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19中国小说排行榜

2019中国小说排行榜

  • 字数: 8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118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车之两轮,如鸟之双翼它们,是2019中国小说领域的菁华它们,是35部上榜作品的专业解读一期一会,让文学之光点亮生活文坛老将与新秀携手联袂,小说创作与评论珠联璧合。一本在手,2019优秀小说及评论一览无余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小说学会根据2019年小说榜单编写。内容分为:短篇小说及评论、中篇小说及评论、长篇小说评论、网络小说评论四部分。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大致了解2019年中国各类篇幅小说的发展情况、特点以及优秀作品。
作者简介
中国小说学会是一个以当代小说研究为宗旨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受中国作家协会领导,挂靠在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小说学会成立于1984年,首任会长是文学史家唐弢先生。1995年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当选为第二任会长。2000年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被推举为第三任会长。2012年有名评论家雷达先生当选为第四任会长。 1984年至2016年,中国小说学会先后在天津、青岛、南昌、金华、锦州、海口、大连、广州、太原、延吉、珠海等地举办过十二届年会。 在冯骥才会长的提议下,自2000年始,中国小说学会以排行榜的形式评介年度小说,并向社会公布,现已连续发布了17年。中国小说学会成立了以冯骥才为名誉主任、雷达为主任的评委会,遵照作品所达到的历史深度、人性内涵和艺术魅力对年度小说进行评选。 在年度小说排行榜的基础上,另设中国小说学会学会奖,三年一届,现已颁发三届。红柯、毕飞宇、杨显惠、刘醒龙、陈应松、魏微、严歌苓、方方、范小青等分别获得过长、中、短篇奖,张翎获特别奖。 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和中国小说学会学会奖,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目录
短篇小说及评论
序言勾画生活与人性的不同侧面/毕光明
吴菲和吴芳姨妈/叶兆言
孪生姐妹的“戏剧”人生——评《吴菲和吴芳姨妈》/汪政
炖马靴/迟子建
“人狼相遇”的新叙事——评《炖马靴》/黄万华
火车——《城与年》系列/宁肯
“凝视”中的自我回溯——评《火车》/藏策
芥子客栈/艾玛
一篇具有召唤感的小说——评《芥子客栈》/李国平
铁屑/安勇
“任何事情都不会过去”——评《铁屑》/段守新
昧火/渡澜
文化调色板与蒙古族叙事——评《昧火》/江冰
城北急救中/修新羽
无心背后的深情——评《城北急救中》/林霆
扯票/刘荣书(满族)
撒谎无关道德——评《扯票》/毕光明
雪从南方来/张惠雯
“致广大而尽精微”——评《雪从南方来》/卢翎
荀滑脱逃/朱山坡
匪夷所思的脱逃——评《荀滑脱逃》/公仲
中篇小说及评论
序言一滴水里的太阳/段守新
生死恋/王蒙
宏阔历史帷幕下的个体生命之谜的天问——评《生死恋》/郭宝亮
青霉素/尹学芸
“霸权”下的荒凉与绝望——评《青霉素》/王侃
基因的秘密/姚鄂梅
一场以“基因”的名义上演的黑色幽默——读姚鄂梅《基因的秘密》/宋嵩
或有故事曾经发生/鲁敏
沉默而丰盈的停驻——评《或有故事曾经发生》/刘阶耳
橡皮擦/范稳
寻找心灵回家的路——评《橡皮擦》/杨剑龙
开屏术/田耳
故事的“开屏术”——评《开屏术》/张元珂
长夜行/常小琥
知识分子的牺牲、隐忍和担当——评《长夜行》/颜敏
筷子扎根/孙春平
风云激荡中的典型形象——评《筷子扎根》/安殿荣
猪嗷嗷叫/李司平
时代交响中的清凉之音——评《猪嗷嗷叫》/崔庆蕾
风烈/杜斌
挺在风口处——评《风烈》/文欢
长篇小说评论
序言人道主义的精神底色/王春林
废墟上的灵魂——评《云中记》/王达敏
战争中的精神怯懦与恐惧——评《人,或所有的士兵》/王春林
他乡即故乡——评《他乡》/吴义勤
英雄归来之后——评《人生海海》/谢有顺
风景书写与现代性反思——评陈应松《森林沉默》/王春林
网络小说评论
序言高扬现实观照彰显提质创新/肖惊鸿
二目与《魔力工业时代》/夏烈
cuslaa与《宰执天下》/马季
《天道图书馆》:破解“金手指”的秘密/陈定家
宅猪与《牧神记》/房伟张琳琳
长洱与《天才基本法》/许苗苗
阿菩与《十三行》/周志雄许潇菲
争斤论两花花帽与《我的1979》/单小曦
