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山地土壤酸化阻控和修复探索与实践

山地土壤酸化阻控和修复探索与实践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邓小华 等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6500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了前人研究与项目研究成果,分为山地土壤酸化问题、山地土壤pH失调特征与机制、土壤pH与烤烟生产、酸化土壤的无机阻控与修复、酸化土壤的综合阻控与修复、耕层重构改良与培肥酸性土壤、湘西烟区酸化土壤阻控和修复技术集成研究实践等七章。书的撰写得到了湖南省烟草公司、湘西自治州烟草公司领导与专家的支持和帮助。
目录
第一章 山地土壤酸化问题
第一节 土壤酸化原因及危害
一、土壤酸化机理
二、土壤酸化成因
三、土壤酸化现状
四、土壤酸化危害
第二节 湘西植烟土壤pH时空变异和分布特征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湘西植烟土壤pH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四节 湘西植烟土壤pH和主要养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五节 湘西植烟土壤pH和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其相关关系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山地土壤pH失调特征与机制
第一节 山地土壤酸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山地土壤养分和酸度垂直分布特征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典型山地土壤酸碱缓冲特性及影响因素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四节 湘西烟区植烟土壤pH变化速率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五节 山地植烟土壤pH失调原因与机制分析
一、旱地土壤淋溶强导致碱性盐基大量流失,是造成土壤酸化的根本原因
二、传统农业措施缺失导致土壤养分失衡,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三、大量施用化肥是造成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
四、长期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失调,是加剧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 土壤pH与烤烟生产
第一节 土壤pH与烤烟生长
一、土壤pH与烤烟根系生长发育
二、土壤pH与烤烟生长和干物质积累
三、土壤pH与烟草叶片组织结构
四、土壤pH与烤烟养分吸收和矿质元素含量
五、土壤pH与烤烟生理生化特性
第二节 土壤pH与烟叶质量
一、土壤pH与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
二、土壤pH与烟叶致香物质
三、土壤pH与烟叶感观质量
四、土壤pH与烟叶外观质量及“灰色烟叶”
五、土壤pH与烟叶焦油量及烟叶重金属
第三节 溶液pH对烟草苗期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四节 土壤pH对烟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第五节 湘西植烟土壤pH与烟叶质量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六节 湘西烟区植烟土壤适宜pH阈值
一、文献研究
二、阈值确定
第四章 酸化土壤的无机阻控和修复
第一节 酸性土壤无机改良技术
一、酸性土壤无机改良剂
二、酸性土壤无机修复技术
第二节 不同酸性土壤的生石灰理论用量模型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酸性土壤调控的改良剂用量模型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四节 酸性植烟土壤对施用改良剂的动态响应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五节 酸性植烟土壤施用改良剂的修复效应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六节 施用改良剂对酸性土壤pH和烤烟的效应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七节 改良剂种类和施用量及时间对酸性土壤的修复效应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酸化土壤的综合阻控和修复
第一节 酸化土壤的综合阻控和修复
一、酸化土壤的有机改良与修复技术
二、酸化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三、酸性土壤的生物质炭改良与修复
四、酸化土壤综合调控技术
第二节 石灰+绿肥+生物肥对土壤酸度和酶活性修复效应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无机、有机协同改良酸性土壤的理化性状动态变化
一、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四节 石灰+绿肥+生物肥修复酸化土壤的效应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