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开拓社会文化史的新领域 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导论

开拓社会文化史的新领域 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导论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唐力行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891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是观察明清以来江南社会的窗口。“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为近年历史学界对中国苏州评弹研究之集大成系列作品。本书为丛书之导论,对全套丛书有概括性的介绍,同时预告丛书未来之出版走向,对了解苏州评弹研究领域有重要之作用。
内容简介
苏州评弹是吴语地区受众广泛的曲艺,而江南则是宋代以后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研究这两者之间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的互动,可以揭示中国社会深层结构和民间社会生活的真实面相。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我们既重视基础资料的积累,也重视理论的创新。不仅学习借鉴海外新理论,还着力于探索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史理论。我们的研究已进入社会文化史的国际前沿。“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规模宏大,已出版历史文献资料2部,专著与传记18部,还有长篇书目整理。本书作为丛书导论,记录了我们20年来艰难探索的历程,是对 “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课题全面的学术总结。
作者简介
唐力行,1946年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上海师范学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二级教授,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上海市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目录
第一章 光前裕后:开辟地域文化与地方社会互动研究的新领域
一、缘起:社会史学术理路的延伸
(一) 走进徽州:把握区域社会史和普通人的研究方法是走向苏州评弹的学术铺垫
(二) 来到苏州:深入了解苏州社会是研究苏州评弹的前提条件
(三) 重返上海:找到研究江南的学术新路径——苏州评弹
二、基础:苏州评弹研究的学术史
(一) 苏州评弹文献资料整理的成果
(二) 苏州评弹学术研究的成果
三、展望:社会文化史领域的新探索
(一) 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重构苏州评弹的历史面貌
(二) 从历史学的角度反思苏州评弹
第二章 社会史料: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中的评弹与江南
一、走码头:苏州评弹的动力机制
(一) “吃开口饭”的注定要走码头
(二) 为什么要走码头
(三) 走码头的实际历史场景
(四) 走码头中的竞争和分层
(五) 码头的市场调节机制
二、走码头:评弹艺人的日常生活
(一) 走码头的艰辛
(二) 从学徒开始就要走码头
(三) 码头上与听客的交往
(四) 艺人的交往游乐和生老病死
三、走码头:江南水乡的市场网络
(一) 常熟的书场
(二) 常熟的市镇、水道与书场的关系
(三) 常熟书码头的评弹艺人
(四) 苏州评弹与常熟市民生活
第三章 口述历史:“一百个苏州评弹人”对苏州评弹的反思
一、苏州评弹是谁?
(一) 以苏州方言为主要表演特色
(二) 以说表为核心表演技巧
(三) 立足书场,表演长篇
二、苏州评弹从哪里来?
(一) 苏州评弹历史发展阶段划分
(二) 苏州评弹中的“苏州”二字不可或缺
(三) 第二个中心:评弹在上海
(四) 1949年以后的“改制、改人、改书”
(五) 极“左”思潮对评弹艺术的破坏
三、苏州评弹往哪里去?
(一) 苏州评弹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 苏州评弹艺术本质就是创新的
(三) 清醒地认识到危机重重,对苏州评弹前途寄予厚望
第四章 重构历史: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总体框架
一、以苏州评弹四大要素为切入点的研究
(一) 苏州评弹艺人要素
(二) 苏州评弹书场要素
(三) 苏州评弹书目要素
(四) 苏州评弹听客要素
二、从环境出发的苏州评弹研究
(一) 苏州评弹与苏州
(二) 苏州评弹与上海
(三) 苏州评弹与常熟
(四) 苏州评弹与嘉兴
三、苏州评弹理论研究
结语 夕阳余晖下的芳华
一、 研究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开拓社会文化史新领域
二、 研究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探索研究生教育新模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