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自然的收集者 华莱士的发现之旅

大自然的收集者 华莱士的发现之旅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英)彼得·雷比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912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there is no more admirable character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科学目前再没有像他一样令人钦佩的人物了。——大卫•爱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达尔文故事中永恒的“配角”,深藏功与名阿尔弗雷德•华莱士是达尔文的好朋友,也是“适者生存”最早的的提出者。他曾差点儿抢先达尔文一步发表了“适者生存”的理论,为此,达尔文的好友莱尔和布莱思还对他提出了“最友好的侵权警告”。但如果不是他推了达尔文一把,如今世人皆知的“自然选择”理论甚至可能会晚很多年才会发表,人类认识世界的进程可能会因此而改变。他被称为生物地理学之父,同时他也是一个博物学家、探险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生物学家、科学哲学家、作家、社会活动家和人道主义者。他还是“达尔文奖章”的第一位获得者,并荣获有“林奈金质奖章”“科普利奖章”“英国功绩勋章”和“皇家奖章”。但是他本人却非常不喜欢授奖的繁文缛节,接连得奖之后他甚至曾向自己的女儿抱怨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踏实肯干的“野外博物学家”,收集大自然华莱士曾穿越三个大洲,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和无人的偏僻海岛,累计收集了十余万件标本,含盖了昆虫、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植物等众多生物类群。他的名字与鸟类和昆虫紧密相连。人们可以在伦敦自然博物馆、特灵自然博物馆、剑桥自然博物馆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参观他所收集的鸟类、飞蛾和蝴蝶标本。他发现了众多以前从未被发现的物种,包括十分神秘的极乐鸟,其中有一种极乐鸟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幡羽极乐鸟,又名“华莱士极乐鸟”)。•十分乐观的“现实主义者”,不畏艰难万险华莱士独自在荒蛮的亚马孙河流域进行探险的时候,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黄蜂蛰刺、蚂蚁叮咬、鳄鱼追赶、猎枪走火、物资短缺、高烧病痛……四年的野外收集使他筋疲力尽。当他终于可以带着令他自傲的收藏凯旋时,搭乘的轮船却遭遇了大火,他在亚马孙的收获几乎全部被烧毁。但他是一个天生的探险家,仅时隔两年就再度整装出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马来群岛自然考察之旅:出海遭遇强风暴雨、雇来的助手连夜逃跑、蚊虫叮咬与疟疾的折磨……这些灾难都没有能打垮他进行野外收集的热情,终于使他在八年之后满载而归。•谦逊而高产的“科学家”,开创新理论在野外时,华莱士保持着十分自律的工作节奏:修补工具、收集昆虫、整理标本、读书交流……天气好的时候,他日复一日地重复这样的工作;天气不好或因身体原因无法出行的时候,他就会阅读、撰写论文或思考——“适者生存”的理论,就是他在高烧的痛苦之中思考出来的!他不仅是一个脚踏实地的野外博物学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为了验证一个理论,他不惜四处奔波、仔细观察,孜孜不倦地寻求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使每一点知识、每一个事实都能符合一个有逻辑的、和谐的模式。凭着细致的观察,他发现了东南亚诸群岛之中一条隐形的生物分界线——华莱士线,奠定了当代生物地理学的基础。华莱士一生中撰写了22部著作和700多篇论文,涉及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学家”。他的游记《亚马孙河与内格罗河游记》《马来群岛自然科学考察记》,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向往自然的“收集者”,永远保持初心华莱士十分热爱大自然:阿尔卑斯山的花卉与林中鸟兽、内格罗河里罕见的鱼儿、马来群岛令人眼花缭乱的极乐鸟、一只千里难寻的蝴蝶,都让他心驰神往。他是一代又一代野外博物学家的偶像,这不仅是因为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现,更来自于他独立自主、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以及他在发现一棵植物、一只蝴蝶,或在林中遇到一个“完美的小生物”时表现出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当他捕获一只非常罕见的红鸟翼凤蝶时,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从网中取出来时,激动万分:“我的心开始怦怦直跳,一股热血涌上了头顶,我感到一阵眩晕,比我在受到死亡威胁时的感觉更强烈。”•坚持己见的“学者”,在矛盾中前行华莱士非常腼腆,在公共场合显得矜持,有时甚至会感到十分拘束。他平时寡言少语,很少与人闲谈,特别避讳谈论他的个人生活。但是他从来不怕与人意见相左,并能在争论中坚持自己的观点。晚年的华莱士沉迷“唯灵论”,他一生的荣誉险些被其掩盖,甚至达尔文都十分失望地评论他是一个“倒退了的博物学家”。但达尔文非常关心他这位好朋友的生活,曾亲自起草请愿书为华莱士争取一份皇室年度津贴,冈瑟、卢伯克、斯克莱特、贝茨、胡克、赫胥黎都签署了这份请愿书。华莱士还是“达尔文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在达尔文去世后,他不仅。•充满人文关怀的“老绅士”,增进人类福祉华莱士不仅仅进行自然观察与收集,他在探险过程中还记录了大量的社会风俗、方言和文物古迹,并对这些少数族群的发展前景和生存机会进行了推测。作为一个把知识和道德看得比物质上的成功更为重要的人,他检验了“文明社会”和“野蛮部落”的差异,并对文明社会的很多方面进行了批评。在他后半生中,他撰写了大量有关社会问题的著作,其数量不少于他的科学著作,他不遗余力地为他的信仰进行了辩护:他坚信,人类的归宿和发展取决于合作,而不是竞争。他就是一个被遗忘的科学史和思想目前的巨人,自然选择进化论的共同发现者——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内容简介
这部传记追溯了一位19世纪最了不起的博物学家、探险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彼得·雷比博士以他特有的热情和敏锐的笔风,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充满勇气、标新立异的探险家的故事,一个具有非凡博爱精神的人的一生。他还对华莱士与达尔文之间的大量通信进行了靠前的研究,为我们公正地揭示了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
目录
前言和致谢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一个博物学家的成长
第三章 亚马孙河上的学徒
第四章 搜寻白色亚马孙伞鸟
第五章 策划下一次探险
第六章 猩猩的国土
第七章 继续东进
第八章 寻找极乐鸟
第九章 流浪者的归来
第十章 华莱士的转变
第十一章 人与心灵
第十二章 参天大树
第十三章 人类的前途
第十四章 最后的果园
第十五章 老英雄
插图来源
参考资料与著作
译名对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