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 字数: 37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伟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162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作者权威。刘伟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本书是他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作出的新的探索。 2.逻辑结构统一。本书的七章内容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孤立的问题阐释。 3.突出强调每一个问题的新时代中国特殊性。本书始终围绕这种特殊性展开分析,而不是一般性的教科书式的论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为指导,从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开始,考察了其特点、需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价值取向。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炼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并分别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分配制度、宏观增长、长期发展、对外开放等五个基本方面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本书在思想上突出强调每一个问题的新时代中国特殊性,并紧紧围绕这种特殊性展开分析,是作者在多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做出的新的探索。本书适宜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各级党校以及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目录
第一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据、原则和方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伟大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基础:政治经济学以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研究的客体和根据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及特征:研究对象、使命和方法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价值立场和基本逻辑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历史发展方位
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制度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体制目标导向
第二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价值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实践
一、政治经济学必须讨论价值理论并使之成为全部理论的基石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特色:从古典到科学的变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三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突破的根本性难题: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源配置机制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市场机制如何结合
二、西方正统经济学的教条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潮
三、中国改革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创造性探索和贡献
四、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
第四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收入分配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与收入分配方式的演变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提出及其特点
二、社会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理论的探索进程
三、中国所有制改革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
四、中国所有制改革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
五、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六、收入差距扩大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七、调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政策要求
八、主要结论
第五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问题:需求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宏观经济分析与GDP核算
二、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三、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经济失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发展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一、中国经济发展达到的水平及比较
二、新时代中国经济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
三、经济增长中的历史局限与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第七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放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
一、经济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一带一路”的提出
二、全球化的历史演进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发展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四、金融危机后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转型
五、“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范式重构
六、国内国际双循环与新发展格局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