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情绪 为什么情绪比认知更重要

情绪 为什么情绪比认知更重要

  • 字数: 14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戴维·德斯迪诺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075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消除对情绪的错误认知,激发隐藏在身体里的力量。 把情绪当做朋友 获得幸福充实的人生。"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教你认识情绪、体会情绪、使用情绪的书。《情绪》另辟蹊径,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观点:正面情绪将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戴维·德斯迪诺准确地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正面情绪、如何培养正面情绪,更以实例说明了正面情绪与达成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德斯迪诺的案例和实验中,正面情绪像一个个小精灵,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点石成金——帮助人们更好地达成目标。对于那些一次次被提上日程又一次次“被迫”放弃的目标来讲格外有效:控制体重、学习新技能、做一个更好的人,等等。这就是情绪的魔力。对生活心怀感激,能让你的身体充满活力;“帮个小忙”,能让你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同情未来的自己,能让你控制提前消费的欲望,更好地执行储蓄计划……正面情绪对我们的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工作会产生直接益处。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学会让情绪“为我所用”都显得格外重要。这本书将帮助你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幸福充实的生活氛围,创造有价值的美妙人生。
作者简介
 
目录
引言 自控力、成功与未来
第一部分 开场
第一章 问题:我们为何,又如何让未来贬值
第二章 问题及解决方案:为什么意志力、执行功能和理性让你与成功绝缘
第二部分 情绪工具箱
第三章 感恩关乎未来,而非过往
第四章 同情——塑造内在力量与内心平和
第五章 自豪与毅力
第三部分 附加值
第六章 社交意味着成功
第七章 横向拓展——更高于等宽
第八章 纵向扩展——促进社会性成功
结语
致谢
注释
摘要
     第一章 问题:我们为何,又如何让未来贬值 是现在拿一颗棉花糖,还是等会儿拿两颗?这个问题可不是你想象中的能发动科学革命的问题,但50年前它确实引发了一场革命。当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宾格幼儿学校里,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后人称之为“棉花糖实验”),这为现代人理解自控力以及由其导致的目标达成方式的不同奠定了基础。这些实验研发出一种预测工具,它一直以来都是行为科学家们心目中圣杯一般的存在,它能提供某种方法帮助我们辨识最有可能成功的人,这种筛选能力对教育者、雇主和招聘人员来说尤为珍贵。 棉花糖实验的重点部分主要关乎抵抗诱惑的能力。它给孩子们摆出了一个诱惑力与时长的困境选择。孩子们可以立刻吃掉研究人员放在他们面前那张桌子上的单份食物(通常情况下是一颗棉花糖,该实验因此得名)。他们也可以暂时克制食欲,等到研究人员去大厅再返回后,就能获得双倍奖励:两颗棉花糖。这个选择看似很简单,但最终结果显示,实验中某个孩子能否成功抗拒第一份食物的诱惑,反映出的问题并非日常生活中做个随机选择那么简单。这个选择就像是面向未来的一个窗口,它能反映出孩子们日后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那些可以等待的孩子,也就是可以抑制住即刻满足感的那些孩子,在几十年后获得的奖励可不止两颗棉花糖。 米歇尔的团队对这些孩子进行长期追踪后发现了一个共性模型。那些在幼儿园时期更能抗拒诱惑的孩子,与他们那些更冲动的同伴相比,长大后发展得更好。前者不仅成绩更好,而且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总分比那些立刻吃掉棉花糖的同龄人要高出200多分,因此进入名牌大学的概率也更大。或许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获得的更大成就并不仅限于学术层面。更强的自控力还预示着更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状况。幼儿园时期展现出更多耐心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拥有更强大的社交关系,得肥胖症的概率更小,吸毒或出现其他上瘾类不良行为的可能性也更小。同样,在其他成年人中(不是米歇尔最初的那些研究对象)进行的实验也表明,更强的自控力是财务状况向好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为养老储蓄更充足、负债水平更低。 简而言之,控制冲动的能力对我们而言极为重要。不管是学习、实践、存钱、运动或者坚持,情愿牺牲眼前利益来换取未来更大的回报往往能改变一切。然而,正如我开篇所讲,这种与成功联系如此紧密的能力的运用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换言之,假若利用自控力抵制短期享乐一直以来都是很好选择,那么这种能力应该不难掌握,人类进化也应该为其扫平道路。但现状是自控力往往难以掌握,也很难维持,其虚无缥缈要么代表一种异常差错,要么代表一种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的更加复杂的动态变化。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我们需要窥探人类思维的运作方式。做蚂蚁还是蚂蚱 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我们不会立刻感受到许多决策产生的接近效力。与成长的幼苗或溃烂的伤口一样,正确估计一项决策产生的结果,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候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假若一项决策产生的当下和未来结果都是正向的,那么两难选择也就不存在了。比如一个人爱去健身房并且时间充裕,那一切都没问题。运动不仅能带来即刻满足感,而且能增强体能,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但若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选择导致的成本与收益并未齐头并进,那么人们便会难以做出决策。许多决策会呈现暂时性折中,也就是说这些决策在当下提供的成本或收益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的成本或收益并不相同。你选择吃什么、选择是否投资与如何投资、如何安排空余时间,这些决策产生的收益或损失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显现出不同的效果…… P19-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