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 字数: 369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万文斌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743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汤显祖是有明一代伟大的戏剧家,也是有名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在晚明至清初转型期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人物,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甚至思想史都值得进行全方位综合研究。长期以来,汤显祖戏剧的成就遮蔽了他作为一个大诗人和文学理论家的光辉,也遮蔽了作为一位在晚明至清初历史文化思潮转型期,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的思想光芒。
故研究汤显祖的诗学思想及其在文学目前的重要地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汤显祖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汤学研究还有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书以广义诗学的视角来研究汤显祖诗学理论的主要内核。主要包括:汤显祖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汤显祖诗学的哲学基础;汤显祖诗学理念本体论;汤显祖的历史诗学观和诗歌主体论;汤显祖的诗歌创作论和诗歌美感论;汤显祖尺牍创作的美学内涵;“临川四梦”的接受研究等。
目录
上编
第一章汤显祖诗学概要
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简介与学术大要
第二节汤显祖研究综述
第三节文学史的视角及本书的研究视点
第四节汤显祖诗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汤显祖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历史的镜像——从明朝文人的心态演变看汤显祖的思想发展
第二节明初至中期诗学的嬗变及其对汤显祖诗学的影响
第三节汤显祖独特的成长环境、经历及其独特的创作呈现
第三章汤显祖诗学思想之哲学基础
第一节汤显祖之思想传承
第二节道佛合一——汤显祖诗学中“心学”思想的独特显现
第四章汤显祖诗学理论构建之一——汤显祖的“情感论”
第一节古代诗学“情感论”之流变
第二节汤显祖“情感论”的成因与美学内涵
第三节汤显祖“情感论”对明清戏曲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汤显祖“情感论”中存在的思想矛盾与困惑
第五章汤显祖诗学理论建构之二——“情”“理”辩证
第一节“情”“理”关系
第二节诗歌的“情至”观念
第六章汤显祖的诗学理论建构之三
第一节汤显祖的历史诗学观
第二节汤显祖的诗歌主体论
第七章汤显祖的诗学理论建构之四
第一节汤显祖的诗歌创作论
第二节汤显祖的诗歌美感论
下编
第八章汤显祖的诗歌及小品创作
第一节汤显祖诗歌创作之大略
第二节汤显祖诗歌各体裁的考察
第三节简论汤显祖的小品创作
第九章汤显祖的尺牍创作——与袁宏道尺牍之比较
第一节“真”的统一
第二节“真”的分别
第十章“临川四梦”在明清时期的接受
第一节“临川四梦”接受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临川四梦”读者接受的具体展开
第三节“临川四梦”的批评接受
第四节“临川四梦”影响下的传奇剧作
第五节“临川四梦”接受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
第十一章汤显祖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潘金莲之对比——晚明文学的两种情欲诉求
第一节晚明时代——两部巨著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被唤醒的情欲
第三节失衡的情欲
第十二章汤显祖《牡丹亭》原著与英译著差异比较
第一节原著与英译著存在差异的原因
第二节原著与英译著语言风格的差异
第三节原著与英译著语义层面的差异
第四节原著与英译著人物形象的差异
第五节原著与英译著思想主题的差异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