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 字数: 38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侯桂红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60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7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地区行署”是197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一项重要地方政治制度。本书将历史学与政治学、行政学研究紧密结合,将理论分析与实证探究紧密结合,系统、完整地论述了这一制度的沿革,厘清了地区党政群各系统的组织机构与职能。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行政具有延续性和统一性,这部著作通过对地区行署各项相关制度的研究,也透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政府在行政决策执行、监督检查、公文传递处理、人事管理和财政财务等方面的运作机制。概言之,这部著作不仅具有推进中国地方政治制度史和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也可为当前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提供重要的历史和理论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侯桂红,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地方政治制度史研究。近年来对于中国现当代省级政府派出管县机构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系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委托项目5项,出版专著两部,在《当代中国史》《中共党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地区行署制度的历史渊源
一 中央派出政府制度的渊源(公元前106年至元朝建立)
二 省级派出政府制度的渊源(元朝中后期至1912年)
三 古代派出政府避免实化的历史镜鉴
第二章 地区行署制度的建立与三次撤销改革
一 1978~1981年地区行署制度的建立
二 1982~1985年第一次地区行署制度撤销改革
三 1993~1998年第二次地区行署制度撤销改革
四 1999~2018年第三次地区行署制度撤销改革
五 新时期政治发展逻辑下地区行署制度的递嬗
第三章 地区的组织机构与编制
一 中央对地区的机构与编制规定
二 不呈正相关的地区机构改革付出与结果
三 地区机构改革结果与中央规制存在差距的原因
第四章 地区行署的职能
一 中央规制:总体职权和单项权力限定
二 地方实践:多数地区行署职权突破中央限定
三 地区行署超出规定职能的历史与现实逻辑
四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改革与演变的地区透视
第五章 地区行署的运作机制
一 行署的决策中枢
二 行署的决策与实施机制
三 行署的监督机制
第六章 地区(行署)的财务和“财政”
一 地区(行署)的财务:经费标准与来源
二 多数地区(行署)的一级财政表现及收支结构
三 地区(行署)的财务、“财政”特点
四 地区(行署)“财政”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透视
第七章 地区行署的人事
一 新陈代谢:任免、管理、学习、退休
二 激励约束:考察、考核、奖惩
三 保障:薪资与福利
四 专员的任职实况
第八章 地区行署制度的利弊得失与发展趋势
一 有利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发挥了一级政府的作用
二 存在增加成本、降低效率的弊端
三 客观认识地区行署制度的弊端
四 发展趋势
附录 1949~2018年各省专区、地区数量历年统计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