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与癌共舞十七年:我的患癌日记

与癌共舞十七年:我的患癌日记

  • 字数: 19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 作者: (苏)柯歇伐雅(Е.Н.Кошевая)撰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7042960
  • 版次: 1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与癌共舞十七年--我的患癌日记》是作者张立华的真实患癌日记,主要分为初始、复发、转移三个篇章,其中记录了作者从发现患癌,到做切除手术,到放化疗,再到复发,然后到对癌症重新认识的全部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感想。在这本日记中,作者不仅写到了自己进行西医治疗的过程,还详尽地记述了自己通过中医疗养身体的心得和体验。
作者简介
张立华,1948年5月出生于北京,1967年在北京女四中高中毕业,1968年12月到山西蒲县山中公社军地村插队。当过语文、政治老师等。1986年秋调山西省劳动厅政策研究室,从事劳动经济调研,经办《山西劳动》杂志,并创办《劳务时报》。1991年起担任国家劳动部所属《中国劳动报》专职记者兼山西记者站站长,曾有多篇论文获得省、部级奖项。1994年底调回劳动报社,担任专栏部主任并被评为主任编辑(副高职称),曾被聘为劳动仲裁员,文章曾获北京市女记者奖,所主持栏日获专题新闻奖,参与编辑、撰写书籍七本。
目录
前言
(一)初患癌症的感受
(二)我为什么会得癌症
(三)得了癌症怎么办
(四)关于放化疗
(五)怎么对待医生的话
(六)关于中医药
(七)对癌症的重新认识
(八)心态、养生及其他
第一篇 初始
(一)体检查出癌症
(二)住院手术
(三)开始化疗
(四)《相约星期二》
(五)太大意了
(六)亲友们的关爱
(七)病友故事
(八)迎来新年
(九)化疗结束
(十)开始放疗
(十一)白细胞太低
(十二)胸部皮肤溃疡
(十三)放疗结束
(十四)要吃昔芬片
(十五)终于上班了
(十六)关注陆幼青
(十七)开始锻炼身体
(十八)定期复查
(十九)追加紫杉醇
(二十)掉头发、戴假发
(二十一)再一次紫杉醇
(二十二)第三次紫杉醇
(二十三)又到新年
(二十四)“完成了任务”
(二十五)继续吃中药
第二篇 复发
(一)无意间发现
(二)住院全面检查
(三)王主任讲解复发
(四)第一次做骨扫描
(五)还要再做化疗
(六)又是紫杉醇
(七)终于昏倒
(八)又做放疗
(九)惊悉另一方案
(十)第一次去肿瘤科
(十一)内分泌治疗药一荚瑞
(十二)开始追加放疗
(十三)胸壁皮肤又溃破
(十四)放疗终于完成
(十五)养病、心情、朋友
(十六)复查
(十七)讲癌症的文章
(十八)情绪总须调整
(十九)头发长出来了
(二十)再复查
(二十一)心理变得敏感
(二十二)白细胞总是低
(二十三)去朋友家散心
(二十四)总会莫名的伤心
(二十五)一首小诗
(二十六)感悟人生
(二十七)心有余悸
(二十八)说中医
(二十九)世上没有完美的亨
(三十)又一个春天来了
第三篇 转移
(一)退休后的生活
(二)学会潇洒
(三)过年的联想
(四)总是胸闷
(五)看病的思索
(六)肺部发现结节
(七)疑似转移
(八)继续看中医
(九)结节明显增大
(十)幸遇李铁
(十一)准备手术
(十二)病房故事
(十三)又上手术台
(十四)终于出院了
(十五)再去肿瘤科
(十六)喜读凌志军
(十七)恢复锻炼
(十八)三个月复查
结束语

编后记
摘要
    我罹患癌症已经十七年了,这些年,从确诊到治疗到复发到转移,可说是经历了癌症患者所能经历的全部过程。
     这些天我又翻看了过去的日记。
     当年,曾有一位叫陆幼青的癌症患者,写过一本《死亡日记》,很畅销。2002年冬,我的一位好朋友得了癌症,在她持续治疗,身心痛苦的时候,她的家人也曾让她写写日记。他们都是想把自己的最后时光记录下来。我的日记不是,因为我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自己会那么早地离开这个我热爱又舍不下的世界,在这种信念下,我走过了这么多年。人说,久病成医,我当然不敢这样自诩,但这些年跑医院、找医生,各种治疗,也让我累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些体会。从小就喜欢并且一直坚持写日记的我,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了。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些日记已经陈旧,有些字迹也已模糊,我想把它们整理出来,永远地留下,给自己一个交代――毕竟人生没有几个十七年;给亲友一个交代――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也走不到今天;给医生们一个交代――正是他们认真负责、卓有成效的治疗,我才有了今天。况且经常看看,也可以不断地激励自己、鼓励他人,或许是件好事、善事吧。
     十几年的日记记录了我的纠结、痛苦和思考的过程。
     记得第一次手术之后,就有人给我介绍哪里有抗癌俱乐部,哪里有抗癌乐园等,还有人给我介绍了一种专门为癌症患者设计的“郭林气功”,朋友们的关切之心可鉴。但我从没去找过,也没练过,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想给自己打上标签,不愿意总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我是个癌症病人。我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吃五谷杂粮就会生病的人,让自己有一颗平常心,去正视现实,淡然心境,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去了解自己的病症,去寻找最适合的治病、养病方式。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界对癌症有了不少新的认识、新的看法,让我把癌症更多地看作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不再是除恶务尽的敌人,所以才有了与癌共舞的思想和本书的标题。
     十七年,跨越了前后两个世纪,时间不短;初起、复发、转移内容不少,写个前言,归纳小结,提纲挈领吧。
     (一)初患癌症的感受
     人生中许多事情都是在毫无准备的时候降临的,就像《莫斯科保卫战》电影开始的那一幕,还在田野里劳作的人们突然遭到了敌人的袭击,一时间手足无措。我罹患癌症的情景,与此十分相似。
     1994年年底,我从插队的山西回到阔别26年的北京,在国家劳动部直属《劳动报》报社做编辑、记者。又回到了我的家乡,又回到了首都北京,让我沉浸在兴奋之中。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同事,新的环境……欣喜、忙碌充斥着我的生活。上班不是陷在一堆稿件里,忙着编辑、排版、画版、校对、签字发版,就是出去采访。由于是国家机关的报纸,所以出差常常就是全国各地。回家来又是一堆家务。那时候报社没有住房,我带着两个孩子(爱人海棠没有转回来)蜗居在妈妈那两问小平房里,和我们同住的还有小弟年幼的女儿。后来小弟夫妇也从深圳回来,一大家子六七口人,我们在两问平房外又接出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权作我和儿子、女儿的睡房。连床都摆不下,我和女儿只好睡上下铺。这么多人在那么狭小的空间里,整天忙忙乱乱,心情如何不论,身体状况更是无暇顾及――“小车不倒只管推”。也许那时候身体就曾经发出过警报,但都被忽略了。整整五个年头,直到那年体检的那一天。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