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历史的正面与侧面
字数: 361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 吴晗
出版日期: 2020-12-01
商品条码: 978751138279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1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史学名家吴晗通俗讲史系列,一本书读懂中国人的生存规矩与生活智慧,重现古代政治的运作机制与社会生活细节。 ★从王朝的治乱兴衰中读懂历史的态度,在古人的得失荣辱里感受历史的温度。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见古今,看清你我。 ★全书36万字,400余页,160余条注释,超大容量,超值内容,讲透王朝的治乱兴衰与平民的市井烟火。 ★精装双封设计,选用细腻柔软的内文纸,赋予阅读精美舒适的体验,亦是典藏佳品。 ★北大教授郑也夫、复旦教授樊树志、畅销书作者马伯庸推崇备至的史学名家。
内容简介
皇权与绅权是如何博弈的?君权与相权是如何制衡的?重农与抑商是如何形成的?忠臣与奸臣是如何较量的? 历史是个多面体,有铁马金戈的豪迈,也有小桥流水的婉约;有帝王将相的权谋斗争,也有贩夫走卒的市井烟火。历史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共同演绎的惊世传奇。翻开本书,让我们跟随史学大家吴晗亲历一个有血有肉、有趣有料的古代世界。
目录
历史的正面
第一章 权力的博弈:为与士大夫治天下
历史上的君权的
历史上的政治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论皇权
论绅权
再论绅权
治人与法治
官僚政治的故事
论贪污
贪污史的一章
论士大夫
说士
第二章 历史的镜子: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西汉经济状况
宋代两次均产运动—人民的历史之一章
元代的民间海外贸易
宋明间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
后金之兴起
王茂荫与咸丰时代的币制改革
论戊戌变法
第三章 古人如何打仗:一将功成万骨枯
古代的战争
古代的斗将
斗将的武艺
论夷陵之战
回纥助唐记
阵图和宋辽战争
谈甲午海战
捻与捻军笔记
历史的侧面
第四章 历史的隐秘角落
盟与誓
从商品生产想到中国商人的起源
郑国的商人
诈降和质子
古人的业余学习
汉代之巫风
昆仑奴考
宋元以来老百姓的称呼
“社会贤达”考
第五章 古人的生存规矩
历史上的国民身份证—传·过所·路引
中古时代的水力利用—硙、碾、碓
从幞头说起
论图籍之厄
度牒
刺配
廷杖
劳动
当铺
木棉的广泛种植和传入朝鲜
谈烟草
第六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谈曹操
夫人城
宣文君
《敕勒歌》歌唱者家族的命运
洗夫人
隋末农民领袖窦建德
杰出的学者玄奘
谈武则天
论奴才—石敬瑭父子
文天祥的骨气
爱国的历史家谈迁
摘要
第一章 权力的博弈:为与士大夫治天下 历史上的君权的 近四十年来,坊间流行的教科书和其他书籍,普遍地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误。在革命前后持这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但在现在,君主政体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的现在,我们不应厚诬古人,应该平心静气地还原其本来的面目。 过去两千年的政体,以君主(皇帝)为领袖,用现代话说是君主政体,固然不错,说全是君主专制却不尽然。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以前的君主在常态上并不全是专制。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时代,历史上虽不尽无,但都可说是变态的、非正常的现象。就政体来说,除开少数非常态的君主个人的行为,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受的,能受的君主为人民所爱戴。反之,他必然被倾覆,破家亡国,人民也跟着遭殃。 就个人所了解的历史上的政体,至少有五点可以说明过去的君权的,第一是廷议的制度,第二是封驳制度,第三是守法的传统,第四是台谏制度,第五是敬天法祖的信仰。 国有大业,取决于群议,是几千年来一贯的制度。春秋时子产为郑国执政,办了好多事,老百姓不了解,大家在乡校里纷纷议论,有人劝子产毁乡校,子产说,不必,让他们在那里议论吧,他们的批评可以做我施政的参考。秦汉以来,议成为政府解决大事的主要方法,在国有大事的时候,君主并不先有成见,却把这事交给廷议,廷议的人员包括政府的高级当局如丞相、御史大夫及公卿、列侯、两千石以至下级官如议郎、博士以及贤良文学。谁都可以发表意见,这意见即使是恰好和政府当局相反,可以反复辩论、不厌其详,即使所说的话是攻击政府当局的。辩论终了时理由最充分的得了全体或大多数的赞成(甚至包括反对者),成为决议,政府照例采用作为施政的方针。例如汉武帝以来的盐铁榷酤政策,政府当局如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等官都主张继续专卖,民间纷纷反对,昭帝时令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皆对日,愿罢盐铁榷酤均输官,无与天下争利。于是政府当局以桑弘羊为主和贤良文学互相诘难,词辩云涌,当局几为贤良文学所屈,于是诏罢郡国榷酤关内铁官。宣帝时桓宽推衍其议为《盐铁论》十六篇。又如汉元帝时珠崖郡数反,元帝和当局已议定,发大军征讨,待诏贾捐之上疏独以为当罢郡,不必发军。奏上后,帝以问丞相、御史大夫,丞相以为当罢,御史大夫以为当击,帝卒用捐之议,罢珠崖郡。再如宋代每有大事,必令两制侍从诸臣集议,明代之内阁、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六科诸臣集议,清代之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与议的人选和资格的,各朝不尽相同,但君主不以私见或成见独断国家大政,是历朝一脉相承的。 封驳制度概括地说,可以分作两部分。汉武帝以前,丞相专决国事,权力极大,在丞相职权以内所应做的事,虽君主也不能任意干涉。武帝以后,丞相名存职废,光武帝委政尚书,政归台阁,魏以中书典机密,六朝则侍中掌禁令,逐渐衍变为隋唐的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制度,三省的职权是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施行,中书省有中书舍人掌起草命令,中书省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后,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如坚持不改,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发下,但舍人仍可第二次、第三次退回,除非君主罢免他的职务,否则,还是拒绝起草。著例如宋仁宗时,富弼为中书舍人封还刘从愿妻封遂国夫人词头。门下省有给事中专掌封驳,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其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著例是唐李藩迁给事中,制有不便,就制尾批却之,吏惊请联他纸,藩日,联纸是牒,岂得云批敕耶?这制度规定君主所发命令,得经过两次审查,第一次是中书省专主起草的中书舍人,他认为不合法的可以拒绝起草,舍人把命令草成后,必须经过门下省的审读,审读通过,由给事中签名副署,才行下到尚书省施行。如被封驳,则此事便当作为罢论。这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审查。如两省官都能称职,坚定地执行他们的职权,便可防止君主的过失和政治上的不合法行为。从唐到明这制度始终为政府及君主所尊重,在这个时期内君权不但有,而且其的形式,也似乎不能为现代法西斯国家所接受。 法有两种,一种是成文法,即历朝所制定的法典;另一种是不成文法,即习惯法,普通政治上的相沿传统属之。两者都可以纲纪政事,维持国本,凡是贤明的君主必得遵守。不能以喜怒爱憎、个人的感情来破法坏法。即使有特殊情形,也必须先经法的制裁,然后利用君主的特赦权或特权来补救。著例如汉文帝的幸臣邓通,在帝旁有怠慢之礼,丞相申屠嘉因言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罢朝坐府中檄召通到丞相府,不来且斩,通求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