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留英记
字数: 123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费孝通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10806942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费孝通作品精选(12种) ◎ 茧◎ 江村经济◎ 禄村农田◎ 生育制度◎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中国士绅 ◎ 留英记◎ 美国与美国人◎ 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 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 师承·补课·治学(增订本)
内容简介
费孝通关于英国的札记和随笔选编,时间跨度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作为留英归来的学者,费孝通学术思想和人生经历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与英国密切相关。这些札记和随笔广泛记录了一个非西方的知识分子对英国社会、人情、风物、政治的观察,其中不乏人类学比较的眼光。比如1946年底,费孝通应邀去英国讲学,其间,以“重返英伦”为名写下系列文章,开头的一句话“这是痛苦的,麻痹了的躯体里活着个骄傲的灵魂”,浓缩了他对二战后英帝国瓦解时刻的体察与速写。作者以有英国“essay”之风的随笔形式观察大英帝国的历史命运、英国工党的社会主义实验、工业组织的式微、英国人民精神的坚韧、乡村重建希望的萌芽,以及君主立宪、议会政治和文官制度等,尤其敏锐地洞察了英美两大帝国的世纪轮替和“美国世纪”的诞生,今日读来,尤让人叹服作者的宏阔视野和历史预见力。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云南大学燕京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荣誉奖。1981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民族与社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行行重行行》《人的研究在中国》等,群言出版社编辑出版《费孝通文集》16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费孝通全集》20卷,著作等身,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目录
雾里英伦(1945)
重访英伦(1947)
《工党一年》译者序(1947)
工党两年(1947)
英国政府的改组(1947)
传统在英国(1947)
留英记(1962)
英伦杂感(1982)
英伦曲(1986)
出版后记
摘要
雾里英伦 偶尔也常常想起伦敦:不是花草,是雾。多年没有浸染着伦敦的雾,生疏了的老友,想起了怎能不觉得若有所失? 雾到处都有。每天早上,推门出呈贡山头的默庐,东边一抹淡峰,沉拥在白蒙蒙的雾海里;望着,不免自喜:娇懒的山冈,比我还贪睡。独醒之感,有时也使人难受。伦敦的雾不是这样。去年在北美诗家谷过冬,不敢早起,早起了出门,四围在朝阳里发黄的尘雾兜着我,扼着脖子,不咳出口,会窒息;想咒诅,出不出声。若逢有事,等不得雾散了才上街,手帕按住嘴,急急忙忙,两步并作一步走,沿途有什么也不会勾留住我。不熟悉我的,不知道我鼻子有毛病的,定会笑我:岂习俗之移人哉,半年不到已涂上花旗色彩!伦敦的雾不是这样。 想起:初到伦敦,已属深秋。黄昏时节,晚雾方聚。车过海德公园,平冈野树,棱角隐约,游人憧憧往来其间,黯淡难辨。到客寓里坐定,侍女容笑相问:“伦敦怎样?”我茫然不知所答,“我见了伦敦么?”——是的,人岂能貌取,外表上修饰的不是暴发,也是轻薄。摩天的高楼,突兀的华表,给人的是威势,引起的是渺小的自卑。谁甘心当蚂蚁?尊严屈辱了,跟着的是虚妄的自大。雾里伦敦掩没着她的雄伟,是母亲的抱怀,不是情人眼角的流盼。 深藏若虚,靠了雾。不明白英国人的,也许会觉得英国人城府太深,太喜藏;一见之下,似乎有着相当距离,捉摸不定他的真相,真如我初次在雾里过海德公园一般,茫然不知怎样去描述我的印象。记着:雾并不能隔绝你和平冈野树相接触,和往来人士相交谈。等你走近时,不但隐约模糊之感顿然消失,而且,我总是这样觉得,在雾里看花,才能对每一朵花细辨它的姿态和色泽,雾把四周分散我们视线的形形色色淡淡的抹上了一层薄幕,我们对于某一事物的注意也会因之集中,假若你在雾里还是睁着眼,你有机会时不妨试试,你决不会感觉到疏远,隔膜,空虚;在你身边的会分外对你亲切。雾把我们视境分出了亲疏,把特殊的个性衬托得更是明显。你可以在清晨立在山头望着眼前起伏的山丘。靠了朝雾,不但峰峦层叠,描出了远和近,即是山上的一树一木,万里一碧的晴天所不易瞩目的,也会在雾层上端孑然入眼。黑夜所搓混的距离,雾把它分出层次岗位,强烈的阳光所拉平了的个性,雾把它筛滤出棱角姿态——会交朋友的喜欢英国人。 英国人重个性,讲作风。一个作家的文章要写到不用具名一望而知是出自谁人的手笔。一个人远远走来,不必擦眼镜,端详眉目,只要窥着一眼,步伐后影里就注定了必是某人,不可能是别人。张伯伦的洋伞绝不能提在别人手上,丘吉尔的雪茄谁衔了也没有他那股神气。英国卡通的发达,岂是偶然?Low只能生长在英国,也只有在英国能编得出Punch杂志。英国人是在雾里长大的,雾里才能欣赏个性,雾里每个人才必须讲究作风,喜好雾的人才能明白英国人。 雾叫人着重眼前,这是不错的,很少英国人高谈多年计划,隔着一层雾,你有什么兴致去辩论10尺以外的天地?有雾的天气,地面也不会干燥,滑溜溜的,看得太远,忘了鞋底,一脚高,一脚低,不翻身就得说是侥幸。眼前的现实是每一个雾里走动的人所不能不关心的。英国人是短见的么?不然。在黑夜里摸路的人,失足跌人深沟里,会爬不起来,我们怪不得他,他看不见深沟,跌下去不是他错;雾不是黑夜,每进一步,眼前展开了一层新的现实世界,每步都踏得实,当他举步前进,过去的渺茫已经化为具体,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世界,如果出事,怪不得别人。走惯了雾路的人,对于前途有的是警觉和小心,决不能是虚妄。拿破仑,希特勒不会是英国人。大英帝国是几百年雾里积成的版图,若是要瓦解,也不会在丘吉尔一人手上。英国的民主可以保留皇帝,英国人民可以跟着主教在十字架前祈祷前线胜利。说是保守罢,当然。他们的回答是:没有必要,何必更张?大学生上课还要披道袍,多麻烦?可是披着的道袍并不挡着显微镜,并不遮住耳目,听不清教师的宏论,何必一定要连袖子都卷起,烧了道袍才甘心呢?雾里长大的人,不怕改变,可是明白改变也有多余乏味的时候,保守不一定是顽固,死硬;进步也不一定是时髦年轻。 雾里行路的人才明白可靠的只有自己,你踯躅在艰难的道上,举目是白漫漫的一片,也许朋友并不远,可是你不能拿稳了说在你困难和危急的时候,一定有人能看见你的失足,听见你的呼援;更说不定,咫尺之间就有等待着你的敌人。英国的国运的确不是个骄子。小小的孤岛,四面是恶浪汹涌的海洋,和大陆相隔不过14英里,可是这遥遥可望的海峡,却是天下稀有的险道。岛上的生存倚于海外的供给,他们的安全也就寄托在这多事的水面。若是英伦已经很久没有被侵,那不全是靠了盟友的代守代攻。每次有战争总有一个援军不及,自力撑住的危期。靠自己,靠自己;处危能安,履险为夷,从容沉着的劲,我不知道多少是在雾里养成的。 笼罩在雾里的英伦,雾不消,英国人的性格大概也不会变。你要认识他们,你得在雾里走走。 我曾问过昆明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