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折叠世界

折叠世界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 王雪茜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71363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作家王雪茜28篇散文,绝大多数均已发表,共分三辑,第一辑收录8篇散文,主要讲述作者的人生经历,既有对生死大命题的终极追问,也有对内心深处个人生活的披露和反省;第二辑收录10篇散文,是作者教学工作中对种种教育问题的反思;第三辑收录10篇散文,是文化类大散文,既有国外电影随笔,也有读书随笔。全书结构清晰,行文流畅,意蕴深厚。全书语言流畅,表述深入,体现作者散文表述是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忧虑与关切,对复杂而多变真实而残酷的人性的宽容和接纳。
作者简介
王雪茜,中国作协会员。从事散文随笔写作,在《上海文学》《天涯》《鸭绿江》《文学报》《作品》《湖南文学》《雨花》《四川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西部》《朔方》《星火》《南方文学》《黄河文学》等国内诸多文学刊物发表大量长篇读书文化随笔及散文,多次人选《散文选刊》《中国年度很好散文》《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等选刊和选本。现任《满族文学》杂志社主编。
目录
第一辑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去远方
无相
皮囊
说给月亮听
嵛山岛寻芳记
陌生之面
川游记
第二辑 特洛伊木马
35号
被嫌弃的文文
一阅丙去
青春答题卡
青春橡皮擦
特洛伊木马
庠序之书
心为形役
教师“红皮书”
家访记
第三辑 让狼群过去
华丽皮囊下的黑暗
孤独者的梦
布鲁诺·舒尔茨的盛装舞步
让狼群过去
好的鸟
醒着做梦
灰烬中的蝴蝶
羁风之逆
唯有火焰会扑灭一场火的幻觉
后记
摘要
     如是我闻 一束光 傍晚,201国道。车窗外隐约几粒灯火,在蒙蒙细雨中跌落沉淀。 路宽,车少。初夏的暑热,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消失得干干净净。我们的SUV像闪着银灰色雪花点的电视机,消磨着喧嚣后的时光。 那辆帕萨特仿佛是突然出现的,映入眼帘时,它歪在前方五六百米的路边,如一条开膛破肚的黑鱼,散在案板上,驾驶室像绽出血肉的伤口,车门如翻开的硬痂。一个年轻的男人,不知是从轿车里甩出来的,还是从车里被抬出来的,仰面朝天贴在柏油路上,看起来毫无声息。两三名交警在有条不紊处理事故。 “太惨了。”绕过车祸现场时,坐在副驾驶的H说。这句话像遥控器迅疾摁灭了电视机的雪花点,车里一片沉寂。雾蒙蒙的细雨似乎大起来了,雨刷器像个晚归的醉汉,麻木地晃来晃去。 雨雾中的柏油路吐着灰白的光,沉在灰白里的年轻人,半袖衫卷在胸口,破损的遗容被来来往往的过客目睹着,又被雨淋着…… 去年正月十五,我的一名家在农村的高中同学不幸落入家门前的冰窟窿里溺亡。同学群里一片唏嘘,很快就有人在群里发了他被打捞出来的视频和照片,这一举动霎时引爆了众怒,发视频的同学遭到了“群灭”。 我们活着时用力维护的尊严,极有可能在猝然发生的灾难面前玻璃一样破碎。毋庸讳言,尊严本身即是文明。毛姆所说的“我愿为维护我的尊严而放弃我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与我们文化传统中的“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士人理想殊途同归。当尊严没有办法自己选择的时候,局外人决定着文明的程度。 从我家到我工作的学校,只需经过十字路口,事故就发生于此。车祸发生时,正逢学校秋季运动会,一名高二女生要穿过人行横道去买汽水,不幸被东向而来的汽车撞飞,当场死去。我经过时,已围了一圈人。我们的学生穿着校服,白色运动鞋的鞋带散着,头脸及上半身被蓝色的风衣遮着,只露出一截校服裤腿。脱下风衣盖在学生身上的是位年轻母亲,她站在死去的学生身边,阻止周围拿出手机想要拍视频、拍照片的人,“请不要传播,给孩子最后一点尊严吧。” 小时候,邻居阿姨患了间歇性精神病,病情发作时,常会到处乱跑,严重时连自己儿女也不认识。某次竟光着身子在市场上冲陌生人傻笑,认识她的人试图拿衣服裹住她,被她一把扯掉。儿女们因自己的疯母亲在小镇抬不起头来。这件事让我姥姥大受刺激,她常对我妈唠叨,死不可怕,疯了才可怕。我妈回道,好死不如赖活着。 渐渐却觉得,赖活着毋宁死。灵魂缺乏依靠、不快乐的生存并不算真正活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希特勒上台前,茨威格几乎忘记了自己犹太人的身份。然而,希特勒粉碎了犹太人渴望融入欧洲社会的梦想。茨威格被法西斯抄家,他撰写的书籍被焚毁。看透法西斯本质的茨威格侨居英国和巴西,躲开了厄运,但作为去国离家,四海飘零的流亡者,他内心备受折磨。对于思想敏锐、心灵敏感、感情细腻的作家而言,精神上的折磨往往甚于肉体上的酷刑。茨威格选择带着尊严离开。自杀当天,他写道,“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