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

  • 字数: 33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226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历史度尽劫波,文明生生不息
内容简介
自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至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王朝在历史上存在了168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状态,在11世纪进入全盛时期。经济上傲视于世,多种经济模式开一代风气之先。文化成就大放异彩,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出自北宋,宋词表现出极高的文学造诣,于唐诗双峰耸峙。但重文轻武的传统使得北宋军队战斗力大大降低,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始终难以解除,如一把高悬头顶的利剑,终于一天落了下来。
目录
第一编 皇朝演义
第一章 皇权更替
一、赵匡胤陈桥兵变,宋太祖文治盛世
二、烛影斧声登大位,毁誉参半宋太宗
三、一波三折即帝位,宋真宗粉饰太平
四、千古仁君守成帝,庆历新政嘉祐功
五、曹太后撤帘还政,宋英宗内困外忧
六、摇摆两党推新政,攻夏雪耻反落败
七、太后垂帘幼帝争,元祐更化"绍述"兴
八、太平无事多欢乐,家山回首三千里
九、临危受命难回天,命丧边陲北宋亡
第二章 后宫风云
一、卖艺孤女成贤后,临朝称制比吕武
二、以势封后郭清悟,伤帝失位死后复
三、已辅乾坤成化育,终符日月继光华
四、母仪天下高滔滔,女中尧舜开太平
……
摘要
     第一章皇权更替 一、赵匡胤陈桥兵变,宋太祖文治盛世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1.陈桥兵变 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转化为北宋的统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赵匡胤一生对历史的主要贡献,就是他的所作所为顺应了这个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赵匡胤(927—976年),字元朗,小名香孩儿、九重。涿州(河北涿县)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他原是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手下的一名高级军事将领,得到后周世宗的信任,成为禁军的重要将领。后周世宗对部队的整顿和训练十分重视。禁军是后周政权的支柱,是一支很能打仗的劲旅。这支禁军由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分别率领。侍卫亲军司掌握的兵额较多,优选统帅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殿前司的兵员较少,但部队比较精壮,战斗力很强,胜过侍卫亲军司。殿前司的优选统帅是“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就是后周殿前司的优选统帅,掌握了禁军的实权。 五代时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加深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一些军事将领,利用手中控制的武力,从事权力斗争。五代十国各个朝代的兴亡,大多取决于禁军及其统帅的向背。那些掌握禁军实权的大小将领,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往往勾结起来,拥戴自己的优选统帅夺取皇位。后周太祖郭威的诨名是“郭雀儿”,邢州尧山(河北隆尧)人,本来是后汉的大将,先后做过节度使、枢密使。他在部将们的拥戴下,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后周政权。那些拥戴他做皇帝的人,都是禁军的将领,如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王殷,以及一部分中级将领如郭崇、曹英等。960年发生的“陈桥兵变”,赵匡胤做了大宋皇帝,也是属于同样的性质。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去世,由他的7岁幼子柴宗训继位,这就是后周恭帝。 一个7岁的小皇帝,在政治上没有威信,也没有能力完成柴荣生前发展生产、加强军事、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把国家安定下来。赵匡胤由于在军事上威望较高,他和他的一班亲信赵普、石守信等,利用这个时机,共同策划了以夺权为目的的“陈桥兵变”。 960年正月,从镇州(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传来急报说:北汉联合契丹南犯。后周的宰相范质和王溥等,立即主张派赵匡胤率领禁军予以抵抗。赵匡胤名正言顺,当即带领部队北上。当行抵汴京以北20里的陈桥驿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归德军掌书记赵普和军中一班将领,就扮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闹剧。军士们在深夜五鼓,一齐聚集在陈桥驿门,宣言要请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天子。到了天刚亮时,军士们拥到赵匡胤的寝所,由赵匡义人内传达军士们的请求。诸将露刃于庭,赵匡胤的爱将罗彦壤叫嚷说:“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于是他们就把预先准备好的皇帝的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大家高呼万岁,并把赵匡胤扶上马,准备返回京城,登上皇位。 赵匡胤骑在马上对军士们说:“你们能否听从我的命令?” 诸将都下马答道:“唯命!” 于是赵匡胤就下令:“后周太后和主上(柴宗训),你们不能惊犯;后周大臣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和士庶之家,也不许侵掠。”诸将都表示遵命。赵匡胤当即回到了汴京,石守信、王审琦等将领在汴京城内暗作内应,轻而易举地夺取了皇权。因为赵匡胤当时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于是就用“宋”为国号,改元“建隆”。习惯上称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为“北宋”,因为都城在开封。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用和平的手段,避免了一场流血的战斗,夺得了皇位,使北方正在好转的社会生产力没有遭到破坏。赵匡胤把后周恭帝降为郑王,对拥立有功的将帅,都一一加以奖赏和提拔,如石守信就做了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顺利地解决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至于个别领兵在外的节度使如李筠、李重进(周太祖郭威的外甥)等人,不肯降服。结果,在赵匡胤强大兵力的冲击下顷刻瓦解,二李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以“自杀”而告终。 2.杯酒释兵权 “陈桥兵变”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赵匡胤在后周统率禁军期问,素得军心,得到军士们的拥护;另一方面,是由于赵匡胤手下的高级将领贪图富贵。他们沿袭五代以来将帅拥戴之风,以赵匡胤为自己的靠山。 宋太祖赵匡胤懂得将帅们的心理。他在即位的第二天,就晋升一批禁军的高级将领。除了为石守信加官晋爵以外,还以张令铎为马步军都虞候,张光翰为马军都指挥使,赵彦徽为步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为殿前都点检,王审琦为殿前都指挥使,皇弟赵匡义为殿前都虞候。这些人都是赵匡胤的亲信。石守信和王审琦还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的成员。 除此之外,赵匡胤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他严肃军纪,严禁将士侵扰百姓。对后周太后及少帝十分优待,宰相范质以下文武百官,皆留用不疑,等等。迅速使自己的新政权稳定下来。 然而,仍有两个节度使不服,宋朝建立刚刚几个月,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