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药理学 第2版
字数: 572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2-01
商品条码: 9787562861379
版次: 2
开本: 16开
页数: 42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教材针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紧紧围绕理工科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精理论,强实践;精基础,强研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为教材编写的核心指导思想。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教材推荐的思想性、科学性、优选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在遵循药理学的基本规律和系统性的基础上,根据理工类教学的需要,按照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对章节结构和内容做了必要的更新调整和优化,突出理工专业特色,收编了比较成熟的新理论和新药物,强调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在内容编排上图文并茂,力争做到符合教学规律,使教师易教、学生易懂。全书共分为十四章,主要对药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药理学概论、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心血管系统药理学、激素类药物药理学、消化系统药理学、呼吸系统药理学、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理学、抗病原微生物药理学、寄生虫病与病毒药理学、肿瘤药理学、免疫系统药理学的内容。该书可供普通高等院校的制药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制药类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14章,主要对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做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药理学概论、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心血管系统药理学、激素类药物药理学、消化系统药理学、呼吸系统药理学、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理学、抗病原微生物药理学、寄生虫病与病毒药理学、肿瘤药理学、免疫系统药理学的内容。该书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制药类专业的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第1章药理学概论 1
1.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 1
1.1.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1
1.1.2药理学的研究任务 2
1.2药物发现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2
1.3新药研发过程中的药理学研究 3
1.3.1临床前研究 4
1.3.2新药临床试验 4
1.3.3潜在有效药物的发现 5
1.4药理学基础理论 6
1.4.1药物的基本作用 6
1.4.2药物的构效关系与剂量—效应关系 6
1.4.3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7
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10
2.1药物的体内过程 10
2.1.1药物的跨膜转运 11
2.1.2药物的吸收 14
2.1.3药物的分布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16
2.1.4药物的代谢 17
2.1.5药物的排泄 21
2.2体内药量变化过程的速率 22
2.2.1药物的浓度—时间曲线 22
2.2.2药代动力学模型 23
2.2.3药物消除动力学模型 23
2.2.4药动学的重要参数 25
2.2.5连续多次给药的代谢动力学 27
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30
3.1药物作用概述 30
3.1.1药物的基本作用 30
3.1.2构效关系 31
3.1.3量效关系 32
3.2影响药效的因素 33
3.2.1药物方面 33
3.2.2机体方面 34
3.2.3合理用药原则 37
3.3受体与药物效应 37
3.3.1受体的概念和特征 37
3.3.2受体的类型及调节 39
3.3.3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41
3.3.4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43
3.3.5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44
3.4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45
3.4.1分子细胞水平 45
3.4.2组织器官水平 52
3.4.3整体动物水平 52
第4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56
4.1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56
4.1.1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56
4.1.2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受体 58
4.1.3传出神经系统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61
4.2拟胆碱药 62
4.2.1胆碱受体激动药 62
4.2.2胆碱酯酶抑制剂 65
4.3胆碱受体阻断药 67
4.3.1M胆碱受体阻断药 68
4.3.2N胆碱受体阻断药 71
4.4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74
4.4.1α受体激动药 75
4.4.2β受体激动药 77
4.4.3α、β受体激动药 78
4.5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81
4.5.1α受体阻断药 81
4.5.2β受体阻断药 83
第5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87
5.1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87
5.1.1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 87
5.1.2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89
5.1.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基本方式 93
5.2局部麻醉药 94
5.2.1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 94
5.2.2局部麻醉的方法 95
5.2.3常用的局麻药 96
5.2.4影响局部麻醉药作用的因素 97
5.3全身麻醉药 98
5.3.1吸入麻醉药 98
5.3.2静脉麻醉药 100
5.3.3复合麻醉 101
5.4抗焦虑药和催眠药 102
5.4.1苯二氮䓬类 103
5.4.2巴比妥类 107
5.4.3新型抗焦虑药和催眠药 109
5.5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10
5.5.1抗癫痫药概述 110
5.5.2常用的抗癫痫药 113
5.5.3抗惊厥药 118
5.6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118
5.6.1治疗帕金森病药 119
5.6.2抗阿尔茨海默病药 122
5.7抗精神失常药 126
5.7.1抗精神失常药概述 126
5.7.2抗精神病药 129
5.7.3抗躁狂抑郁症药 134
5.7.4抗焦虑药 137
5.8镇痛药 137
5.8.1痛觉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137
5.8.2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139
5.8.3人工合成镇痛药 147
5.8.4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和激动—拮抗药 149
5.9解热镇痛抗炎药 151
5.9.1概述 151
5.9.2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作用机制 152
5.9.3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157
5.9.4抗痛风药 165
第6章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167
6.1抗心律失常药 167
6.1.1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 167
6.1.2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170
