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秋

中秋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五州传播出版社
  • 作者: 苏槿,萧三闲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854546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团圆的结局、大团圆的意向、大团圆的人生理想,是中国文化的情结……”正因为圆满的月亮,与人间情感生活有了这样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的诗人才会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在一年的时序中,中秋节所在的是秋季中期,天气不冷不热,白昼与夜晚均等,农忙秋收已过,是时候好好享受生活,迎接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季,并为来年绸缪打算了。秋高气爽,携一轮明月,邀约亲朋好友,在桂花香里,就着皎洁月光,品着丰收的味道。因此,中秋之美,美在普通人眼里,美在诗人笔下,美在画家纸面,是静逸而深情的,是多思而美好的,不似别的节日那样热闹,却远比其他节日更具特殊的人文气质。本书不仅介绍中国节的风俗、美食、传说、历史、传承,更通过精美插画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中国节的魅力。让读者不仅了解每个节日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还能了解一些跟节日有关的诗词经典、传统习俗。书稿的插画随文而画,灵动鲜活,为图书增添了不少亮色。
目录
序中秋月:圆满的哲学003
第一章中秋节的前世与嬗变009
中国人对月的崇拜与想象012
逐本溯源中秋节016
从“中秋”到“中秋节”021
中秋的民俗乡情031
第二章中秋节的花式打开模式039
祭月、拜月,一个都不少042
赏月、玩月,中秋节的高潮在此051
月亮代表我的心063
中秋少不得兔儿爷067
玩灯放灯灯映月074
烧塔:塔有多红,日子就有多红火079
舞火龙:当时尚香港遇上传统佳节083
九子斗蟋蟀,多子又多福087
钱塘江畔观秋潮091
第三章中秋的味道记忆097
月饼的记忆100
且饮一杯桂花酒107
吃过螃蟹百样无味111
挖藕采菱中秋忙116
秋高鸭肥好吃鸭121
两广人家吃田螺124
吃芋头,有“余头”127
第四章中秋节的诗情画意131
诗词中秋134
画里的中秋140
名家写中秋147
摘要
     中国人对月的崇拜与想象 说起月亮,我们往往脱口便能吟诵出不少古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的确,中国人对月亮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文人们更是将月亮作为寄情的对象,付诸浓墨深情,娓娓倾诉。 月亮是神秘的、变幻莫测的,月亮也是柔美的、浪漫的,月亮给予中国古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月亮之上有仙子嫦娥,有琼楼玉宇。中国古人之所以偏爱与月亮产生“纠葛”,更重要的缘由正如宋代文豪苏轼所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住在月宫里的人 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中,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后人管嫦娥叫“仙子”,因为她一直住在天上的月宫里。嫦娥仙子善良、美丽、温柔,是个让天蓬元帅被贬落凡间变身猪八戒都念念不忘的仙女。传说,嫦娥是远古神射手后羿之妻,在后羿射下9个太阳之后,西王母赐他不老仙药,后羿却舍不得吃,交给妻子嫦娥保管。有一日,后羿的门徒逄蒙上门索要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药,结果身体变得轻飘飘的,向天上飞去。那一日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嫦娥飞了好久,一直飞到月亮上才停住了飘荡。待后羿回家发现妻子不在,抬头一望,嫦娥正在遥远的月亮上巴巴望着自己。两人相望无语泪先流。而后的每年八月十五,后羿便在家中庭院设宴望月,人们也纷纷效仿,祈盼恩爱夫妻能够团聚。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就是以嫦娥命名的。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遥远的月宫里除了仙子嫦娥,还有一只拿着玉杵,跪地捣药的玉兔。玉兔为什么会出现在月宫中,说法莫衷一是,总之,它是嫦娥的宠物,与她形影不离。 当我们望向明月的时候,会看到月亮上有一团黑影。在中国的另一则神话传说中,那团黑影是砍树人吴刚。吴刚本是一介凡夫,对修仙十分着迷,于是到深山中请教仙人,学习仙术。但是吴刚学习并不用心,这让仙人很是恼怒,于是,命他待在月亮上砍伐桂树,并且告诉他,只要砍倒了桂树,就能修仙成功。吴刚一想,这还不容易,兴高采烈地飞升月宫开始砍树。只是月宫里的桂树不是凡品,拥有超强愈合能力,吴刚一刀砍下去,刀痕立刻就消逝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刚一直在砍树,桂树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吴刚的修仙之路遥遥无期。 嫦娥、玉兔、吴刚的故事为月亮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为后来的中秋节平添了更多谈资,让这个节日更加美丽动人。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也好,诗词歌赋也罢,古人对月亮的描摹,不仅出于对月亮的好奇,更在于对月亮的崇拜以及对拟人化月神的崇拜。深究其原因,除了古人对自然美的崇拜之外,更有人们关乎“团圆”“不死”的美丽想象。月有阴晴圆缺,正好寓意人的悲欢离合。月亮一轮轮地圆了,地上的人们也期待着和家人朋友团聚、团圆。于是,月亮便不再只是月亮,更是一种希望,一种护佑。 P12-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