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年

中年

  • 字数: 4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 出版日期: 2004-01-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4782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28
  • 出版年份: 2004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美国当代重量级女作家欧茨的全景式创作,一组中年男女的爱恨情仇。 一部必须要看的长篇小说。 《中年》描写一群中年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道德观念的不断更新后,青年时代的追求和信奉的东西,结下了或甜美或苦涩的果实。如今,这群韶华已逝的中年男女不甘寂寞,不避风险,又要开始创造自己新的生活。这是欧茨的激情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文学大师欧茨近期新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包括十三个惊心动魄又惊彩绝妙的故事,通过这十三个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幽暗和深邃。诚如《书单》杂志评论所言:“欧茨是极少数同时精通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技艺的作家,她已经出版了十几部短篇小说集,并持续为短篇小说这种体裁注入新的力量。”
作者简介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生于1938年,美国当代重要作家。多届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 创作力极为旺盛,以多产而闻名,自处女作短篇小说集《北门畔》(1963)问世以来,迄今已出版100余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诗集、剧本和文学评论等。代表作有《他们》(1969)、《黑水》(1992)、《大瀑布》(2004)等。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1970)、欧·亨利短篇小说奖(1967、1973)、世界奇幻奖(2011)等。
目录
前言
序:七月四日
第一部 如果你抓住我
活着的人……
老磨坊路:洞穴
岩间圣母
比赛
再见!
第二部 ……我不会从你手里逃走
黑暗降临
老磨坊路:变革
戴红色贝雷帽的小姑娘
亲爱的死老爸
失踪的人
第三部 后来的事情
梦中的野兽
老磨坊路:袭击
芭蕾舞
情侣之夜,爱的絮语
回家
摘要
     活着的人…… 1 死亡怎样走进你的生活。电话铃响了。 也许你还在等亚当·贝伦德的电话。听见急促的铃声你迷惑不解,心狂跳不止。一个陌生人说出亚当·贝伦德的名字。你急不可耐,充满希望地回答。 “我是玛丽娜·特罗伊。什么……什么?” 还没来得及害怕。恐惧像一块狭长的冰直刺心窝。 2 后来她才知道,送来亚当·贝伦德死讯的人是斯维特。 这个姓很难听,对吗?不过孩子的名字萨曼莎很美。 斯维特像蒺藜一样“粘”在玛丽娜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斯维特,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儿,而她历来认为自己是一个永远不会陷入“怪圈儿”的女人。她是一个很有理智的、聪明的、不容易动感情的人,可是“斯维特”像令人窒息的、散发着柏油味的死亡,盘踞在她的脑海里。斯维特,斯维特,亚当死后的那几个夜晚,这个名字不停地在她的睡梦中萦绕盘桓。她抽泣着,发疯似的想:“如果我和他在那条船上,亚当绝不会死!” 玛丽娜·特罗伊痛不欲生,很快就相信了这个事实。 3 当地电视台的新闻!亚当如果看到关于他的这条报道,一定十分尴尬,即使暗中多多少少有点骄傲。 行善的人①,亚当·贝伦德。哈得孙一盐山的居民。七月四日的事故。哈得孙河。救了一个八岁的孩子。屏幕上出现亚当的脸。那只瞎了的眼睛眯缝着,脸上挂着微笑。大大的脑袋好像黏土雕塑出来的粗糙的头像。头像在电视屏幕上一闪而过,便切换出年轻的斯维特夫妇——被救孩子的父母。斯维特。哈罗德和贾尼斯。琼斯角的居民。因为这场事故而身心交瘁。这一场悲剧中的人物。非常难过。满怀感激之情。感谢那位为了救他们的女儿,勇敢献身的人——我们的“行善的人”。我们为亚当·贝伦德祈祷。我们希望和他的家人,和他幸存的家人,取得联系。希望……玛丽娜十分厌恶地关掉电视机。 她无法忍受这些陈词滥调——把亚当称做“行善的人”;也无法忍受斯维特夫妇那些表达感激之情的套话。他们年轻平庸得令人失望,面对麦克风结结巴巴,一脸茫然。 “算了。必须学会忍受,忍受更多的痛苦。” 她是成年人。她知道失败,死亡。她不是一个天真的、只会自怜自艾的人。 她母亲长年卧病在床,父亲三年前去世,那年七十九岁。所以玛丽娜知道生命意味着什么。人们谈滥了的话题,到时候都会变成令人心痛的现实。只要你活着,什么事最终都会轮到你头上。人到中年,你便明白了这个道理。玛丽娜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她并没有感到特别震惊。他的死不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父亲患了癌症,手术之后,做了几个月的化疗。他的生命就像慢慢消失的天光,从黄昏终于变成一片黑暗。死亡降临。 和亚当的死不一样。 “亚当,真该死!为什么这样?” 她努力回忆最后一次和他说话的情景。闭着一双眼睛,用手掌搓着脸——那是亚当的脸! 琼斯角医疗中心的大夫给玛丽娜·特罗伊开了镇静药。(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得了歇斯底里症?没有了平日的尊严,垮了下来?) 第二天早晨,她从床上爬起来。那床宛如一座坟墓。卧室在珍珠北街那幢房子的顶层,亚当一直满怀柔情地把这幢房子叫做“故事书斋”。似乎玛丽娜·特罗伊是一个需要营救的“书虫”。(由他来营救?)她身穿散发着汗味儿的睡衣,一条带子从肩膀上滑落下来。她打开窗户。必须呼吸!必须呼吸!有一些事情的残酷和不公平让她烦恼。那是些什么事儿?我们最后一次说话的情形?我不知道。要是知道就好了。她好像喝醉了酒,站立不稳,天花板仿佛在倾斜。淡紫色的壁纸上,百合花图案倒是很好看。教堂响起钟声,又和斯维特这个名字混合到一起。斯维特,斯维特在她脑海里不停地回荡。 P19-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