6.1.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70
6.2利尿药和脱水药 176
6.2.1利尿药 176
6.2.2常用利尿药 177
6.2.3脱水药 180
6.3抗高血压药 182
6.3.1血压调控机制 182
6.3.2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83
6.4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89
6.4.1正性肌力药 190
6.4.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193
6.4.3利尿药 194
6.4.4血管扩张药 194
6.4.5β受体阻断药 194
6.5抗心绞痛药 194
6.5.1硝酸酯类 195
6.5.2β受体阻断药 197
6.5.3钙拮抗药 198
6.6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98
6.6.1调血脂药 198
6.6.2抗氧化药 200
6.6.3多烯脂肪酸类 201
第7章激素类药物药理学 202
7.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02
7.1.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03
7.1.2盐皮质激素 207
7.1.3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207
7.2性激素类药物与避孕药 208
7.2.1性激素 208
7.2.2性激素类药物 209
7.2.3避孕药 212
7.2.4治疗ED的药物 215
7.3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216
7.3.1甲状腺激素概述 216
7.3.2抗甲状腺药 220
7.4胰岛素及经口降血糖药 222
7.4.1胰岛素 223
7.4.2经口降血糖药 225
第8章消化系统药理学 230
8.1抗消化性溃疡药 230
8.1.1抗酸药 230
8.1.2胃酸分泌抑制药 231
8.1.3黏膜保护药 235
8.1.4抗幽门螺杆菌药 236
8.2消化功能调节药 237
8.2.1助消化药 237
8.2.2泻药 237
8.2.3止泻药 239
8.2.4止吐药及胃肠促动力药 239
8.3用于胆道、肝脏疾病的药物 241
8.3.1胆石溶解药和利胆药 241
8.3.2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 242
8.3.3肝炎辅助用药 243
第9章呼吸系统药理学 244
9.1平喘药 244
9.1.1支气管扩张药物 244
9.1.2抗炎平喘药 248
9.1.3抗过敏平喘药 249
9.2镇咳药 251
9.2.1中枢性镇咳药 251
9.2.2外周性镇咳药 252
9.3祛痰药 253
9.3.1恶心性祛痰药 253
9.3.2黏痰溶解药 253
9.3.3黏液稀释药 254
第10章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理学 255
10.1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的生理学基础 255
10.1.1血液凝固 255
10.1.2抗凝系统 257
10.1.3纤维蛋白溶解与纤溶抑制物 257
10.2抗凝血药 260
10.2.1肝素 260
10.2.2低分子量肝素 263
10.2.3香豆素类 263
10.3抗血小板药 264
10.3.1阿司匹林 264
10.3.2双嘧达莫 265
10.3.3前列环素 265
10.3.4噻氯匹定 265
10.4纤维蛋白溶解药 265
10.4.1链激酶 265
10.4.2尿激酶 266
10.4.3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266
10.5促凝血药 266
10.5.1维生素K 266
10.5.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267
10.5.3凝血因子制剂 267
10.6抗贫血药 268
10.6.1铁剂 268
10.6.2叶酸类 269
10.6.3维生素B12 270
10.7生血药 270
10.7.1造血生长因子 270
10.7.2促血液成分生成的辅助性药物 272
10.8血容量扩充药 273
10.8.1右旋糖酐 273
10.8.2人血清白蛋白 274
第11章抗病原微生物药理学 275
11.1概述 275
11.2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276
11.3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77
11.3.1抑制病原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 277
11.3.2改变病原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 279
11.3.3干扰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280
11.3.4抑制病原微生物核酸代谢 282
11.3.5其他作用机理 282
11.4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283
11.4.1细菌耐药性的种类 283
11.4.2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283
11.4.3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284
11.5抗生素及其常用药物 284
11.5.1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284
11.5.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90
11.5.3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91
11.5.4四环素类抗生素 292
11.5.5氯霉素类抗生素 294
11.5.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95
11.5.7其他抗生素 297
11.6人工合成抗菌药 298
11.6.1喹诺酮类抗菌药 299
11.6.2磺胺类抗菌药 305
11.6.3甲氧苄啶 308
11.6.4硝基咪唑类 309
11.6.5硝基呋喃类 309
11.7抗结核病药 310
11.7.1常用的抗结核病药 310
11.7.2其他抗结核病药 313
11.8抗真菌药 314
11.8.1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314
11.8.2唑类抗真菌药 316
11.8.3其他类抗真菌药 317
第12章寄生虫病与病毒药理学 319
12.1抗寄生虫药物的发展简史 319
12.2抗寄生虫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320
12.2.1影响寄生虫能量代谢类抗寄生虫药物 320
12.2.2影响寄生虫膜功能类抗寄生虫药物 321
12.2.3影响寄生虫蛋白质代谢类抗寄生虫药物 321
12.2.4影响寄生虫核酸代谢类抗寄生虫药物 321
12.2.5影响寄生虫体内自由基变化类抗寄生虫药物 322
12.2.6影响寄生虫微管类抗寄生虫药物 322
12.2.7影响寄生虫神经系统抗寄生虫药物 322
12.2.8其他类抗寄生虫药物 323
12.3主要抗寄生虫药物的介绍 323
12.3.1抗疟药 323
12.3.2抗阿米巴病药 326
12.3.3抗滴虫药 327
12.3.4抗血吸虫病药 327
12.3.5抗丝虫病药 328
12.3.6驱肠虫药 329
12.4病毒性疾病及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史 330
12.5抗病毒药物的分类 331
12.5.1抗流感及呼吸道病毒药物 332
12.5.2抗疱疹病毒药物 335
12.5.3抗肝炎病毒药物 338
12.5.4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 341
第13章肿瘤药理学 345
13.1肿瘤治疗的病理药理学基础和研究概况 345
13.1.1肿瘤性质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345
13.1.2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346
13.1.3抗肿瘤新药的研究概况 347
13.1.4展望 348
13.2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348
13.2.1根据抗肿瘤药物的来源分类 348
13.2.2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 351
13.2.3根据抗肿瘤药物的分子靶点分类 355
第14章免疫系统药理学 370
14.1免疫反应 370
14.1.1免疫应答 370
14.1.2免疫病理反应 371
14.2免疫抑制剂 373
14.2.1免疫抑制剂分类 373
14.2.2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374
14.3免疫调节剂 383
14.3.1免疫调节剂分类 383
14.3.2常用的免疫调节剂 383
14.4肿瘤免疫治疗 386
14.4.1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原理 386
14.4.2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研究现状 388
参考文献 398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