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浊酒一杯天过午
字数: 22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 金实秋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0687754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汪曾祺被誉为酒仙。他对酒的痴恋在文坛是出了名的。本书的作者自述和引用了大量关于汪曾祺吃酒的迭闻趣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汪曾祺。本书分为酒风余韵未曾衰、浊酒一杯天过午、解忧且进杯中物、衣上征尘杂酒痕、朋友来了有好酒、酒逢乡亲格外亲、乘兴挥毫一快事、酒仙醉卧爱荷华、偶尔轻狂又何妨、无可奈何罢酒盅、不如且饮五粮液、断送一生惟有酒、文章为命酒为魂、唯有饮者留其名共计十四章内容,给汪迷和汪老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作者简介
金实秋,1945年生,江苏高邮人。曾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等职。退休后曾为汪曾祺研究会副会长、江苏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秘书长等。已出版《文坛管见》《秦观研究资料》《郑板桥与佛教禅宗》《佛教名胜楹联》《汪曾祺诗联品读》等。
目录
第一章酒风余韵未曾衰
第二章浊酒一杯天过午
第三章解忧且进杯中物
第四章衣上征尘杂酒痕
第五章朋友来了有好酒
第六章酒逢乡亲格外亲
第七章乘兴挥毫一快事
第八章酒仙醉卧爱荷华
第九章偶尔轻狂又何妨
第十章无可奈何罢酒盅
第十一章不如且饮五粮液
第十二章断送一生唯有酒
第十三章文章为命酒为魂
第十四章唯有饮者留其名
附录:杂家金实秋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酒风余韵未曾衰 在高邮的历史上,诞生过两位善饮的文坛巨星,一位是宋代的秦少游,“一饮拼千钟”(《望海潮·星分斗牛》);一位是当代的汪曾祺,“泡在酒里的老头儿”。汪先生号称“酒仙”,似乎秉承天性,加上祖辈父亲之浸染、乡贤余风之熏陶,使汪曾祺从小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 汪先生的祖父开中药店,且是地方上有名的眼科医生,但“生活俭朴,自奉甚薄”。他喜喝酒,“每顿用一个五彩釉画公鸡的茶盅喝一盅酒。没有长鱼,就用咸鸭蛋下酒。”“喝了酒,常在房里大声背唐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我的祖父祖母》,见《汪曾祺全集》第五卷)就汪先生所述,他的祖父虽好酒,但并不狂饮滥喝,还是颇有节制的;亦不讲究下酒菜。他的下酒菜往往就是——长鱼。长鱼,黄鳝之俗称也,水乡高邮多的是,炒长鱼,乃佐酒之佳品,家常之下酒菜也。咸鸭蛋,由鸭蛋腌制而成,高邮盛产鸭蛋,而咸鸭蛋尤为著称,亦家常下酒菜耳。 汪先生的父亲也好酒,但亦不嗜酒,然喝得别有风致,颇具情趣。汪先生的笔下,曾有所描述。 一见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汪先生说:“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吃酒。他(指汪先生父亲)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汪曾祺全集》第五卷) 一见《我的家》:汪家有一个花园,花园有一个花厅,汪曾祺的“父亲年轻时常请一些朋友来,在花厅里喝酒、唱戏,吹弹歌舞……”(《汪曾祺全集》第五卷) 另一处见小说《故乡人·钓鱼的医生》,小说中的医生王淡人.其实写的就是汪先生的父亲。小说写道“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炭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汪曾祺全集》第一卷) 类似王淡人如此钓鱼下酒者,世间亦有其人,丰子恺先生曾著一文,日《吃酒》,文中写到当年在西湖边遇到的一位酒徒姓朱,刻字摊先生也。丰子恺先生写道:“每见一中年男子,蹲在岸上,向湖边垂钓。他钓的不是鱼,而是虾,钓钩上装一粒饭米,挂在岸石边,一会儿拉起线来,就有很大的一只虾。其人把它关在一个瓶子里。于是再装上饭米,挂下去钓,钓得三四只大虾。他就把瓶子藏人藤篮里,起身走了。我问他:何不再钓几只?他笑着回答说:‘下酒够了。’我跟他去,见他走进岳坟旁边的一家酒店里,拣一座头坐下了。我就在他旁边的桌上坐,叫酒保来一斤酒,一盆花生米。他也叫一斤酒,却不叫菜,取出瓶子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去一浸,不久取出,虾已经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小碟酱油,就用虾下酒。”丰子恺先生说,他“下午收了摊,常到里西湖来钓虾吃酒,此人自得其乐,甚可赞佩”。 韩国的饮酒文化研究员赵圣荃在《韩国人的饮酒文化》中说:“韩国有举行家庭祭礼的传统。每当祭礼结束以后,后孙们要分喝祭礼的时候敬奉祖先的酒。这个时候,父亲和叔叔会很自然地让未成年的儿子和侄子喝酒,这是一种用酒来加强关系的独特文化。”汪先生的父亲与儿子的对酌,虽然不在祭礼之际,但此时的共饮,“用酒来加强关系”,倒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汪先生之所谓“多年父子成兄弟”,于喝酒之事亦可见一斑也。 初中毕业时,汪先生还喝醉过一次。不少人都知道汪先生年轻时,烂醉于昆明街头的故事,其实,那并不是他第一次醉酒。他之醉酒是“大器早成”,十五六岁时即醉过一次。1935年夏,汪曾祺初中毕业了,他并不想在小县城蹲下去,他要“徙”。那天同学聚餐,汪先生喝多了,说了不少出去闯荡的豪言壮语。(陈其昌《孤弦苦弹巧纹曲》,《烟柳秦邮》,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汪先生不仅延续了他父辈好酒的脾性,对下一代,似乎也蹈袭了父辈的场景。汪明说: “我最初对‘爸与酒’的印象大约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那也算是一种‘启蒙’吧?说来奇怪,那么小的孩子又能记住什么?却偏把这件事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了。” “保姆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地炒菜,还没开饭。爸端了一碟油炸花生米,一只满到边沿的玻璃杯自管自地先上了桌。我费力地爬上凳子,跪在那儿直盯盯地看着他。吃几粒花生,抿一口酒.嘎巴嘎巴,吱拉吱拉……我拼命地咽口水。爸笑起来,把我抱到腿上,极有耐心地夹了花生米喂给我。用筷子指指杯子:‘想不想尝尝世界上最香的东西?’我傻乎乎地点头。爸用筷子在酒杯里沾了,送到我的嘴里——又辣又呛,嘴里就像要烧起来一样!我记得自己无法可想,只好号啕起来。妈闻声起来,又急又气:‘曾祺!自己已经是个酒鬼,不要再害孩子!’透过泪光,我看到爸还在笑着。”(汪明《“泡”在酒里的老头儿》,《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35年秋,汪曾祺离开家乡到江阴南菁中学读高中,那时他15岁。关于汪先生在十几岁就喝酒的情况,汪老本人在回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