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如何探究教育中人的形象 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如何探究教育中人的形象 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孙丽丽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44888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教育中人的形象”为线索,对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论述,尤其关注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视频图像转向”。全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总体论述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脉络与发展阶段;第二,呈现每一阶段探究“教育中人的形象”的主题与方法,重点探讨不同思维方式、方法和对象之间的论辩与转换过程;第三,总结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演进的核心线索—“教育中人的形象”的复杂图景,在此基础上对德国教育人类学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概述,探究其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影响。
作者简介
孙丽丽,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学博士,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德国教育人类学、教育视频图像学研究。
目录
绪论
一、为何要关注德国教育人类学
二、德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中国之维
三、德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新视角
第一章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概观:背景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时代演进中的学统: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反思与更新:经验式教育人类学的诞生
第一节20世纪60-70年代德国教育人类学概况
第二节经验式教育人类学的形成
第三节经验式教育人类学的方法论特征
第四节在本体性问题追问中实现方法论突破
第三章转向与重建:教育历史人类学的兴起
第一节当代德国历史人类学的形成
第二节教育历史人类学的性质和研究主题
第三节教育历史人类学的方法论特征
第四章返本与开新:教育人类学对传统的新塑
第一节被遗忘的关联:重塑儿童形象与真实教育状态
第二节莫伦豪尔重塑儿童形象的方法
第五章深化与裂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
第一节德国历史文化人类学的形成
第二节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的特征与研究主题
第三节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突破
第六章教育中人的形象:教育人类学的德国旨归与中国走向
第一节教育中人的形象的构成与图景
第二节围绕教育中人的形象而形成的方法论
第三节教育中人的形象与中国教育人类学思考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