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月桂花遍地开

  • 字数: 40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 徐贵祥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71366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徐贵祥是当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创作是他的强项。《历史的天空》曾获茅盾文学奖,并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影响巨大,可谓家喻户晓。《八月桂花遍地香》是他在创作巅峰时期的另一部作品,保持了他一贯的战争题材小说水准,塑造了众多丰满的人物形象,充满了生动的细节,语言流畅,对话精彩,有很强的可读性。在同类的抗战题材作品中独具一格,小说设计国、共、伪、匪及民间抗战力量多个方面,但主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战争、追求民族解放事业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本书以江淮地区抗日斗争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波澜起伏的战争画卷。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独特视角审视这场战争中的两个国家,两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承的差异,站在人类的人性的高度去比较和诠释了那场战争。成功塑造了沈轩辕这样一个奇异的艺术形象。他既是我党地下工作的领导者,又是临危受命的国民党陆安州行政专员兼少将警备司令,同时还以儒商身份兼任陆安城汉奸政权的伪市长。扮演了一个精彩绝伦的“卧底”英雄。在沈轩辕们施展雄才团结群众、分裂瓦解敌人的努力下,终于形成了国、共、伪、匪、民各方齐心抗战的局面,最后消灭了陆安州的日本侵略者。小说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前赴后继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性格。
作者简介
徐贵祥,皖西人,1959年12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曾任解放军出版社总编室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文艺创演系主任等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中篇小说《弹道无痕》、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等。获第7、9、11届全军文艺奖;第4、9、11届五个一工程奖;第3届人民文学奖;第6届茅盾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摘要
     第一章 一 不知秋风何处发轫,几个回合下来,草草木木就变灰了,槐树的枝丫露出筋骨,像一丛丛嶙峋的手指,簌簌地指向天空。午后的阳光从风沙弥漫的黄尘里透过,落在兵车辚辚的小城上空,升腾起一股浑浊的萧瑟之气。 苏鲁皖长官部临时落脚在小城西南角的陶瓷厂里,工厂已经停产,厂房里住满了长官部直属部队的兵马,电台天线稀稀拉拉地在风中摇曳。一辆车从东向西而来,穿过城门,再穿过杂乱无章的广场,一直开到长官部的大院门口。车停后,沈轩辕从车上挪下身体,站正了,仰脸向斜上方看了看,然后抻了抻毛呢军服,失去光泽的皮靴踏着哨兵的敬礼声,节奏分明地跨进了李长官的临时官邸。 李长官已经等待多时了,听见脚步声,只是用手做了个动作,示意沈轩辕到作战地图下面,开门见山地说明了紧急召见他的原因:文远兄,根据战事需要,长官部和省府做出决定,委沈轩辕文远兄任交战区陆安州行政公署专员兼警备司令。 事情来得突然。沈轩辕怔怔地看着李长官,半天没有说话。李长官倒是神闲气定,脸上看不出波澜,两片厚嘴唇嚅动的幅度不大,但是从其中滚涌出来的声音却是低沉凝重—— 进入秋季,日军连克数城,急于打通江淮交通,实现南下西进之战略,武汉周边已经战云密布,逐鹿荆楚不可避免。陆安州西靠天茱山,南濒淠水河,接中原之壤,扼平汉门户,更兼粮油丰茂,敌志在必得,我志在必守。侯先觉将军率七十七军两万余众在大蜀山一带构筑三道防线。文远兄到任之后,宜速纵横友军,动员民众,恢复机构,建立战时保障体系,辅助七十七军主力,粉碎敌强占陆安州之计划。 沈轩辕的表情有些僵硬。 从窗口射进来的阳光落在地面上,反溅出一些扑朔迷离的光斑。光柱里有细小的尘絮在飞舞,飘浮着淡淡的土腥味。李长官回到高背木椅上说,诚然,战乱频仍,人心惶惶,陆安州政府机构业已瘫痪,环境十分恶劣。当地武装形形色色,有中央军、有民团、有新四军游击队,还有土匪。陆安州就像一只被打散的木桶,文远兄这次就任陆安州行政公署专员,就好比一根桶箍,就是要把这些散乱的板板块块箍起来,一致抗战。依眼下之情景,大敌当前,促使各派势力摒弃前嫌,众志成城,方为要务。 沈轩辕的眼神似乎集中在李长官的身上,但李长官看出来了,那眼神是空洞的。天知道这颗头颅里此刻装的是什么。 李长官说,文远,值此江山板荡之际,我和仲岳出此下策,既是不得已而为之,亦是为之而不得已。兄乃党国干城,文兼武备,又是江淮人氏,熟知地理民情,受命于危难之中,必能挽狂澜于既倒。为了给七十七军提供后援,兄还要尽快筹建警备司令部,统领陆安州各派抗日武装。只要陆安州再坚持半年,待我战区空间与时间之转换成为现实,我将集结重兵以守之,逼迫南下之敌改道,减轻武汉之压力! 李长官讲完了,似乎有点累了,也似乎解脱了,把脑袋往椅背上一靠,从半眯缝的眼皮下面观察沈轩辕。李长官不仅是战区司令,还是江淮省府主席,这些天来确实心力交瘁。 沈轩辕面无表情地看着李长官,欠了欠屁股,手里玩弄着一只雪茄,欲言又止。李长官说,说吧,我知道你有一大堆问题,有一大堆要求。你说你的,我给我的……我能给多少给多少。 沈轩辕问,日军何时攻打陆安州?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