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董卓

董卓

  • 字数: 42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包福鑫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4757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以董卓为切入点讲述东汉末年历史的通俗读物,将皇室、外戚、宦官、党人、世族、军人之间的权力游戏娓娓道来 2. 作者特别整理“大事年表”,时间、事件、董卓的人生轨迹与东汉朝局变化一目了然 3. 从江湖游侠到大汉相国,从权倾朝野到星落云散,全面展现董卓的一生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汉桓帝至汉献帝初年,东汉30余年的荣辱兴衰,以董卓宦海沉浮的一生作为故事主线,讲述皇室、外戚、宦官、党人、世族、军人在汉末时期的权力纷争。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汉桓帝时代,董卓在凉州被举荐为官,凭借出色表现和很好的战功不断升迁,最终破格拔擢入京担任羽林郎,平步青云。第二部分讲述汉灵帝初年,董卓先遭免职,后依靠段颎复起,与黄巾军冀州主力作战,失败被免。第三部分讲述汉灵帝末年、少献交替。东汉战火四起,董卓坚守关中抵御叛军,成为各路驻外军队中实力不错大的一路,最终趁乱入雒阳夺权,改立刘协为汉献帝。第四部分讲述汉献帝时代,大世族与董卓之间利益相害,朝廷反董情绪亦日益高涨,引发“十八路诸侯反董”;董卓退守关中,最终死于并州集团的刺杀。
作者简介
包福鑫,80后生人,历史钻研者,尤喜钻研东汉末年历史。擅综合史料,为各种历史人物“建模”,塑造出有血有肉、有着七情六欲的鲜活形象,以此切入,探索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剖析历史事件的关联,探讨历史进程。
目录
第一部分 汉桓帝时代:迷茫的王朝,闪耀的将星
第一章 东汉凉州的“网红”
第二章 凉州乱起,火线提拔
第三章 董卓在凉州的政坛贵人
第四章 东汉帝都与皇帝保镖
第五章 东汉的十字路口,敢问路在何方
第六章 党锢之祸,无奈的抉择
第七章 帝国三线开战,将星闪烁
第八章 乐极生悲的董卓与东汉
第九章 汉灵帝的即位流程
第十章 桓帝时代真正的终结
第二部分 汉灵帝时代:烽烟四起,宦海沉浮
第十一章 东汉特殊的地方官
第十二章 帝国最西端的变局,西域的艰难任务
第十三章 帝国北方的危机,董卓东山再起
第十四章 董刺史在并州的离奇事
第十五章 崩溃的文艺青年
第十六章 自暴自弃的皇帝,毫无生机的王朝
第十七章 黄巾起义
第十八章 黄巾平定战,董卓欲比肩皇甫嵩
第十九章 凉州风云再起
第二十章 绝地反击,超常发挥的人生
第二十一章 汉军功败垂成,董卓封侯拜将
第三部分 帝国黄昏,平乱夺权
第二十二章 凉州沦陷,董卓据守关中
第二十三章 日暮途穷的东汉王朝
第二十四章 1800年前的宫斗大戏
第二十五章 乱世伏笔,一场被抹去的夺储之争
第二十六章 陈仓之战
第二十七章 董卓急转直下的人生
第二十八章 东汉脱轨
第二十九章 董卓与何进的政治博弈
第三十章 神秘的七日(上——董魔王入京
第三十一章 神秘的七日(下)——我进京城来,为了换皇帝
第四部分 献帝初年:群雄割据,枭雄末路
第三十二章 献帝时代的开端,董卓新政
第三十三章 董卓身边的“诸葛亮”
第三十四章 三国不错猛将的真容
第三十五章 董卓麾下的出彩配角
第三十六章 权力的游戏,少帝党的反击
第三十七章 酸枣会盟,帝都西迁
第三十八章 议和与开战,西风压东风
第三十九章 江东猛虎北伐,南风压北风
第四十章 帝国分西东
第四十一章 人设崩塌,魔王式枭雄
第四十二章 董魔王的末日
第四十三章 郿坞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摘要
