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20中国杂文精选

2020中国杂文精选

  • 字数: 2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509982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2020年开始,“中国很好杂文”正式改名为“中国杂文精选”,但品质不变。杂文的选本,偏爱于真性情的袒露和书写,并寻求文学体验范畴的人文关怀。二十三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刻度;为正在走向良性循环的中国文学发展留下坚实有力的见证;更是替未来文化史家提供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优质版本。
目录
序 “个性化”与“同质化”:新媒介时代下的杂文写作
谁“误杀”了贺岁档?
如果麦瑟尔夫人不再了不起
对不起,我的耐心只有三秒钟
“奇葩”“吐槽”情绪不自由的果实
除了“美”,书店还应有什么?
工匠精神,别只说说
奥斯卡的变革,需要一部《寄生虫》
少就是好
等待更客观的自己
上海大妈是个宝
人为什么会自吹自擂
病毒
初衷与现实
不应有的恐惧
谁说了管用
作品须经时间考验
复工的动力,来自内心的沸腾
追星是为追求美好,而非囿于“饭圈”越活越逼仄
向无良导师说“不”
说说“杂文性格”
生活,戴着口罩复苏
“××后”与“一刀切”
时间之殇
不要捧杀钟南山
闲话“闲话”
贪便宜要适可而止
假如周某某真的成了网红
城市招引人才拼的是“总分”
姜子牙为何“败”给哪吒?
当下年轻人是否自我表达过剩?
别让“降维”成“降智”
不能抢功
闲话网络
手机,让我们离“诗与远方”远了?
分析措辞
云配偶的万能挡箭牌
别让“饭圈文化”沦为“怪圈文化”
“破浪”的姐姐仍未走出女性刻板印象
洗盘子与洗脑子
疫情下对灾难的哲学思考
每一步都“算数”
延缓幸福感的降临
致“后浪”们的天高地广
核心期刊为哪般?
“脸”丢在哪里才合适?
若是给拍马者评“职称”
“食用级”护肤品:又一种套路营销?
“冷静期”里说冷静
从“童言无忌”到“口有遮拦”
计算机的“算计”
百年老店的糟货
“矫情”又何妨
我不是“重口味”,我只是拒绝乏味
老不老是心里的事
读书的口味和眼光
“留点空白”
小菜的小虽小却好
揩排队的油
没有发出的声音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
做好这事,光靠灰姑娘不行,光靠神仙也不行
“救救地球”并非杞虑
直播带货不可带“坑”
何种选择才治愈
“ins风”是个什么风
说说那些去街道办的北大清华生
《八佰》:一场由看客“生成”的残酷戏剧
学堂里的那些“规矩”
阅读长卷的焦虑
看《三十而已》名牌包不是打开人生的钥匙
鲜艳的谦卑
诗与艺术,构筑独处时的“心灵风景”
走向精神蓝海的三十岁
好文章是什么?我又想起了……
巨型“蚁穴”谁之责?
空手
悬疑剧为何越来越“女频化”
写作上发财的都是守财奴
满脸是血的“家暴妆”走红,我竟然笑不出来
我读微信常犯愁
“姐姐”缘何缺席大小银屏?
男士放轻松,那只是女段子手的玩笑
用一生追寻触摸不到的光
摘要
     谁“误杀”了贺岁档? ◎任凡 放在以前,贺岁档乃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年十二月中旬到次年一月初这短短的二十几天时间里,往往集结着过去一年的电影野心。进口分账片不说,单说华语电影,在刚刚过去的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凡是能张嘴说得上来的有分量的作品,基本都诞生于贺岁档,比如《让子弹飞》《罗曼蒂克消亡史》《一代宗师》《妖猫传》等。大导演、大卡司、大制作成为贺岁档极具辨识度的卖点,什么新锐导演、文艺电影到了贺岁档都会统统绕着走,免得被那些仿佛重型武器一般的大片误杀。而大片之间更是“谁也不服谁”,抢票仓、抢观众、“刺刀相见”,比如2014年姜文的《一步之遥》与吴宇森《太平轮》的“遭遇战”。 只有一个导演敢在贺岁档任性,生活喜剧(如《非诚勿扰》)、家国历史(如《一九四二》)、时代悲歌(如《芳华》),什么都敢招呼,这个人就是冯小刚。冯导在贺岁档横冲直撞的底气源于自己的老资格。客观地说,正是他的《甲方乙方》,在1997年底,在观影重新成为大众主流娱乐方式的时候,塑造了贺岁档的概念。换句话说,贺岁档的“产权”应该是人家老冯家的。 然而,前面说到的一切看似规律性的东西在2019年都变了:2019年的贺岁档遭遇了靠前的冷清,这种冷清不仅体现在电影大咖们的集体缺席,本期贺岁档的影片质量更是愁人,从而让这个堪称华语电影黄金十年的收尾显得太过潦草。 一部叫做《天·火》的电影拉开了2019年贺岁档的大幕,无论阵容还是制作,乍看上去都还不错,正当大家都以为接下来的贺岁片大战会越来越好看时,这个历史悠久的标志性档期却一下子“崩盘”了。《天·火》开画两周,现在已经几乎找不到排片,观众看完电影出来,都是先骂主创,后骂自己。 同期上映的《被光抓走的人》有黄渤、王珞丹加盟,可伦理剧情片的定位放在贺岁档还是多少有些违和。虽然映后口碑不错,但观众总觉得不过瘾,票房也停在了不疼不痒的7000万。 接下来的《半个喜剧》总该有点贺岁的样子了吧?但《驴得水》的原班人马怎么可能真的去拍贺岁喜剧呢?这部脱胎于十年前的舞台剧《如果我不是我》的电影,最终还是舍不得放下文艺身段与民同乐。《叶问4》我就不说了,连抄自己都抄不好,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冯小刚”这三个字的出现,仿佛让在今年贺岁档里总感觉吃不饱的观众们看到了粮食。然而事与愿违,冯导在今年交出了个人电影生涯里最差的一份答卷,这部叫做《只有芸知道》的电影成了2019年贺岁档里优选的一个“坑”。之前的冯小刚,不管是搞笑、煽情还是反思,至少你能看出他是认真的,知识分子就算不喜欢他,也是价值观念层面的事,与专业水平无关。而这一次,不客气地说,《只有芸知道》的表现连本科毕业作品的水准都还没有达到——罔顾剧作规律、强势拗造型的结果就是让人哭笑不得。 山河破碎风飘絮,这个七零八落的贺岁档几乎让观众们期盼新年到来的一腔喜悦都无所依附了。正当此时,由肖央主演的电影《误杀》却如同片名一样,误打误撞地冲进人们的视线。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部从来没被看好的小成本悬疑电影却一肩挑起了贺岁档的大梁,承包了观众的口碑和兴奋点。 《误杀》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计》,而后者也是翻拍自更早的另一部印度电影。这种翻拍套翻拍的出身,直接降低了《误杀》的期待值。好在原作剧本过硬,主创也很聪明,通过一种较为魔幻的手法对故事进行了巧妙的移植,规避掉了一些风险,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结构相对完整、惊悚与温情并存的好作品。 然而说《误杀》有多完美倒是未必。影片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仍然不够妥帖,比如失踪儿子的同学来到警察局找那位局长妈妈时,当着那么多警察的面播放她儿子的不雅视频,简直是匪夷所思。还有,那么多平民证人的大脑集体跳帧,一概傻傻分不清2号和3号的记忆,也有点主题先行的生硬。然而,善良的平民戏弄滥用的权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营造的快感,才是影片要着重传递的情绪。所以,最终征服观众的或许是这种情绪,而非影片本身。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