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濯缨何必向沧浪 报人读史札记八集

濯缨何必向沧浪 报人读史札记八集

  • 字数: 2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田东江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607058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特点,首先是“用历史解读新闻”或“为新闻注入历史内涵”。表现为新闻先行,史料跟着新闻走,“六经皆我注脚”。用历史解读新闻,首先要关注新闻,作者作为报人,把注意力放在了贴近社会生活,呈现人间百态的那些新闻上。这一类新闻虽然多是身边事、平常事,但未必没有新闻价值,其新闻内涵也未必表浅,关键在于发现和挖掘。这种小处着眼、以小见大的特质,体现在每一篇读史文章中。其次,本书篇章“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有助于唤醒国人的“文化记忆”。本书的篇章追求打通时间空间的隔阂,古今相通,四海相接,正如前人所形容写作之神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通过追源溯流,因今及古,让现实照亮历史。由当下触发记忆,激发古典的活性。所谓“今古齐观”是历史的启示,而非现实的影射。这正是本书通俗而能脱俗之处。第三,作者的文字属于当代中国社会尤为短缺的公共史学写作。公共史学不是人们印象中“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传统史学,而是“公共领域中的史学”。“报人读史札记”系列著作从时事新闻入手,引出相关的历史事相,加深了公众对时事的历史纵向理解,让公众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穿越时空,进而激活了公众的历史意识与文化传统意识,因而是典型的公共史学写作。
作者简介
田东江,河北三河人。1985年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起供职广东省政协机关,1997年供职南方日报,现任该报社委,高级编辑。
目录
序(吴承学)
大雁塔
腊肉,臘肉
老赖
玉器
柑与橘
扫除
门神
戊戌年
马尾巴
杜鹃
风筝
看花人
枇杷
瘦马
皮影戏
踏青
工夫茶
药酒
道士做法
汶川
禹(续)
梦兆
梦兆(续)
家具
公主

艾草
辟谷
手信·贽
歌手
药神·药
公筷
书香(续)
豆腐(续)
医师
处暑
无赖
白马
正当防卫
秋分
丰收
滥竽充数
守时

武侠小说
铸造
凤爪·鸡
剁手
神枪手·神射手
城墙
蟋蟀
灯光秀
唐僧
揭阳
手稿

世仇
数九
熊(续)
书“福”
己亥年
灯谜
雨水
耳朵
茶博士
英歌舞·水浒戏
失眠
蒙汗药
年号
三月三
秋千
大火(续)
排座次
继位
座右铭
托梦
六一居士
芒种
雄黄酒
押题
成人礼
离婚
木屐
牡丹
龙骨水车
呵呵·哂笑
鸿蒙
大夫

巡视
上上签
蒸笼·甑
养猪

沙田
无花果
量子波动阅读·一目十行
黄鹤楼
铁券
长城
乌龙
孟姜女
司马温公
皲裂
写字
冼夫人
土地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