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国文学史 第4卷(修订版)

德国文学史 第4卷(修订版)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韩耀成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838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7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卷的内容包括自然主义,世纪更迭时期的文学,表现主义文学,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学,第三帝国时期的文学。1871年德国统一,经济和科学飞速发展,德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加剧,各种哲学,科学与文化思潮此起彼伏,长期形成的德国文学的传统观念和审美体系受到质疑,要求变革的呼声甚嚣尘上。于是,一批倾向革命的青年作家决心与传统决裂,革新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自然主义的出现意味着传统文学的终止,现代文学的开始。处在变革的时代,变革者往往很快就成为被变革的对象,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就是遭受了这样的命运。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大约从1880年左右兴起,1891年就有人发表文章《超越自然主义》,到19世纪末比自然主义更具现代性的文学流派相继出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青年风格等等,一时成为德国文学中的主流。所以,如果说自然主义是德国文学从传统文学向现代性文学转变的开始,那么真正的现代性文学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各种流派。这些流派中影响最*的是表现主义,20世纪初德国的重要作家,或者就是这一派的代表,或者与它有这样那样的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除表现主义还继续发威外,还出现了新实际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纳粹统治时期大批作家流亡国外,形成了无与伦比的流亡文学,留在德国国内的作家既有为纳粹服务的作家,也有反纳粹的抵抗文学和从内心反对纳粹的“内心流亡”作家。
作者简介
韩耀成,1934年出生,浙江长兴县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曾任《外国文学评论》杂志常务副主编。发表过大量德语文学研究、评论和赏析文章,编著有《德语会话手册》(与人合作)和《歌德与(少年维特的烦恼)》,参与了《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史》和《新编德国文学史》的撰稿,主编或编选的作品有《外国争议作家·作品大观》、《世界短篇小说精品文库·德语国家卷》、《世界心理小说名著选·德奥部分》、《茨威格精选集》等,翻译了歌德、布莱希特、威廉·布莱德尔、茨威格等作家的作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自然主义(1880-1890)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德国自然主义的兴起
一德国自然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
二德国自然主义的兴起及其特点
三德国自然主义的中心:慕尼黑和柏林
第三节自然主义戏剧创作
一易卜生热和“自由舞台”的建立
二阿尔诺·霍尔茨和约翰内斯·施拉夫的《泽利克一家》
三格哈特·豪普特曼(1933年纳粹上台以前)
……
第二章世纪更迭时期的文学(1890-1910)
第三章表现主义文学(1910-1925)
第四章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学(1919-1933)
第五章第三帝国时期的文学(1933-1945)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