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场所转向 论数字公共艺术的

场所转向 论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

  • 字数: 31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蔡顺兴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917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从“场”的角度去探索数字公共艺术及其“场”性规律,这是将传统真实现实的“场所”观,自然延伸至数字化虚拟现实“场”中并加以综合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它通过比较、对照、甄别和分析,使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从而有效揭示数字公共艺术中所存在的“场”性现象。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研究的对象、涵盖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目的与意义
二、本课题将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三、对"场所""空间"理论研究的回顾和分析
四、公共艺术、数字公共艺术的概念与范畴
第一章数字信息时代公共艺术及其"场"性之内涵
第一节数字公共艺术"场"性内涵之辨析
第二节传统公共艺术的内涵属性
第三节数字公共艺术的内涵属性
二、数字公共艺术以非物质"材料"构形创作、储藏传播
三、数字公共艺术存在"场"的非物质"虚拟主体"与"主体间性"
第二章数字公共艺术及其"场"性的审美转向
第一节审美的嬗变:艺术"光晕"的转向
第二节仿像、拟像:数字公共艺术"光晕"的体现
第三章数字公共艺术场所的异质混合空间
第一节异质空间:不同的数字艺术介入公共场所
一、真实现实的场所"空间"属性
二、真实现实的场所"空间"结构
三、虚拟现实的"场所""空间"属性
四、虚拟现实的"场所""空间"结构
第二节混合空间的构成:多种类数字空间艺术的并置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