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圣入侵 菲利普·迪克的一生

神圣入侵 菲利普·迪克的一生

  • 字数: 3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美)劳伦斯·萨廷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364978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令读者了解到菲利普·迪克无与伦比的一生,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张在其作品中游历的精准地图。
内容简介
本书是菲利普·迪克最为正统的传记,以时间为线索,将迪克的一生划分成十二个章节。本书于1989年即迪克去世后第七年首次出版。劳伦斯·萨廷为写作本书,亲自寻访了百位迪克的亲朋好友,包括其几任妻子、各时期的挚友和责任编辑等,获得了大量有关迪克的一手资料,书中所引用的信息则均来自迪克的手稿、信件、遗产档案材料和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的特殊馆藏。
作者简介
劳伦斯·萨廷,美国传记作家,1951年生。著有《神圣入侵——菲利普·迪克的一生》《杰克和罗谢尔:爱与反抗的大屠杀故事》《明信片回忆录》《万物变化:佛教西传两千年史》等作品。
目录
引言1
1 
这尘世之烦恼(1928年12月-1929年1月) 19
2
成年及眩晕发作(1929年-1944年) 37
3
快进到“真实”世界,又或,菲尔开始严肃地跟宇宙对照笔记(1944年-1950年)83
4
终于成了一名真正的作家,菲尔在科幻贫民窟里找到人生真相,并打算从中冲出来——结果恰在其中写出了他优选的作品(因而困惑)(1950年-1958年)121
5
菲尔陷入热恋,成了乡下正经人,开始写伟大著作,并有了第三次“精神崩溃”(爱是能让人跌下去的无底洞)(1958年-1963年)181
6
菲尔的婚姻模仿“现实”,开始在缝隙处瓦解;天空景象激发他创作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入侵地球故事;跟乡下豪宅再见,菲尔搬到东奥克兰(Gak!1),人变古怪了,还找了个新老婆(1963年-1965年)223
7
新的开始,平静的生活,接着,所有东西再次垮掉——而菲尔没法找到那称手的尤比克喷雾剂让这一切连贯起来(1965年-1970年)271
8
暗夜之魂,黑发女孩,《暗黑扫描仪》——当然了,黎明前往往是最黑暗的时刻,如果像菲利普·迪克诡异小说那样,麻烦就大了,别忘了这点(1970年-1972年)313
9
在异乡考虑自杀,但菲尔决定自下而上开始新生活,断绝对安非他命的欲望,在奥兰治郡找到新老婆,为毒品文化写了一本经典悲剧,得出真实“令人惊异地简单”之结论,与此同时,生活再次翻江倒海(1972年-1974年)347
10
奇迹之年:富含信息的粉红光束,救了克里斯托弗一命,黑铁监狱与棕榈树花园相互叠加,终极无限价值的宏抽象——谁知道这见鬼的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菲尔也不知道,甚至以夜梦映射、以天书解释也不行(1974年2月-1975年2月)385
11
“2-3-74”结出《神圣秘密》之果,菲尔夜夜变化新理论,寻思该死的诸多元抽象——他到底还能不能找到应得的真爱(谁不想呢?),与此同时,他(有时)开始发现有些像是幸福的事(1975年-1978年)433
12
挣大钱,住舒适公寓,第一次由纽约出版社出版主流文学,好莱坞叫人眼花缭乱连连惊呼的《银翼杀手》——但这些,对于哭喊着要得到救赎、顽固不明朗的现实世界,接近不够,一点儿也不够;但菲尔心里清楚,时间所剩无几(1979年-1982年)481
创作编年纵览537
菲利普·迪克中短篇小说全览589
摘要
     菲利普·迪克始终是美国文学的隐秘宝藏,因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基于类型文学——科幻——而创作,一直以来几乎难以被严肃地对待。你怎么可能在写火箭飞船的同时写出严肃文学,不是吗?身形巨大的白鲸①可以成为文学符号,但来自木卫三的黏菌却不行。 菲尔利用科幻类型的垃圾素材——长触角的外星人、或然世界、咋咋呼呼的高科技小装置——编织了出自美国人之手、二十世纪拥有创见的小说。欧洲和日本广泛认可菲尔是我们最富原创性的小说家之一,结束——让科幻或主流文学的标签见鬼去吧! 可不知为何,在他的本土,菲尔的书仍被摆在妓院②之中。 问题在于,菲尔很优秀的作品——《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1962)、《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火星时间穿越》(Martian Time-Slip,1960)、《尤比克》、《暗黑扫描仪》(A Scanner Darkly,1977),以及《神圣秘密》(Valis,1981),如果非要把它们归类的话,全都会被归在科幻类目之下。 然而,科幻,会让大多数头脑严肃的美国人对之讪笑:衬衫破破烂烂、胸肌发达的家伙挥舞射线枪,虫眼怪物(BEMs)折磨身穿黄铜胸罩的少女——这些发生在“未来新世界”之中的故事,会让你想起沉闷的B级片,玩具城市的上空飞过挂在细线上的飞碟;或是儿时看的连环漫画中呆头呆脑的超级英雄。 既然提到孩子,一个显而易见却并未得到证实的事实是:大部分科幻读者——以及作家(包括菲利普·迪克在内),都是在高中毕业前成为科幻迷的。要是一种类型小说很难吸引已经成家立业的读者,你该如何看待它呢? 厌倦了讪笑的科幻读者指出,有些上层领域中被官方认定的经典作品也属于科幻,比如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因为,从已假定好的社会革新再进一步推断,自然可以得到一个或然世界。他们还宣称,埃德加·爱伦·坡是现代科幻奠基者——比法国人儒勒·凡尔纳还要早四十年——论点立足于坡的某些短篇小说,比如《弗德马先生案例的真相》(The Facts in the Case of M. Valdemar, 1845)和《故弄玄虚》(The Mystification,1837)。他们想起了可以引以为傲的英国科幻传统,因为那儿的作品出自得到广泛认可的上层领域的作家,例如H.G.威尔斯、阿道司·赫胥黎、C.S.刘易斯、乔治·奥威尔、金斯利·阿米斯、安东尼·伯吉斯、科林·威尔逊,以及多丽丝·莱辛。 不过,大多数美国科幻爱好者对这种充满自我折磨的学术上的歉意嗤之以鼻。见鬼,他们对什么是科幻清楚得很,也明白它从哪里诞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