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人类密码

超人类密码

  • 字数: 2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瑞士)卡洛斯·莫雷拉,(加)戴维·弗格森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256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重大变化的核心都是某种技术。但决定世界如何变化的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技术,而不是使用哪种技术。洞察力和警惕性对于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至关重要。 2. 这是一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书,是一份让未来的科技为人类服务的宣言,强调我们必须优先考虑人性,而不是陷入技术进步的狂热之中。 3. 两位作者一位是网络安全专家,一位是金融专家,在书中,他们与当代众多企业家和创新者对话,共同探索和追求人类共同的价值。 "
内容简介
这本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在技术的帮助下为人类建造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还是以牺牲人性为代价为技术建造了更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重大变化的核心都是某种技术。但决定世界如何变化的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技术,而不是使用哪种技术。洞察力和警惕性对于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至关重要。 这是一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书,是一份让未来的科技为人类服务的宣言。 在书中,作者使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作为总体框架,分别讨论了技术在水、食品、安全、健康、工作、金钱、交通运输、通信、社区、教育、政府和创新方面能起到的作用。我们共同选择的道路将决定我们的未来是暗淡还是光明。因此,作者提出了“超人类密码”这一新概念,并与当代众多企业家和创新者对话,共同探索和追求人类共同的价值。 这本书认为,我们必须优先考虑人性,而不是陷入技术进步的狂热之中。在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情况下,我们都能够适应环境,改变世界,并且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现在,我们必须以同样的方式面对技术。作者提出的建议是,从人的利益出发去设计技术的未来,确保技术能够激发创新与进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人类文明继续蓬勃发展。
目录
前言 如何阅读这本书
01 技术的顶点和目的
02 构建我们优选的未来
03 水
04 食品
05 安全
06 健康
07 工作
08 金钱
09 交通运输
10 通信
11 社区
12 教育
13 政府
14 创新
结语 迈向以人为本的未来的第一步
访谈 与创新者的对话
超人类密码宣言
超人类密码词汇表
致谢
注释
摘要
     很不幸,我们很容易忽视我们在宏大的生态系统中的很好地位,尤其是在一个容易依赖技术引领我们走向我们渴望的未来的时代。我们真的相信技术(请注意,是我们创造的技术)可以变得比我们更复杂和必要吗?被创造的东西真的能取代它的创造者吗? 这是一个你必须自己回答的问题。我们都是如此。我们必须共同决定,我们是在宏伟技术的帮助下为人类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还是以牺牲人类为代价建设一个更好的技术的未来。没有比这更简单的方法了。未来仍在我们手中,但出现一个我们无法控制的未来是可能的,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只能反躬自责。事实上,我们以前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我们集体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或者说,我们没有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没有把人性放在首位,而是提升了对技术的承诺。我们让技术引领我们,技术却让我们误人歧途。这种看似细微的疏忽总是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糟糕。 189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他的发现让法国化学家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3年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的10年后,新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和英国放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索迪发现铀的放射性是原子分裂的结果。仅仅这3项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原子分裂,就推动了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反过来又较为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可是因为我们没有保持警惕,结果也有坏的一面。 伦琴、居里夫妇、卢瑟福和索迪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且索迪在放射性方面的工作引起了全世界对核反应的关注,这也成为科幻作家H.G.威尔斯于1914年出版的未来主义小说《解放全世界》的主要灵感来源,这部小说描绘了战争时从飞机上空投原子弹的场景。20年后,威尔斯想象的原子弹在德国的一个秘密实验室里变成了现实。匈牙利物N-"学家利奥.西拉德(L,eoSzilard)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他通报了德国的计划,并敦促美国开始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西拉德邀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这封信上签名,这让这封信更有分量。曼哈顿计划由此诞生。 6年后,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秘密武器——原子弹,迅速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损失惨重,但事实上,人类遭受的持久伤害早在1945年夏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恰好在50年前的1895年,当时的一系列科学发现让我们把技术提升到了人类之上。 在我们兴奋而又轻率地奔向未来的过程中,我们的前辈一路乘着技术浪潮,来到了核战争这一无可挽回的威胁面前。这一认识促使爱因斯坦最终哀叹道:“让我害怕的是,我们的技术已经超越了我们的人性,这一点已经变得非常明显。” 今天的情况貌似不同,但其利害关系的重要性并不亚于x射线和原子分裂的发现。人类再一次面临着选择在自己的故事中扮演主角还是对手的问题,而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没有写就。 我们当前的技术高峰之前的进步浪潮,与20世纪之交的那一波同样值得注意:1973年,罗伯特.梅特卡夫发明了以太网;1975年,温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发明了互联网;1976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发明了第一台个人电子计算机;1990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这些激动人心的进步催生了第一个浏览器、第一个搜索引擎、第一个社交网络、第一部智能手机和第一个手机应用。随着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货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技术正在进一步加速发展。 我们又一次处于临界点,我们面临的选择与原子弹造成破坏之前我们要做出的决定一样。我们不能再天真了。为了做出正确的决定,至少是从一开始就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必须首先提醒自己,我们每个人拥有的身体、思想和灵魂比世界上一切东西都优选。正是人类这一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优选的灵感,并对所有人优选的未来做出了伟大的诠释。 我们必须记住,目前存在的以及将来会存在的所有技术,都是我们自身完善的技术体系的产物。如果我们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拥抱我们的主要价值,然后收获人类的巨大资源,我们就能确保在未来的日子里实现大多数人最深切希望的。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生命,而是我们生存的理由。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