叶非夜与《好想住你隔壁》/肖惊鸿瑶华
骁骑校与《昆仑侠》/桫椤
冰临神下与《谋断九州》/邵燕君龚翰文
摘要
     吴菲和吴芳姨妈 叶兆言 杨小玲九岁,父亲带她到南京见过一次吴菲和吴芳姨妈。当时到处都挖防空洞,南京城很混乱。父亲跟人借了一辆自行车,驮着杨小玲先去吴芳姨妈家,然后又去吴菲姨妈家。 杨小玲印象中,四十岁的吴菲和吴芳姨妈,仿佛同一个人。长得太像,离开这个姨妈到那个姨妈家,杨小玲被双胞胎姨妈的相似程度惊得目瞪口呆。天哪,怎么会这么一模一样,外表衣着,脸部表情,说话声音,根本没差别。 两位姨妈都没留吃饭,也不沏茶,结果父女俩只好到商店里买两个油球充饥。南京特有的一种食物,很像一个握起来的拳头,有豆沙馅,用油炸过,非常管饱。杨小玲母亲为此一直耿耿于怀,自己丈夫带着女儿辛辛苦苦大老远去送虾籽鲞鱼,吴菲和吴芳姨妈也太不拿别人当外人,太不讲客套,她们表现得太冷淡。 虾籽鲞鱼是苏州特产,杨小玲清楚地记得,外婆专门去酱菜店讨了干荷叶,用纸绳子细心包扎。外婆说,她两个侄女和她哥哥一样,最喜欢吃采芝斋的虾籽鲞鱼。外婆是吴菲和吴芳姨妈的嫡亲姑妈,杨小玲母亲与双胞胎姨妈是表姐妹,年纪差不多,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四川成都度过。那时候正好抗战,她们一起在池塘里游泳,一起叫喊着跑空袭警报,一起钻防空洞,一起学骑自行车。 杨小玲的外公与双胞胎姨妈的父亲,也就是杨小玲的舅公是同事,都是农民银行职员。说起来应该比较亲近,尤其在四川的那段日子,两家就隔着一堵墙。杨小玲母亲与吴菲和吴芳是同学,先在同一个小学,后来又同一个中学。三人有过一张穿童子军校服的合影,有人说她们长得像三胞胎。 自从杨小玲父女在南京遭遇了冷淡,杨小玲母亲便不太愿意在女儿面前提起这两位姨妈。外婆有时候还会念叨几句,说双胞胎侄女打小就一直闹别扭,自从出生,一直在互相捣蛋。 “我嫂子那时候真不容易,双胞胎就没办法喂奶,喂这个,那个拼命哭;喂那个,这个又像要杀了她一样,一个劲地死号。索性都不喂,倒也就太平老实了。” 外婆的描述中,杨小玲有个印象特别深刻,吴菲和吴芳姨妈永远在闹别扭,一别扭就互相不说话,父母关照什么事,让这位喊那位吃饭,让那位喊这位做功课,其中一个便会以“我现在不跟她说话”为理由,予以拒绝。杨小玲的舅公和舅婆因此很生气,生气也没用,双胞胎脾气都倔,都不怕挨骂,宁愿挨打,也绝不让步,不说话就是不说话,坚决不说。 当时的农民银行职员中,还有一家也有双胞胎,那家是两个男孩子,平时也吵闹,也打架,不过兄弟姐妹有矛盾,他们通常会站在一边,一致对外。外婆说她哥哥家的问题是孩子太少,还有个弟弟,老实巴交总被两位姐姐欺负。外婆的哥哥喜欢女孩子,吴菲和吴芳姨妈自小就被宠得不行。 外婆说来说去,必定要表达这样一层意思:“我这俩宝贝侄女,天生一对冤家。” 吴菲和吴芳姨妈属于那种极其相似的孪生姐妹,为了有点区别,父母故意让她们穿不一样的衣服、穿不一样的鞋,甚至留不一样的头发,可是这都没用,她们不仅长得太像,关键是神态也没区别。实在太相似了,不要说别人会弄错,就连她们的父母、她们的弟弟,也经常被弄迷糊。 杨小玲母亲开始上中学,她与吴芳一个班,吴菲在另一个班。初二的时候,比她们高一级的初三(2)班,有位大官僚的公子哥叫姚谦,他有辆老牌的英国凤头牌自行车,天天骑车来上学。姚谦父亲不仅是国民政府的高官,而且是农民银行的监察和董事、杨小玲外公和舅公的上司。杨小玲舅公是银行的处长,有一天,他做东请这位上司一家吃饭,杨小玲外公作陪。姚谦也跟着父亲来了,大人们在一起说话,他便在门前的小操场上教三个女孩子骑车。 杨小玲母亲学得最快,她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学得最慢的是吴菲,那一阵为学习骑自行车,三个女孩经常与姚谦在一起。姚谦也喜欢跟她们玩,一有时间,便会主动过来找她们。吴菲和吴芳都觉得姚谦这个大男孩挺可爱,都觉得他有点喜欢自己,在姚谦面前都是尽量保持克制,姐妹俩平时一碰就吵架,就相互不说话,只有在那段时间,才很难得地和平相处。姚谦确实也喜欢她们,双胞胎姐妹很漂亮,长得又是那么相像,很难分清楚,他弄不太明白自己到底是喜欢谁。 吴菲和吴芳姨妈和平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久,很快又出现裂痕。放假,姚谦和大家约好,到时候一起去学校操场上练习自行车。没想到本来说好上午来,结果有事耽误,拖到下午才过来。他来的时候,吴菲正好在杨小玲母亲家玩,姚谦来了,先解释自己上午为什么不能赴约,又喊她们一起去骑车,并且问吴芳到哪儿去了。吴菲随口来了一句,说吴芳肚子疼,在家睡觉呢。 于是就三个人一起去骑自行车,没喊吴芳,姚谦也没多想,没想到吴芳会很生气,会因此非常生气。事实上,吴芳此时正待在家里看书,看法国作家纪德的小说《田园交响曲》。她并没觉得这本小说有多好看,只是觉得无聊,只是因为语文老师说纪德是一位非常好的法国作家,比巴尔扎克还好。 吴芳没想到姚谦会不喊她,没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