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喀斯特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

喀斯特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

  • 字数: 22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李莉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607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草地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牧草成为石漠化治理的先锋植物和主要植物,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本书以连续30多年的田间草地试验为基础,辅以温室试验和实验室分析,在喀斯特草地成因背景下,从系统、群落、种群和分子水平全面探索喀斯特草地稳定性机理,论述了天然灌草丛动态变化、豆科禾本科混播群落不对称竞争与共存、多年生豆科牧草密度自梳规律和人工草地多样性与稳定性,并提出了利于草地稳定持久的草地家畜系统系列指标体系,其成果与方法对丰富生态学草地群落稳定理论和指导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本书可供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从事生态建设与修复的管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概论1
第一节西南喀斯特地貌与石漠化现状1
一、西南喀斯特地貌1
二、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状2
第二节喀斯特地区草地资源及其地位与作用3
一、喀斯特地区草地资源3
二、喀斯特地区草地的作用4
第三节草地群落稳定性的意义6
一、生态学理论意义7
二、生产实践意义7
第四节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进展与方法8
一、草地-家畜的交互影响9
二、施肥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9
三、草地群落种间相容性与竞争共存10
四、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13
五、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与方法15
第二章喀斯特天然草地稳定性18
第一节喀斯特天然草地类型特点与成因18
一、天然草地类型18
二、天然草地特点18
三、贵州天然草地成因19
四、天然草地群落稳定性分析21
第二节天然草地生态服务功能——以贵州为例22
一、贵州省天然草地生态服务功能基准单价与订正22
二、贵州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估算24
三、贵州省天然草地主要功能评价25
第三节喀斯特天然草地植被动态变化25
一、草地植被变化26
二、草地植被波动率变化27
三、产草量变化动态28
四、喀斯特草地变化趋势分析评价29
第四节喀斯特草地常见饲用植物构成与营养成分29
一、常见饲用植物种类构成30
二、常见饲用植物营养成分33
三、常见饲用植物评价与稳定性分析34
第三章喀斯特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36
第一节喀斯特人工草地类型与特点36
一、人工草地类型36
二、人工草地特点36
第二节喀斯特山区草地建植分区及其主推牧草选择——以贵州省为例37
一、贵州草地建植分区因素分析37
二、分区及其主推牧草38
第三节较为性三叶草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39
一、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40
二、产量时间动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41
三、牧草种群生产力与时间变异性44
四、混播组合群落组分时间动态及产量45
第四节红三叶混播草地群落对长期适度放牧的响应46
一、红三叶混播群落地上总生物量动态变化47
二、红三叶混播群落各组分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48
三、红三叶混播群落20年后群落物种构成50
四、红三叶与禾草种间相容性分析52
五、牧草适应性与竞争策略分析52
六、红三叶混播群落的时间尺度53
第五节白三叶与不同禾草较为性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54
一、白三叶混播群落产量的动态变化54
二、白三叶混播群落中种群比例与生物量的动态变化56
三、白三叶群落杂草侵入量与群落抵抗力分析58
四、白三叶群落种间相容性与竞争共存分析58
五、较为性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的研究方法59
第六节百年足球运动场白三叶草坪群落稳定性60
一、较为性白三叶草坪的群落特性60
二、建植100年的白三叶形态学特性分析61
三、建植100年的白三叶遗传多样性分析62
第四章草地利用制度与群落稳定性64
第一节土地不同利用方式植被组分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64
一、研究方法与试验设计64
二、土地不同利用方式对盖度、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65
三、土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67
四、土壤养分与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68
第二节草地基本利用方式对草地稳定性的影响69
一、放牧对草地的影响70
二、刈割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70
第三节草地利用制度对群落稳定性的长期影响71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71
二、混播组合与利用方式对盖度和多样性的影响72
三、混播组合与利用方式对密度的影响74
第四节草地山羊放牧系统指标体系76
一、山羊的采食习性与放牧行为76
二、草地牧草的质量与山羊生产性能77
三、放牧山羊的能量需求78
四、贵州喀斯特草地山羊系统指标与关键技术78
第五节人工草地绵羊系统指标体系79
一、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80
二、羔羊体重与日增重变化80
三、家畜繁殖性能、羔羊育肥与原系统效益比较81
第六节草地肉牛系统指标体系82
一、放牧肉牛的草地特点82
二、草地状况与肉牛生产力82
三、肉牛系统的饲料预算87
四、有利于草地稳定的草畜平衡调控实例88
第五章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90
第一节天然植被草灌物种多样性90
一、云台山草灌植物的鉴定名录与种类构成90
二、云台山种群特征与多样性分析93
第二节喀斯特地区野生白三叶形态多样性研究94
一、贵州野生白三叶分布与采样94
二、白三叶形态学特征与海拔的关系95
三、白三叶形态学性状相关性分析97
四、白三叶的形态多样性与环境协调进化分析99
第三节贵州野生白三叶遗传多样性分析99
一、白三叶SSR引物名称及其序列100
二、贵州野生白三叶SSR多态性分析101
三、贵州野生白三叶遗传距离分析103
第四节野生白三叶同一花序遗传多样性分析105
一、白三叶同一花序SSR多态性分析106
二、白三叶同一花序遗传距离分析107
三、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109
四、白三叶在同一花序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109
第五节白三叶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对时间梯度的响应110
一、白三叶形态学特性对时间的响应110
二、白三叶遗传多样性对时间的响应114
第六节长期稳定紫羊茅小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115
一、紫羊茅小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116
二、紫羊茅小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118
三、紫羊茅小种群遗传距离分析119
第六章草地群落与种群的竞争与共存121
第一节较为性白三叶混播草地群落种间竞争与共存121
一、较为性草地扰动试验设计121
二、白三叶与紫羊茅竞争与共存123
三、白三叶与鸭茅的竞争与共存124
四、白三叶与禾本科草不对称竞争关系126
五、白三叶与禾草竞争关系和竞争强度因季节而变化126
第二节白三叶初始密度对种群竞争和生产力的影响127
一、白三叶密度自梳试验设计与方法127
二、不同初始密度下白三叶植株数的时间动态128
三、不同初始密度对白三叶存活植株数和生长点数的影响129
四、初始密度与白三叶种群、个体、生长点生产力的关系130
参考文献133
后记142
彩图14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