兰吗?” 我回头看,几箭兰花在一个汝窑钵上开着。 我说:“这盆花多会移进来的?这么大雨天,还能开得那么好,真是难得啊!……可是我总不信那些花有如此的香气。”我们并肩坐在一张紫檀榻上,我还往下问:“良人,到底是兰花的香,是你的香?” “到底是兰花的香,是你的香?让我闻一闻。”她说时,亲了我一下。小丫头看见了,掩着嘴笑,翻身揭开帘子,要往外走。 “玉耀,玉耀,回来!”小丫头不敢不回来,但,仍然抿着嘴笑。 “你笑什么?” “我没有笑什么。” 我为她们排解说:“你明知道她笑什么,又何必问她呢,饶了她罢。” 妻子对小丫头说:“不许到外头瞎说。去罢,到园里给我摘些瑞香来。” 小丫头抿着嘴出去了。 香 妻子说:“良人,你不是爱闻香么?我曾托人到鹿港去买上好的沉香线;现在已经寄到了。”她说着,便抽出妆台的抽屉,取了一条沉香线,燃着,再插在小宣炉中。 我说:“在绕缭之中,得有清谈。给我说一个生番故事罢。不然,就给我谈佛。”妻子说:“生番故事,太野了。佛更不必说,我也不会说。” “你就随便说些你所知道的罢,横竖我们都不大懂得;你且说,什么是佛法罢。” “佛法么?——色,——声,——香,——味,——触,——造作,——思维,都是佛法;唯有爱闻香的爱不是佛法。” “你又矛盾了!这是什么因明?” “不明白么?因为你一爱,便成为你的嗜好;那香在你闻觉中,便不是本然的香了。” 愿 南普陀寺里的大石,雨后稍微觉得干净,不过绿苔多长一些。天涯的淡霞好像给我们一个天晴的信。树林里的虹气,被阳光分成七色。树上,雄虫求雌的声,凄凉得使人不忍听下去。妻子坐在石上,见我来,就问:“你从哪里来?我等你许久了。” “我领着孩子们到海边捡贝壳咧。阿琼捡着一个破具,虽不接近,里面却像藏着珠子的样子。等他来到,我教他拿出来给你看一看。” “在这树荫底下坐着,真舒服呀!我们天天到这里来,多么好呢!” 妻说:“你哪里能够……?” “为什么不能?” “你应当作荫,不应当受荫。” “你愿我作这样的荫么?” “这样的荫算什么!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如意净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愿你为多宝盂兰盆,能盛百味,滋养一切世间诸饥渴者。愿你有六手,十二手,百手,千万手,无量数那由他如意手,能成全一切世间等等美善事。” 我说:“极善,极妙!但我愿作调味的精盐,渗入等等食品中,把自己的形骸融散,且回复当时在海里的面目,使一切有情得尝成味,而不见盐体。” 妻子说:“只有调味,就能使一切有情都满足吗?” 我说:“盐的功用,若只在调味,那就不配称为盐了。”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