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长城 故国与家园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五州传播出版社
作者: 刘晓涛,魏敏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0854527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烽火台下埋尽了英雄猛将残垣壁上书满了血色春秋两千年风霜雨雪故国与家园的更替战争与和平的交织长城内外沧海桑田
内容简介
你知道有个叫八台子的地方,长城与教堂相依偎吗?你知道在老牛湾,长城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相交融吗?你知道西水峪水长城上,春天的美景宛如桃花源吗?烽两位作者将历史与现实、人文与风光、正史与传说、资料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用风趣的语言、精美的图片、独特的立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长城,一个更加生动的、有血有肉的长城。
作者简介
魏敏,毕业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爱好旅行、摄影,记录人文古迹,足迹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撰写的图文作品刊登于多家人文地理类杂志和网站。对中外古建筑,特别是中国历代长城有着浓厚兴趣并致力于研究和保护,已走访长城遗迹数百处。
目录
序
第一章明以前长城发展脉络
PART01·从原始域郭到战国长城
PART02·秦时明月汉时关
PART03·魏晋至宋时期的长城
第二章集大成的明长城
PART01·明长域修建史
PART02·九边镇守制度
PART03·明长城防御体系的运作模式
PART04·明长域的建筑结构
PART05·明朝戍边守长城的人和事
第三章昔日雄关今何在
PART01·京条锁钥,举国之力才了边的金汤防线
PART02·南山边垣,守护皇陵的豆腐渣长城
PART03·蜿蜒入海,戚继尤才了这燕山长城
PART04·中原屏障,隐秘的太行山长城
PART05·京西门户,张家口地区的长城
PART06·晋北长城,战争与和平的见证
PART07·河西走廊,最西段的明长域
PART08·河套防线,攻守两难的抉择
PART09·辽东长城,重新定义明长城东将点
第四章走入近代的长城
PART01·长城身份的转变:从关塞到贸易通道
PART02·八台子长城,近代中西方文明的交汇
PART03·长城抗战,烽烟再起
PART04·保护长城,任重而道远
附录中国长城之最
摘要
PART 01 从原始城郭到战国长城 有人说,长城的修筑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就发生在长城。也有人说,修筑长城的历史应该是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前770~前477年),当时的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这是中国历史上长城修建的帷幕。还有人说,长城修筑的第一个高潮是战国时期(前476~前221年),当时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是为了保护家国。 这些观点之争为长城研究碰撞m绚丽的火花。但在长城这条巨龙出现之前二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末期,保护着一个村落、一个要塞,乃至一座城市的城墙便早已有之。从石器时代的原始城墙,到春秋时期出现的长城雏形,再到战国末期长城的遍地开花,经历了怎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呢? 城墙,长城的最初雏形 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从不断迁徙开始转变为定居模式,原始的城市便应运而生。但是,为了争夺有限的自然、甚或是人口资源,各个城市开始爆发冲突,为了防备对手的攻击,人类将防备野兽建造的木栅栏升级成为最初的城墙。 在南方,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遗址是距今5000多年的城市遗址。而在北方,陕西神木石峁村的石茆遗址是距今4000年左有的城市遗址。两处遗址都规模广阔,考古发掘出了居所、祭坛、墓葬等功能建筑。环绕遗址还建有原始的城墙围护。不同的是,石峁为石块搭建,良渚则是夯土垒砌,这种区域特色在我国并不罕见,是祖先因地制宜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 无独有偶,同时代的西方两河流域也兴建起了大型城市。苏美尔人建立的乌鲁克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其城市化发生于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200年,在约公元前2900年前后达到极盛,约有4万~5万人生活在城中,被称为“万城之王”。城中神庙和宫殿交相辉映,一道砖石建造的高耸城墙牢牢守护着这座城市。大约公元前2000年,乌鲁克在与埃及的争霸中失利,走向衰落。公元3世纪波斯萨珊王朝时,乌鲁克城被毁,从此逐渐淹没于黄沙下,直至1849年被威廉·罗夫托斯发现。 周代的城市建设,让城墙越来越重要 经过夏商两代奴隶制王朝的发展,到了周朝(前1046~前256年),华夏先民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周王室为共主的“八百诸侯”(实际有封号的100个左右)占据了北起燕山,南到湖南、湖北,西起陇西甘肃省,东至海滨的中原大地。此时的诸侯国还只是些城邦国家,大者不过拥有数个城池,小的甚至只有一个都城,并按照周朝礼法,对不同等级的诸侯国城市规模做了严格,均不得超过周王城城边长4公里的规模。(《周礼注疏》:“或云周亦九里之城,则公七里,侯伯五里。”) 经过西周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和平发展后,各诸侯国人口大量繁衍,城市容纳的居民越来越多,需求的资源也水涨船高。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灭亡,东周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后周王室权威骤然衰落,给了不安分的诸侯国扩张城市并侵略周边国家的胆量。率先挑战王权的便是南方的“蛮夷”楚国。国君熊通屡次征伐周边周王室同宗的诸侯国,且不满足“子爵”的爵位,于公元前704年僭号称王,与周天子分庭抗礼。有了楚国带头,其他国家也纷纷占王室的便宜,不是抢夺王室的粮食,便是不按期进京朝贡,郑庄公在与前来问罪的周军交战时甚至一箭将亲征的周天子射下马来……看到王室如此软弱,各诸侯国明白乱世即将到来,他们的城市纷纷逾越王室制定的建筑规定,城墙抵御外敌的作用逐渐变得非常重要。城墙是否规模宏大和坚固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成为一座城市的象征,楚国的郢都、齐国的临淄、吴国的姑苏都是一时翘楚。 春秋战国,长城诞生 历史的车轮转动到战国时代,在经过一系列的兼并后,原先的“八百诸侯”消亡殆尽,中原地区整合为齐、楚、燕、韩、赵、魏、秦跨地数百里的强大诸侯国,互相之间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这是一个充满诡计与背叛的年代,朝秦暮楚是这个世界真实的写照,昨天亲密的盟友今天便可能从背后猛扎一刀。 为了防止随时可能发生的背叛与突袭,率先兴起的齐国和楚国从春秋中晚期开始在边境建造连续的军事堡垒,而后更将堡垒用墙连接起来,力求拒敌于国门之外。于是一个不仅仅守护某个城市,而是防卫一个广大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的防御体系——长城的雏形就此诞生了。 从这时起,长城和城市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它们的功能各有千秋,建筑结构互相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相行两千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奇观。目前可查证最早修筑的“长城”有北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两种说法。 齐长城建造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六七世纪,建造时因地制宜,石墙、土墙、山险等都有涉及,今在山东省中南部的山区尚有石墙遗址留存,临沂市沂水县境内的穆陵关宏大的遗址令游客赞叹不已。楚长城位于河南湖北交界处,多以石头垒砌,历史上被称作“楚方城”,最早见于《左传》的记载。 长城的军事作用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