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历史的变量——海洋视角下的中国历史
字数: 36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者: 李峰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1438927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也是中国国运的一个分水岭,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让从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却也让中国在与西方的碰撞中一步步失去文明优势。这一关键的历史变量就在于——海洋。
“财富来自海上,危险亦来自海上。郑和这一诊断竟成为之后中国近500年历史命数的谶语。向陆还是向海,成为当时中国面临的两个战略选择。郑和下西洋后500年的中国历史,因为这种选择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本书是以海洋与海权的视角来讲述中国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一些领域的观察和研究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历史上,中国航海的发展印证了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呈现出海洋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内容涵盖从春秋时期到元代的中国航海简史,郑和下西洋,明代中葡、中荷的兵戎试探交锋,明万历年间抗日援朝,明清海禁,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北洋舰队的建设及甲午海战。这也成为观照公元1500年以后,中国历史演进的最为关键的一条脉络。
不妨试想,设若当年中国选择了海洋,中华文明当今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作者简介
李峰,历史纪实作品畅销作家,湖北省作协会员,居住武汉。在文史及军事领域研究颇有造诣。出版有《决战朝鲜》《中国海魂》《空中骑兵营》《出巢狐狸》《决战长空》等书。
目录
第一章中国人的海/1
拥抱蔚蓝的海风/3
扬帆!中国人来了!/9
去,下西洋!/13
男子汉中的男子汉!到了非洲!到了红海!/20
第二章西方海军在崛起/29
海水里流淌的都是黄金!/30
仗剑经商,为钱航海/32
航海家亨利/41
中国丢了门户满剌加/44
号炮震广州/48
澳门怎样丢的?/51
啥叫坚船利炮?/54
西方海军在崛起/61
被打傻了/64
郑成功收复台湾/68
第三章大难临头/73
英吉利红毛上岸抢猪/74
放眼向洋看西方,崇祯也像大帝!/76
片板不许下海,大倒退!/83
马戛尔尼爵爷就是不磕头!/92
也确实是间谍/111
想搞垮一个国家吗?卖他鸦片!/116
他叫林则徐,中国人的英雄!/135
啊,虎门!/140
真被打惨了!/148
八旗子弟/151
一败涂地/159
睡狮终醒!/177
第四章大将西征/181
真疼了,难忘的圆明园/182
图强,中兴三大名臣/189
卫新疆还是守沿海?/200
夺回了新疆!大胜!/203
中国海军在战斗!/210
中法剑拔弩张/212
马江,马江,跟战舰共存亡!/214
大捷镇南关/220
第五章一衣带水/227
北洋龙旗舰队/228
饥渴的旭日/235
日本遣唐使/239
蒙古人遇上神风/248
中朝日大战/260
日本闭关锁国/270
第六章落日旌旗/277
啊,难忘的兰学!/278
黑船到日本/280
倒幕/283
明治维新/286
一间破屋/293
从上到下都搞钱/298
虚骄/303
野心与暗战/307
丢了琉球/317
第一仗就输了/322
五千年一哭悲海殇/326
国破山河在/346
中国人的风骨/353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359
后记:明天的星辰大海/361
摘要
公元1405年至1433年,在波涛汹涌的南中国海和辽阔浩瀚的印度洋,一支庞大的中国帆桨舰队连绵百里,28年间7次劈波斩浪远航上万海里,最远曾远航至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并很可能到达过澳大利亚,甚至许多外国学者认为还曾到达过美洲,给当时的南海和印度洋、非洲沿岸30多个国家带去了中国人民的友谊和优选文明,今天中国海军去护航的亚丁湾水域,这支舰队在600年前已犁水巡航,今天中国海军一次驱散几十名海盗就可以上报纸头条,而600年前,这支中国舰队在印度洋一次就剿灭过5000名海盗,甚至登陆捣毁了海盗老巢。这支舰队的统帅是中国历史上和太史公司马迁一样伟大的男人。这位被许多国外海洋史专家称为“世界海洋第一人”的中国海上统帅,就是至今被南洋人民尊称为“三宝太监”的有名航海家郑和。他的航海生涯就是中国历史上传奇性的“郑和七下西洋”。 当时,郑和所率领中国舰队每次出航舰船的数量平均在250艘以上,今天,中国海军的所有远洋主战舰艇加在一起还达不到这个数字,郑和七下西洋的载员数优选曾达40000人以上,每次至少均在27000人,即使它的大力度优惠出航人数,也相当于今天5艘美国海军不错大的10万吨级“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全部乘员数总和,或等于运载一个满员的海军陆战重型师外加一个海军陆战运征旅的美国巨型两栖登陆作战编队成员数总和! 郑和船队中优选的宝船长44丈4尺,宽18尺,是当时世界上优选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分4层,船上9桅12帆,锚重数千斤,需要200名壮汉一起用力才能启航!《明史·兵志》记载:“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这种在15世纪初即可容千名水手和乘员的宝船是人类农业文明航海技术的巅峰之作,它的工艺之复杂精巧,以致今人聚集大批技术专家和科学家仍无法接近复制宝船。船舶专家估算,这种宝船排水量在2000吨以上,甚至很可能高达5000吨,载重量则在1000吨以上。 而除宝船之外,这支纵横大海28年的中国舰队,还拥有大批37丈长的马船驮载骑兵战马,28丈长的粮船供应舰队补给,24丈长的坐船运载登陆步兵,18丈长的战船专职海上作战。毫无疑问,这在当时是一支世界海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匹敌的,无可争议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舰队,这是一支真正的无敌舰队。它的实力之强,以致舰队运载的登陆部队,可以随意打垮它所遇到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全部正规军! 而与之相比,60年后,1492年从西班牙启航的哥伦布船队仅有3只船,水手90人。哥伦布的旗舰“圣·玛利亚”号,长度只有80多尺,排水量233吨。1497年,开辟了欧洲至印度洋航线。达·伽马的旗舰“圣·加布利尔”号较大,但也只有400吨。而1519年出航的绕过南美、横渡太平洋的麦哲伦船队也只有5只船,乘员280人,麦哲伦的旗舰“特立尼达”号仅有110吨,毫无疑问,那只早已在泉州港里静静腐烂掉了的中国舰队,在它消失在海洋上100年后,仍是全世界毋庸置疑的海上王者,东西方仍然没有任何一支舰队,能与之相比。18世纪的恩格斯说,现代化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而扬帆西洋的郑和舰队可称得上15世纪前中华民族7000年探险精神航海经验、航海知识和航海技术的很好结晶,没有中华民族几干年探险精神和航海文明的积淀,15世纪的海洋上,是不可能有这样一支凝聚了人类农业文明精华的伟大舰队7次扬帆远航上万海里的。只有了解了中华文明辉煌的航海史,才能真正理解郑和舰队的强大。 拥抱蔚蓝的海风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刻木为舟,剡木为楫”,从而拉开了中华民族利用原始舟筏在海上航行的序幕。1973-197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浙江河姆渡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遗存物中有6支用整块木板制成的木桨,和一具夹炭黑陶质的独木舟模型,经测定是7000年前的遗物。这证明了中国沿海先民当时已经掌握原始的造船技术,而在山东省胶州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大量的海鱼骨骼和成堆的鱼鳞。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