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常识·人

常识·人

  • 字数: 1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克敬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95193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是“木匠”吴克敬人生的感悟,经历的告白。书里既有佛陀的慈悲,又有阳光的温暖,他的文字就像从深深的井里提一桶清泠的水上来,痛饮一番,甘甜甘甜——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克敬近期新散文力作,从生活要有知识更要有常识的角度,把自己的人生智慧和感悟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展现了实力散文家的深厚功力和水平。文集收录作者五十余篇散文,分别从父母、夫妻、兄弟、姐妹、朋友、师长等角度,写出日常生活中的独特智慧与感受。语言朴实,表达深切,对日常琐事的描写精准传神。
作者简介
吴克敬,著名作家。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长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已出版小说、散文集等共四十五部。先后荣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卷一做对的父母001
做对的父母002
我与神仙008
在父亲眼里013
跪草017
毛练子021
想起老饭店027
心疼的母教033
伤心的父教037
婚育040
卷二做对的夫妻049
做对的夫妻050
科学稀饭056
甭熬咧,睡061
唠叨066
……
摘要
     做对的父母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结局;父母的终点,就是孩子的起点。有一次参加女儿的高中家长会,听女儿的班主任老师脱口说出这句话来,对我的触动特别大,便记了下来,至今过去了十多个年头,依然记得。这话让我洞然觉醒,孩子的成长,做一对对的父母亲,是再重要不过了。 问题就在这里,今天的我们,还会做父母吗? 做对的父母,从古至今都是国人强调的重点,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古人为此曾总结,做父母对子女有“七不责”的说法。其一,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孩子也是人,具有独立的人格,也有自尊心,常常在公众视线下被责备的孩子,不仅不能反思错误,性格也容易变得胆小懦弱,对人缺乏信任,产生自卑感。其二,愧悔不责:就是说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且感到惭愧和后悔了,那么此时父母应该停止继续责备孩子。本来批评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反思错误,过度指责会让孩子抗挫折能力下降。其三,暮夜不责: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如果此时责备了孩子,他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长此以往,对身心都有伤害。其四,饮食不责:正在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如果父母习惯一到吃饭就数落孩子的不是,容易导致孩子心理上惧怕和父母吃饭,或者形成吃饭的时候很难和别人说话的性格。同时,吃饭时的负面情绪,会影响消化功能。其五,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情绪大起大落对人的身体伤害甚至远远超过一次普通不愉快的经历。在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如果不是很急的原则性错误,可以过一会儿再指正他。其六,悲忧不责:孩子忧心忡忡或者特别悲伤的时候,不要责备他。此时人的负面情绪占主导,容易使责备演变为争吵,得不偿失,优选先表现对孩子的关切,然后再说自己认为不妥的事。其七,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时人体因为生理的痛苦心理也很脆弱。如果受到严厉的责备和埋怨,病情有可能会拖延甚至加重。让孩子心情好一点,早点扛过病再说,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 古人的这个总结太重要了,非常准确地切中了今天为人父母的要害。许多家庭悲剧,就是因为不知道,也不懂得为人父母的基本要诀,而导致的。 典型如一位上海市的母亲,驾驶着一辆高档小车,在车来车往的高架桥上行驶着,却突然停车在车流中,拉开车门,转~LJd,车后座那里,手指后座上的儿子,大骂不已。她倒是骂了个痛快,可她骂过了,悻悻然去了前门,坐在驾驶座发动小车要走的时候,她的儿子却突然拉开车后门,并迅速地跑向高架桥一侧,纵身一跃,跳下桥……悲剧发生后,那位母亲想来一定是痛不欲生的。然而有什么办法呢,大概只有终生悔恨了。 这样的例子,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几乎每日都能看到,在电视上或在微信上。那位上海母亲的事情,我就是在电视上看到的。相信许多中国的父母,也都看到了。看到了有什么思考呢?能开悟自己,使自己做对的父母吗? 古人的智慧于此有着多么令人警醒的现实意义啊! 这也就是说,做对的父母很重要,做对的子女亦十分重要。古人为此又提出了子女“五不怨”的总结。其一,不怨父母能力:树木琅林有高低,人间事事都不齐。没有人是万能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经是天下最值得尊敬的人。有人却抱怨父母没能给自己期望的平台,以怨报德,违背的是最基本的孝道。其二,不怨父母哕唆:父母生活的年代与今天大不相同,两代人在认知和习惯方面,难免存在代沟。但不论如何要清楚,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去哕唆你。其三,不怨父母埋怨:父母的埋怨,或许是他们在生活中不如意,或许他们在工作上辛苦,又或许只是希望你不要走他们的老路。父母慢慢变老,能够偶尔埋怨的人,除了子女,别无他人了。其四,不怨父母迟缓:小时候,父母关切着我们的一切合理需求,用超群的行动力带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的父母渐渐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富有活力。这时,千万别嫌弃父母行动迟缓,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等等他们,听听他们教我们走路时的故事。其五,不怨父母生病:天下父母一个样,只要孩子生病,不管多忙,天气多恶劣,白天还是晚上,他们是最着急的人。如今生命的轮回滚了几十年,他们的身体开始脆弱不堪,需要你的照顾,正如几十年前,他们在高烧不退的我们床前守候一样。 我家的旧宅中堂,曾经有这么一副对联:“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我小的时候,父亲就耐心地给我讲说了对联的大意。世上最善良的莫过父母,而最孝顺的则必须是子女。 偶然间,信手翻看清朝学者山阴金的《格言联璧》,蓦然又看到了这副对联,这才知道我家老宅中堂对联的出处。因此把《格言联璧》认真地翻看了,发现书中所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真是太精彩了,情给理明,垂人良范,堪称成人的宝筏,希圣希贤的阶梯。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