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生
字数: 4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袁小楼
出版日期: 2020-12-01
商品条码: 978750396991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生》——24节气与创新实验室阶段成果展于2021年1月8日在京开幕,一元复始,生生不息。“生”为主题的展览展出袁小楼先生创作的水油融合创新作品《24节气花卉》《山水四季》《秋山》《豆蔻》等自然泼彩实验作品,同时本书作为袁小楼新著一同亮相。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画家袁小楼的图文作品集,作者把对24节气的感悟做成诗文、图画,集结成册,书中除了画家的书画作品外,每个节气还配有作者原创的节气小故事,全书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符合大众阅读需求。
作者简介
袁小楼(又名孔治超),祖籍山东曲阜,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艺术创新实验室主任,文史研究员。
目录
节气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附录
贺兰山岩画太阳神与二十四节气的渊源
后记
摘要
每个事物的诞生都有一个过程,有源头,有传承,如黄河、长江源于昆仑山;中华文脉从先秦的老庄哲学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二十四节气,源于黄淮流域,依自然律,顺太阳黄道运行规律,找到恒定规律,再经年累月观察、对照,从天象、地理、季节、气候变化中不断完善、整理、发掘,最终形成自然科学典籍。 节气,上古文献分两种历法,一为四时之历,即春、夏、秋、冬,流传至今;二为五行之历,以金、木、水、火、土五气之行划分为五季(失传于东汉)。五行之历,乃行五气之运,《尚书·洪范》疏引汉儒郑康成:“行者,顺天行气。”《孔子家语·礼运》:“播五行于四时,和四气而后月生。”古人以五种物质为象征,认为用木之季在于春,春乃天地复苏,万物得阳而生,故五行春为生;水为雨,则(夏)以雨而滋成物旺盛;火季则为暑(长夏),万物荣华;寒(金)为祭在冬,成物藏伏,以祭祀天地,休养生息,待阳气发生。《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 夏商,季节不称“季节”,商代称之为“旬”,夏代谓之“时”。至于四季中的春秋季是在周代方才使用。夏冬季至西汉使用。春秋为时代,夏是朝代借用名,冬即终。 据《管子》记述,一年分为五旬,一句为一季,一季有七十二日。 所谓“五季”,即五行历法,一年分五季,每季七十二天,其中每一季又分阴阳,每部分为三十六天,一年十茚即360天。十茚,即十个节气,或曰“季”,或曰“节”,或曰“月”。《管子·五行》载:“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壬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毕。”也就是说:从冬至甲子至乙亥七十二日为木行,继之丙子至丁亥七十二日为火行,继之戊子至己亥七十二日为土行,继之庚子至辛亥七十二日,最后是壬子至癸亥七十二日毕,恰是六个干支周期的结尾,共三百六十日整。 古人认为太阳与季风是形成五季变化的原因,故《礼记·礼运》载:“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对应四季,天有五行,是故木居乐而主春,东风来时,春季降临,万物复醒。西风来临,秋季降临,万物熟透而始衰败,肃杀。南风降临,雨随暑而至,万物兴盛长旺;北风临时,寒随风到,冬季来临,万物伏敛。酷暑无风则为盛夏,亦称之为长夏,以焦土为象。 01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农耕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故探寻总结节气规律必不可少,节气就是解决上古先民的农事问题。 节气是上古天文历法的起源,远古先民掌握农业生产特点的知识。据《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相传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有历法纪年,《尚书·尧典》中有节气划分,初萌于西周,战国发展为二十四节气。 02 相传人类太始祖盘古开天辟地,随之诞生了乾坤阴阳,清为乾,浊为坤。又七千年前,华夏人文始祖伏羲,从风雨雷电,天泽山火找到规律,一画开天定八卦,告知苍生,凡事皆有律,万物皆由阴阳相生。 始祖伏羲是把宇宙中潜在的最基本的秘密告诉天下苍生,给了苍生解开世间万物的钥匙。《易经》则更深层地阐述了阴阳中的六十四个卦,就是解开乾坤万物构成秘密的密码。后有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把阴阳阐述得更到位,打开了乾坤宝库让苍生知晓了阴阳。至圣夫子删《书》《诗》制定《礼》《乐》,修《春秋》。夫子读《易》慕敬赞美,为《易》而书《十翼》,并曰:太极。太极,天地万物之母。 03 上古先民从自然中获取信息,把世间万物分为阴阳两极: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晚上为阴;生为阳,死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不一而足。阳就是外张,阴就是内缩。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负阴抱阳,阴阳平衡,万物可生。阴阳一极满,则一极必亏。宇宙万物若要生生不息,定要阴阳互动,不可全阳,不可全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节气变化实则阴阳二气轮回,春夏补阳,秋冬滋阴,对立出现。一年分上、下半年,正是阴阳二气分割。上半年为阳,下半年为阴。夏至刚好过半,阳极阴生(一阴生)。冬至对应夏至,阴极阳生(一阳生)。夏至和冬至平分黄道圈,就形成了一分为二的阴阳之道,同时阴阳二气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春分与秋分昼夜大致平均,以此二点为界,又将周天分为上下两半,二分(春分、秋分)与二至(夏至、冬至),便将地球二分为四,形成了四季。又据黄淮气象特点,将阴阳衍化为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