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永远的常平仓:中国粮食储备传统的千年超越

永远的常平仓:中国粮食储备传统的千年超越

  • 字数: 28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缐文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735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制度——常平仓为切入点,在古今、中西交叉的坐标系下,对中国经济传统及其千年历史超越展开层层深入的研究。从常平仓到西方经济理论政策,再到“用中致常平”“常平律”,本书揭示了中国经济传统鲜明的辩证思维取向,以及蕴含于其中的简易而深刻的中道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对经济道路的深刻思考与创新实践实现了中道精神的历史超越。新时代,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应继续发扬中道精神,常怀忧患意识,见对立而协同各方、通达权变、避走特别,以更加包容的整体观、更为进取的变革观,辩证用中,走尚中、时中的常平之路。 本书尝试通过比较古今、中西的经济思想与政策实践,透视常平仓厚植的精神文化价值,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之构建有机结合,探索性地解读中国经济道路独特的精神气质,以及当代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的传统根脉,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大常平仓的政策建议。本书在经济学领域尝试将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建立在严谨的理论研究之上。作者认为:中道精神是中国经济智慧的重要标识,是当代中国特色经济思想之慧命,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创新离不开这一大根本。
作者简介
缐文,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经济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经济史学、比较经济学。在CSSCI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高校人文社科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摘编或全文转载。主持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出版专著一部。
目录
绪论 经纬交织的历史与经济
第一章 “常平仓”:中国的经济传统
第一节 常平仓探源
第二节 从定制到创新
第三节 常平调控的平衡关系
第二章 “广义常平仓”:政策拓展与政在养民
第一节 米谷平则他物自平
第二节 从储粮到储人
第三节 敬天养民与宏观福利
第三章 常平仓的现代转身:从陈焕章到格雷厄姆
第一节“东学西渐”:陈焕章 与华莱士
第二节 华莱士与格雷厄姆的常平仓
第四章 “常平仓方程式”与缓冲储备:被忽视的凯恩斯经济思想
第一节 市场波动与短期价格理论
第二节 凯恩斯的缓冲储备计划
第三节 缓冲储备视角下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第五章 “就业缓冲储备”:“劳动力常平仓”与卡莱茨基困境
第一节 从增长需求到就业需求
第二节 “就业缓冲储备”:宏观经济的稳定器
第三节 功能财政:就业缓冲储备的维系机制
第四节 就业缓冲储备的卡莱茨基困境
第六章 流动的传统与历史的超越:辩证用中与“常平律”
第一节 古今中西常平仓
第二节 常平的经济哲学之源:《管子》的经济世界观
第三节 《管子》的经济政策模式与用中致常平
第四节 西方经济思想中的常平观
第五节 流动的传统与“常平律”
第七章 建设现代大常平仓
第一节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劳动力常平仓
第二节 经济战略安全屏障:资源、环境常平仓
结语 中国经济传统的中道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