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说家事 黄莉凌律师精选家庭财产纠纷20例

法说家事 黄莉凌律师精选家庭财产纠纷20例

  • 字数: 19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作者: 黄莉凌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62228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有人戏言,谈钱伤感情。关系越亲近的人,越不好意思把钱算清楚,把钱算清楚,殊不知,不谈钱才真的伤感情。尤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老百姓的财产类型还多样化了,除了常见的房产、车辆外,股权、债权还有知识产权等都是许多家庭财产的组成部分。面对这些极具专业性财产,如果不会谈钱,既伤感情,又伤钱,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学习。《法说家事:黄莉凌律师精选家庭财产纠纷20例》汇集的20个家庭财产纠纷的典型案例,是黄莉凌律师从历年制作的法律讲堂节目中精选而出。这些纠纷都发生在夫妻、婆媳、兄弟姐妹、亲友之间,因继承、婚姻、投资、赠与等原因而引起。结合案例,黄律师为您解读法律适用,并深刻剖析矛盾产生的根源、纠纷背后的感情因素、社会原因,希望读者从中能学到家庭财产管理与保护的实用法律知识,领悟到化解矛盾避免法律风险的生活智慧,经营好和谐美满的幸福家庭。
目录

互相欺骗的婆媳
重拾初恋吞苦水
离婚阴谋
骗我钱的姐妹来求救
飞来的巨款惹风波
妻子私藏数百万
抢来的男友蒙骗我
婆婆买房设陷阱
儿媳遇上小婆婆
葬礼上冒出的“儿媳妇”
谁骗了谁
许老汉的桃花运
自私的雇主害保姆
还不清的债
赌气结婚酿悲剧
情色诱饵
万元红包送错人
双重身份的继承人
是儿子,还是孙子?
姐姐的屈辱
后记
摘要
     互相欺骗的婆媳 关键词 重大误解与撤销合同 2011年年底,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赠与合同纠纷。坐在原告席上的一对老人声泪俱下地说:“那房子是我们一生的积蓄啊,不能这样被骗走,你必须还给我们!”而坐在被告席的那名女子也满含眼泪,委屈地说:“是你们骗了我啊,骗了我大好的青春,毁了我一生的幸福。这房子是你们当初自愿送给我的,怎么又反咬说我骗你们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名女子会说这对老人毁了她一生的幸福呢?这名女子叫周梅,是这对老人的儿媳妇,准确地说是前儿媳妇。为什么他们会对簿公堂,都说对方骗了自己呢?他们争的是什么房子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2004年5月1日,这一天,对于生活在南方某县城的罗家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年近六旬的罗瑞平、张淑娣夫妇忙里忙外,张罗着办了二十桌酒席,把儿媳妇周梅娶进了家门。 罗小华和周梅走的是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两人经介绍认识。罗小华是罗瑞平、张淑娣夫妇的独生儿子,家境不错,可不知为什么年近三十还没结婚。当时新娘周梅并没有多想,听媒人说这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家庭和睦,接触几个月后便踏上了红地毯。婚后不久周梅就怀孕了,并在次年8月,生下了一个胖小子军军。军军茁壮地成长,一家人平平淡淡地过着日子,直到有一天,罗小华出现了异常…… 2010年7月,罗小华与周梅一起下班,在公交车站等车,这时一辆公交车失控一般冲向站台,冲着罗小华和周梅就来了。幸亏当时有人拽了他们一把,他们及时躲开了,公交车撞在柱子上停了下来,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一下把大家都吓得够呛,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回家以后,周梅就觉得罗小华不对劲,一直发呆。之后罗小华慢慢地变了,经常呆呆地坐着,一坐就是半天,喊他他不应,拉他他不理,问他话,他的回答也是颠三倒四、不着边际。更让周梅无法理解的是,丈夫经常盯着某个东西,一看就是大半天,嘴里还喃喃自语,仔细一听,其实就是不停地重复一句话。公婆抢着照顾丈夫,让周梅安心上班,千万别请假,他们带着罗小华去医院,回来就说罗小华是工作压力大,受了惊吓,精神紧张,休息休息就好了。周梅心里隐隐约约有些猜测,丈夫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但她不愿承认,她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但公婆为什么不让自己去医院呢?丈夫这是怎么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这天周梅意外碰到了罗家以前的老邻居,才得知,原来罗小华在上大学期间,因为失恋导致精神异常休学过一年,经过回家治疗后才复学,听说这病是治不好的,只能控制,这事儿老街坊们都知道。毕业后,罗家全家搬离了老家,来到县城居住。 自己的丈夫居然是个精神病患者!这时周梅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罗家放着老家的大房子不住,非得在县城挤在一套小房子里;为什么自己结婚只在县城里举行婚礼,没回罗家老家,而且一家人一直生活在县城里,从不回罗家老家。很可能就是怕自己知道了这件事。自己该怎么办?周梅很纠结。 知道了罗小华的病史,这对周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后悔婚前自己没了解清楚,她也怨恨公婆对自己刻意隐瞒。可当她回家看到公婆的时候,她又不忍心当面拆穿、质问他们。是啊,他们是罗小华的父母,他们是为自己的儿子好。如果换成是自己的儿子军军有这样的问题,自己会和公婆一样吗?想到这些,周梅选择了先沉默,她需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办。 周梅经过暗中了解得知,罗小华患的精神病,不是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治疗后多年未复发,但也从未被治愈。如果坚持吃药,应该与正常人没什么差别。但如果受了较大的刺激,就会出现反复。而每一次反复都会让病情加重,罗小华也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她恨自己婚前没了解清楚,也恨公婆对自己刻意隐瞒。她想离开罗小华,她看到网上有人说,婚前隐瞒精神病史,这种婚姻是无效的,可也有说是有效的。如果婚姻有效,和精神病患者离婚还很麻烦,涉及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能力鉴定的问题。这么多专业问题把她搞晕了,她决定去找专业人士——律师咨询一下。 律师解答了她的疑问。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婚姻无效。那么,精神疾病是否属于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呢?从司法实践看,以精神疾病为由申请婚姻无效的案件,有的法院支持,有的被法院驳回了。这是为什么呢?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疾病是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理论上一般认为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等传染性疾病,严重遗传性疾病,重型精神病和重度智力低下等疾病的人不应当结婚。根据周梅的介绍和她提供的医院的病历、诊疗证明,罗小华的病情并不是重型精神病,所以他的这种情况还不属于法律上说的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那罗小华和周梅的婚姻还是有效的。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周梅左右为难,自己已经和罗小华结婚了,还有了儿子军军,这样的婚姻要维持下去吗?可是自己还这么年轻,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