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个不落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

一个不落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黄承伟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2191050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在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指引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优选的减贫成绩,创造了人类发展目前的奇迹。本书立体呈现在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指引下,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一个不落”做出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及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面总结、系统提练蕴含在这场波澜壮阔、彪炳史册攻坚战中的理论逻辑,伟大成就背后的普适性经验,对于让广大读者更准确了解中国扶贫工作、推动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不断丰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理论实践研究丛书》(三部曲)之一,重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立体呈现在习近平扶贫论述指引下,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一个不落”做出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及积累的宝贵经验,并用典型案例展现习近平扶贫论述如何落地生效。这是一本通俗理论读物,具有权威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可读性等方面特点,可供各级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干部、减贫发展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关心中国扶贫工作的国内外读者学习研究习近平扶贫论述、更准确了解中国扶贫工作使用。
作者简介
黄承伟,男,广西灵山人,1965年生。现任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减贫发展领域的研究及管理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部委委托课题等各类研究项目五十余项。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主编“中国扶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丛书”等多套丛书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每年主持完成各类扶贫理论政策研究、咨询项目多项。参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扶贫重大专题调研及政策制定、国家精准扶贫方略顶层设计、有关重要文稿起草。发表学术论文《习近平扶贫思想论纲》《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拓展》等理论文章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中国精准扶贫方略》《一诺千金——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思考》《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等近百部。
目录
第一章 世界奇迹
一、中国减贫战略演进
二、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三、脱贫攻坚的世界贡献
案例:贵州即将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第二章 指导思想
一、中国扶贫理论的形成发展
二、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三、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科学指南
案例: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的脱贫故事
第三章 制度优势
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
二、脱贫攻坚彰显制度优势
三、脱贫攻坚彰显治理能力
案例:“党建+产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广东英德市连樟村村企共建实践
第四章 基本方略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的形成与发展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的形成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的基础与科学内涵
四、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的生动实践
案例:紧扣“精准”实现贫困山区高质量脱贫
——湖北丹江口市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
第五章 精准扶贫
一、加强扶贫资金投入与管理
二、完善精准扶贫的实践体系
三、精准攻克深度贫困
四、精准扶贫成效考核评估
案例:小农户联合打造养殖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
——广西都安县探索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脱贫模式
第六章 社会动员
一、政府主导
二、市场参与
三、社会扶贫
四、消费扶贫
案例:恒大集团扶贫模式的实践成效
第七章 内生动力
一、习近平关于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重要论述
二、激发内生脱贫动力的典型路径
案例:毕节市“扶志+扶智”的深度脱贫攻坚之路
第八章 决战决胜
一、全面认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面临的前沿问题
二、正确把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形势任务和困难挑战
三、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决战决胜
案例:挂牌督战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落实
第九章 前景展望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三、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案例:防返贫防致贫的“邯郸样本”
——河北省邯郸市创建完善精准防贫机制的做法
案例:贵州江口创新防贫工作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案例:兰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探索
后记
摘要
     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挂帅、亲自督战,全党全国全社会动员起来,以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为主要目标,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建立完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经过近5年脱贫攻坚、7年多精准扶贫,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目前的奇迹。2012年至今,中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到2019年底,全国贫困人口减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截至2020年5月中旬,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780个县宣布摘帽,目前还剩下52个未摘帽贫困县,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大幅度提高了贫困群众收入水平。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脱贫攻坚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接近百分之百,近千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意味着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确保了小康社会的成色。 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具有多重重大意义。认识和总结脱贫攻坚的意义,既要体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的直接效果,更要总结由此产生的间接影响,还要客观分析其形成的多重溢出效应。既要总结物质层面的成效,又要呈现其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贡献。既要看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给贫困地区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又要看到脱贫攻坚为贫困地区开启新征程奠定的坚实基础。具体可以从历史、政治、实践、理论和国际维度认识。 (一)从历史维度看,脱贫攻坚目标完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有望得到历史性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没有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才是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这些论述,深刻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只有把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选短板补齐,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中国人民苦苦追求的解决贫困、实现小康的伟大梦想,足以载入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从更高意义上讲,脱贫攻坚关系全体中国人民福祉,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关键一步。 (二)从政治维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首先,脱贫攻坚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重要体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指出了脱贫攻坚的重大政治意义,阐明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紧迫性,实际上是要求全党必须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国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次,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深刻指出了打赢脱贫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