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 字数: 3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作者: 朱立春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72545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成语是中国汉语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本书搜罗宏富,经史子集无所不包,精选出300多则成语故事。所有故事虽系摘选,但皆独立成篇,除了讲述故事,更点明每条成语的出处并准确释义,让读者既明其义、会使用,又知其源,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另外,书中配有深具历史韵昧和艺术感染力的精美插图,使故事顿时生动活泼起来,引入入胜。
目录
国计民生
一鸣惊人
一言九鼎
十羊九牧
三户亡秦
三顾茅庐
开源节流
功亏一篑
民为邦本
民以食为天
同仇敌忾
放虎归山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驷马难追
怨声载道
唇亡齿寒
矫枉过正
鹿死谁手
三人成虎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才疏意广
心怀叵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先人为主
图谋不轨
虽死犹生
党同伐异
称王称霸
……
战略战术
智谋韬略
世相百态
人生况味
远见卓识
奇闻逸事
士林趣话
品格节操
巧谏高论
慧言妙语
奋斗践行
说情解意
丑行劣迹
笑林杂记
传奇传说

摘要
     南北朝时的杨尚希,在北周历明帝、武帝、宣帝三朝,长期担任要职。 隋文帝取代了北周政权后,杨尚希对隋文帝也是忠心耿耿。隋文帝一切恢复汉制,接近改变北周鲜卑族政权的统治办法,以适应广大汉人的愿望。其中有一项是重新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州郡。 但是,隋朝设立的州郡比秦汉时期多了一倍,有些地方甚至方圆不到百里,就设几个县,不满千户人家的一块地方,却要分属两个郡来管辖。这样,官府机构当然也相应增多,官员和吏卒也成倍增加,这简直使国家不堪重负。 杨尚希对这种情况深为忧虑,于是,向隋文帝报告了自己的意见:“这种州郡过多的情况好比十羊九牧,接近没有必要。当务之急是把重要的州郡保留下来,闲置的州郡撤并掉。这样对国家来说,地域、人口还是这么多,每年的租调、粮食、布匹等项收入不会减少,而开支却可以大大节省。并且还可以把能派用场的贤才能人,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办事效率可望明显提高。”隋文帝于是按照杨尚希的建议,撤销、归并了许多州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等人在大泽乡率先起义反秦。项梁和侄儿项羽在会稽郡起兵响应。这时,陈胜攻打广陵失败,陈胜的部下邵平就来找项梁,假传陈胜的命令,让他发兵攻打秦军。项梁欣然领命,率兵渡江西进,势不可当。各路义军纷纷投入,项部迅速壮大。 居巢有位老人名叫范增,满腹才略。一天,范增去拜见项粱,劝说项梁道:“当初秦灭六国,楚国无罪被灭,是最冤枉的。当年楚怀王受骗人秦,被秦人扣押下来,屈死在秦国。因此楚人无不同情怀王,时刻想着报仇雪耻,所以楚南公说过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亡秦)’的话,楚人至今念念不忘啊!这次陈胜虽率先起义反秦,却没有立楚王的后代为王,而自立为王,便失去了楚人的支持,所以他的势力不可能长久。将军您在江东起事,楚国将士之所以蜂拥而起,响应您、支持您,只是因为您的先人都是楚将的缘故,楚人都盼望您能扶立楚王的后代,复兴楚国呀!” 项梁于是找到楚怀王的孙子心,把他扶为楚王,以顺民意。项粱自己则自封为武信君。一时间声势更加无人能比了。 汉朝末年,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 其中刘备势力最小,既无地盘,又无兵力,但他礼贤下士,很尊重人才。刘备听说诸葛亮极有才能,便恭恭敬敬地亲自去寻访。 诸葛亮,字孔明,原籍山东琅砑,当时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人称“卧龙先生”,并称他住处一带的高冈为卧龙冈,他就住在冈前的茅庐里。 刘备经由徐庶的介绍,曾前后三次专程拜访他。头两次,他故意避而不见,最后一次才见了面。刘备请求了半天,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从此,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打了很多胜仗,奠定了蜀汉的国基。后来,刘备称帝,诸葛亮做了丞相。 因为刘备当时访求贤才是那样虔诚,所以后人比喻多次专程拜访,叫“三顾茅庐”。 又因为刘备当初请出诸葛亮,是那样不容易,所以讽刺某些人摆架子,一次两次请不来,也叫“三顾茅庐”,或“三请诸葛亮”。 P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