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
字数: 11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美芹
出版日期: 2018-09-01
商品条码: 978755815771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3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也。”中华文坛几千年,其中的女词人寥寥无几,有才有貌又兼具人格魅力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千秋才女李清照就是其中的翘楚。仅凭诗词,她就可与苏轼、陆游、辛弃疾相媲美,与陶渊明、杜甫、李白、韩愈等时代风格的开创者比肩。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欢愉,惹人爱慕,惹人驻足,惹人回望;亦有彻骨的悲凉,惹人慨叹,惹人怜惜,惹人心疼。千年的风吹雨打,不但没有消减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让她的绝妙佳作随着岁月的流逝大放光彩。世间曾有李易安,时光流转,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
目录
愿向藕花深处醉
豆蔻梢头春意浓
少女情怀总是诗
我言秋日胜春朝
红杏枝头春意闹
拈花一笑醉红颜
金樽清酒且消愁
倚门回首嗅青梅
邂逅相从只有君
一番风露晓妆新
此花不与群花比
问郎花强妾貌强
君须怜我我怜君
离人心上秋意浓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未妨惆怅是清狂
思念绵绵无绝期
一种相思两处愁
为伊消得人憔悴
金屋无人见泪痕
不辞镜里朱颜瘦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谁家横笛吹浓愁
欲说还休多少事
夜阑犹剪灯花弄
东莱不似蓬莱远
至亲至疏是夫妻
伤心枕上三更雨
满目山河空念远
小楼昨夜又东风
可堪孤馆闭春寒
雨中芭蕉为我愁
落红满地秋千架
等闲变却故人心
梧桐半死清霜后
山月不知人事改
冰骨清寒瘦一枝
摘要
豆蔻梢头春意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那一季的一个午后,她降生在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明水镇的老家里。明水湖清澈如许,小亭台迎风而立,雨入潇湘,激皱一池春光。 彼时,她只是一个初生的婴儿,在襁褓之中张开的黑色眼眸,如这章丘的山,明亮坚韧;似这章丘的水,清澈纯真。 此时正值北宋盛世,大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城邦繁盛面貌记载于诸多历史文献,比如文人孟元老就曾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都城道:“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成通。” 自古太平盛世,才士辈出。曾巩、司马光、黄庭坚、王安石、苏轼、秦观等皆为我等后辈所击节赞叹、津津乐道,他们开拓了北宋文坛的新阶段。 有士姓李名格非,世业经学,俊迈出众,长于行文作赋,常言:“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因文采出众被收于苏轼门下,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称“苏门后四学士”。 李格非为人清廉公正,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进士,誓死守贫,两袖清风。亦因耿直之性得罪权贵,被外放为广信郡通判。任职期间,听闻有人自称“道士”妖言惑众,虽身处逆境断不改忠贞之志,立即派人将其驱逐出境。此可谓古时语“明如水,清如镜”也。 自古清正刚烈之人。多受百姓爱戴,却难容于黑暗的朝廷斗争。李格非从正式踏入官场的那一刻起,命中注定将有一场腥风血雨。只是1084年的北宋,依旧良木静深,风平浪静。这一年,李格非还在郓州做官,这一年,他喜得爱女,取名“清照”。 如小小一条春枝,四肢柔软,轻盈粉嫩,裹着浓浓的喜意,她就这样潜入李氏书香门第。历史学家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中有提:“易安承父母两系之遗传,灵襟秀气,超越恒流。”可见,李清照的母亲亦是饱读诗书,才性淑真。滋养于如此才学的家世,李清照自咿呀学语之时,就日日熏陶于书香之中,勤读百家经典,研习古时诗文。得益于墨香的她,只管消受诗之绚丽、词之丰饶,根本不晓得这些才气,会将自己带去哪里。 如一棵灵秀之木,李清照早慧萌生,少年时期便能够轻易体察这人生百味,幸乎?不幸乎? 韶华过尽,染指流年,承受着父母给予深刻的爱,李清照逐渐长大,蜕变成一位灵动少女。 令她提笔写下欢乐离愁的,也许正是那一颗活泼有感的玲珑心。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古时的少女时光不同于现在。封建制度下,传统女性一代代沿袭陋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记得《红楼梦》里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原本是自幼习得四书五经的才女,却因懂得俗世之约束而在回答外祖母的提问时,暗自更改了事实,只说自己“只刚念了《四书》”罢了。 如此,诸如林黛玉那般成长于书香门第的女孩儿尚且要对封建制度敬让三分,更何况一般的小门小户?由此可想,许多年轻的少女必是深居院巷,专攻女红。春天到了,院中风景秀美,女孩们无非就是在院中荡个秋千、绣个手帕。 可在李清照的这首词里,竟是“沉醉不知归路。”这样看起来近乎有些放荡的行为,缘于李清照家人开阔的胸襟与颇有远见的视野。 荡舟,争渡,与小姐妹郊外同游。这一首《如梦令》旨在忆昔。寥寥几句,随心而出,但读来竟是句旬清丽,富有一种自然之美。纯真,灵动,俏皮,鲜活于人前。读罢,使人可见一个日暮时刻、一位乘兴而来的少女。看当时的景色:碧水清波,荷塘暮色,宛如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晚风袭来,暗香浮动,李家初长成的清丽少女嬉戏水上。只见她哼着江南的小调,笑语盈盈坐在小船上,追赶那一路斜阳。小桨从水面划过,激荡起层层的涟漪,映衬着最后一丝暮光,浅浅地泛起光泽,剔透晶莹。 人一生好看好、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就是此刻了。想日后出入世间,渐悟世情,难免会惹得女儿相思,为情所苦。像是一笔最浓重出彩的颜料,少女时光点缀了整个人生,从此在漫长的旅程上闪耀。年复一年,当这些少女渐渐长大,经历了尘世中的悲欢离合,还有谁的心思能如此刻这般剔透?还有哪段时光能比此时更加畅快?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