     第十九章 凉州风云再起 一、两起两落忙在家 董卓又成董布衣了,第一次被免官时有段颎可以依靠。现在段颎已经死了5年了,董卓是凉州派系的带头人之一,自然不可能在凉州圈子里找靠山了,他需要想别的办法复起。若想再次荣归东汉政治舞台,除了需要找人帮衬,还需要一个机会。 当同是凉州出身的皇甫嵩名震天下之际,董卓估计也没闲着,他得做很多工作。比如在朝廷中寻找能帮助自己再次复出的帮手,比如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以平复心情,再总结几十年来宦海生涯的得失,重新制定接下来的人生规划。 老董下台期间,我们很难看出他的人脉如何。世族之中、宦官之中、凉州军人之中,哪些人是老董的铁杆支持者,哪些人是要将老董除之而后快的人,现在没有史料能说清楚了。 董卓在光和七年(184年)八月因兵败下曲阳被免职,大概8个月后又被启用,这期间他在朝中是否找到了新靠山?虽然历史没有记载这些琐事,但肯定有新的靠山,而这股势力的构成,我们会在后面的故事中慢慢分析。 当然,就算董卓找再多的人替他在朝堂上做工作,他终究需要一个复出的机会。 董卓一生中的多次机遇都与战争有关,当年凉州羌乱,他崭露头角;后来关中大战,他借机上位;并州与鲜卑的防御战又给了他担任刺史的机会。而此时,东汉经过黄巾之乱,可谓哀鸿遍野,造反能成功的思想让很多人的心思活络起来。以前不想反的、不敢反的人都有了新的想法。 在这种背景下,董卓的机会如期而至,因为凉州又乱了。 咱们接下来说说,老董最关心的、能让自己再次实现封侯拜将理想的“凉州之乱”。 二、被忽视的西州之乱 1800多年前,带动凉州叛乱蝴蝶效应的两个人就是韩约和边允。 韩约和边允在凉州很有名气,和董卓早年的职务一样,是黄巾之乱前后的凉州刺史府从事。既然做得了刺史府从事,那在凉州的名号自然很响。这两只“蝴蝶”胡乱地抖动着翅膀,最终引发了一场震动大汉的蝴蝶效应。 凉州叛乱第一回合,刀兵再起 黄巾之乱大家耳熟能详,可在黄巾之乱还未全部平息之时,东汉帝国西边爆发的凉州之乱,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来龙去脉。这是一场不亚于黄巾之乱的大规模叛乱,它关系到董卓再次崛起,也是东汉瓦解的导火索之一。 大家对这场叛乱了解不多,是因为平定这场叛乱的主角是董卓。英雄的故事往往被加工传颂,可“反面角色”的故事自然没什么大书特书的必要。可谁让咱拿董卓作为主线来说东汉末年的故事呢,那就得详细说一说这东汉乱世的导火索——西州叛乱。 在“凉州三明”的时代,,优选的受益者成了老董,便不奇怪了。老董经过黄巾之乱的失意,“钩心斗角”的伎俩应该又成长了不少。从基层一点点干起来的董卓更懂人性,如果非让他玩路子,那接下来就成了老董的个人秀,一直表演到进入雒阳皇城,表演到了太师的位置上! 随着皇甫嵩被免职,“三公”张温接手平叛,第一轮关中防御战就算结束了。 此时的东汉,关东的黄巾残部藏得满山都是,为啥都藏到山里了?皇甫嵩的京观就杵在下曲阳呢,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黄巾军敢下山试试,敢下来就给你叠到京观上去;而关西这边的叛军又杀到了长安。 在第二轮关中防御战之前,我们暂时把视线从长安地区移回雒阳,转入大汉朝廷,说些战场背后的故事。还是那句话,撇开大环境讲东汉,是说不明白的。 帝国东边还没消停,西边又乱,雒阳城里的汉灵帝现在已是手足无措。段颎等人是和叛乱羌人战斗。可眼下凉州叛乱的基调却发生了变化,在黄巾起义举国震荡之际,凉州很多想反而不敢反的人感到机会来了。 《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中原黄巾之乱还未平定,凉州北地郡的先零羌人首先造反了,而后枹罕、河关地区也开始有人造反。最后,也是最要命的,当年帮助汉军镇压叛羌、隶属于汉军建制的湟中义从羌部队,在头领的带领下,也在金城郡地界掀起了叛乱。也就是说,除了先零羌,就连汉人和汉军曾经的配属部队湟中义从羌也反了,这个问题可就大了。 这三伙造反的人,声势可不小。但凉州地区若处置得当也不至于让星火的叛乱演变成燎原之火。 可惜,第一回合的凉州叛乱,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置。 湟中义从羌的两个头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跟汉军对上了上来护羌校尉泠征就死了,估计护羌校尉部损失也不小。 接着韩约和边允被刺史府派去跟湟中义从羌议和,结果二人被叛乱羌人扣押成了人质。 然后,金城郡郡守陈懿处置不当,本人也身死殉国。湟中地区本就和金城郡相近,叛军消灭了护羌校尉部,又占领了金城郡。至此,湟中义从羌已经占领了凉州的中西部。 《后汉书·董卓列传》李贤注引用《献帝春秋》曰:“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反,诈金城郡降,求见凉州大人故新安令边允、从事韩约。约不见,太守陈懿劝之使往,国等便劫质约等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