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锦西卫
字数: 21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周建新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02016484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24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中国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后,本书告诉我们锦州在抗战早期到底经历了什么?东北民众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义勇军是怎样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家卫国的?作者多年来沉浸在故乡经历者与各种传说中,书写出了那个时代、那代人真切的苦难与抗争。
内容简介
《锦西卫》是抗战题材非常重要的作晶,用一种向历史致敬的态度,书写了惨烈的、史诗性的抗战场景,用作品支撑了十四年抗战这个历史认识,还原了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它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简介
周建新,满族,1963年冬月生于辽宁兴城。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联部主任。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老滩》《大户人家》等八部,在《当代》《十月》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篇小说百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等选载,多次入选年度文学选本。小说多次获得辽宁文学奖,入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目录
《锦西卫》无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借兵 1 公元1931年的夏天,和往年没啥区别,一望无际的碧绿,照例铺遍辽西走廊。天风携带着渤海的清爽,如巨大的芭蕉扇,扇走了暑热,扇来了凉风,扇出一个惬意的世界。生机盎然的大地,到处奔淌着活泼的河流,进发着生长的冲动。 青纱帐连绵不断,与风一道起伏。猛然,一股白烟划在绿野之上,拖曳成漫长的白纱巾,像仙女飘过。一列蒸汽火车,“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被绿野埋住,一路吼叫,企图拱出头颅。京奉铁路就这样贯穿在辽西走廊,深藏不露。 村庄渐密,庄稼渐稀,火车在房屋与树木间,一节一节地或隐或现。车轮摩擦铁轨的“咣当”声逐次减弱,车头“哧——哧——”吐出一团又一团白雾。火车速度减慢了,千足虫般爬进连山驿车站,累得“呜呜”大叫,趴在道轨上,一动不动。 火车的末尾,是节专挂车厢,清一色的东北军。车一停,风不再从车窗灌入,满车的大小伙子,挤得车厢的温度骤然上升。尽管车厢里热气蒸腾,却不妨碍上尉军官张天一正襟危坐。直至有人提醒,到站了,他才端正帽子,系严风纪扣,大步流星,走向车门。车厢中的十几个士兵,荷枪实弹,跟随他一块儿下了车。 凉风知趣地一拥而上,抚摸这位归家的年轻人,还有跟随他的弟兄们。车站外,生长着茂盛的老槐树,知了们伏在树上,此起彼伏地吵嚷,热啊,热啊!根本不懂得辽西走廊的夏天有多么凉爽。 士兵们惬意地立在站台上,哪怕只有两个人,也要排成队,这是少帅定下的规矩。他们在张天一的身后,列成两队,齐步正行,引得上下车众多的旅客驻足观看。 本来,张天一不该在连山驿下车,这次是奉少帅张学良之命,去沈阳北大营七旅直属队履职。他是少帅贴身的警卫连长,因整日唠叨日本人有野心,少帅听烦了,嫌他多嘴,索性把他和受他影响的警卫们,都打发回沈阳,到直属队当营副。那儿离满铁守备队最近,直接和日本人打交道。 少帅念他服侍身旁,辛苦有加,格外开恩,给了一周的假,让他的弟兄们陪着他,一块儿回老家,显摆显摆,条件是吃喝拉撒所有开销,都由张天一负担。张天一喜得就差给少帅磕头了,忙给父亲张恩远拍电报,通报了回家探亲事宜,让父亲赶着大车,接他和他的弟兄们。 虽说辽西走廊里的锦西县,离北平不足千里,却是冰火两重天,北平酷暑难挨,家乡却清爽宜人。北平再热,却熬不着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少帅,少帅住的屋子有空调,出门的轿车有凉风,进剧院听京剧,包厢旁放着大冰块儿,舒服着呢,摇扇子是玩儿谱。可怜的是他们这些警卫,炎炎烈日下站岗,晒得不如吐舌头喘气的狗,挥汗如雨,却丝毫不能动。此时放他们回东北,简直是恩赐。 走出站台,张天一怔住了,父亲的身边,多了两个人。一个头戴礼帽,手拄文明棍,正笑眯眯地看他,那是县长孙国栋。另一个身穿黑色警服,腰间别着一把短枪,满脸的威严,飘移的目光,暴露了他的心不在焉,那人便是县公安局长袁凤台。 父亲满面春光,大声武气地喊,儿子,县长来接你了。 张天一放缓了脚步,他不会想到,仅仅是探亲,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县里的两个主官,为什么不辞辛苦地跑了五六十里,专程从县城所在地江家屯出发,到火车站接他? 他满腹狐疑,孙国栋当过少帅的副官,袁凤台也警卫过少帅,他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地位也比他显赫,虽说都是少帅身边的人,应该亲近一些,可再亲近,他们也是长辈,写封亲笔信,就是高看了,不该把接他的规格弄得这么高。两人不嫌五六十里的鞍马劳顿,亲自接他,肯定另有隐情。 事出反常即为妖,张天一故意将眼光散漫到四周,思忖其中的奥秘。 车站的广场,除了宽敞一些,还不如打谷场平整。几天前下了场雨,给广场留下了杂乱的马蹄印和车辙印,印里面汪着锈水。广场的尽头,歪歪斜斜地扭着几幢囤顶房子,便是连山驿的大车店了。 背着褡裢、挎着包袱、扛着麻包的旅客,三三两两走出广场,很快四散而去,整个广场一览无余。张天一没有看到接他来的马车,只见到三人背后的拴马桩上拴着十几匹膘肥体壮的马。马硕大的屁股,将火车站仅有的几间尖顶票房挤得格外渺小。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