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零开始学心理学 心理学的诞生

从零开始学心理学 心理学的诞生

  • 字数: 1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李汉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60835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心理学史典范之作!扎实、素朴、通透! 专家学者奉为圭臬,心理学爱好者视如珍宝,一读再读。 《从零开始学心理学(心理学的诞生)》既是西方心理学源流和心理学史演进的精彩梳理,也是几代心理学人建设“中国的心理学”的成果积淀,更是当下学子进入心理学学科的亲切导引。
作者简介
李汉松,1922年7月出生于浙江龙游灵山。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后留校任郭一岑教授的助教,开始从事西方心理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60余年。曾任《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心理学卷编委,《世界百科著作辞典·心理学卷名著引导》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外国心理学史》副主编。 60多年来,对心理学的研究一以贯之,笔耕不辍,著述丰富。专著有《心理学的故事》(原名《西方心理学史》),译作有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彼得罗夫斯基《年龄特征与教育》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
第三节 曲折的发展道路
第一篇 古代欧溯灵魂官能心理学
第一章 古希腊哲学中的心理学
第一节 万物的本源
第二节 唯物或唯心: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形式说
第四节 医学中的气质学说:希波克利特和盖伦
第二章 黑暗中的火星:中世纪心理学
第一节 以神之名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感觉经验心理学思想
第二篇 近代欧洲意识的经验心理学
第三章 16-17世纪:早期的机械唯物论
第一节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的二元论
第二节 大不列颠的妥协者:培根、霍布斯以及洛克
第三节 普鲁士的“万能大师”:莱布尼茨
第四节 莱布尼茨的继承者:沃尔夫
第四章 18世纪:英国心理学
第一节 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
第二节 不可知论的鼻祖:休谟
第三节 联想主义第一人:哈特莱
第四节 苏格兰新力量:李德与布朗
第五章 18世纪:法国感觉论和德国先验论
第一节 大脑是心理的机器:狄德罗、霍尔巴哈和爱尔维修
第二节 一切都是感觉:孔狄亚克与爱尔维修的感觉主义
第三节 大脑产生思想:卡巴尼斯的生理心理学
第四节 康德的现象学
第六章 19世纪:“三大发现”后的英国心理学
第一节 穆勒父子的力学心理学和化学心理学
第二节 贝因的联想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进化论者:斯宾塞
第四节 生物进化论视角的心理学:达尔文
第五节 天生我材:高尔顿的遗传论
第七章 19世纪:德国的意识心理学
第一节 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赫尔巴特
第二节 空间知觉的提出者:陆宰
第三节 唯意志论与心理学:叔本华与尼采
第三篇 近代末期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第八章 19世纪欧洲: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心理学
第一节 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大脑
第二节 感觉是什么
第三节 生理学之父:约翰内斯·缪勒
第四节 赫尔姆霍茨的感知觉研究
第九章 心理物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感觉不是绝对的:韦伯和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
第二节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
第三节 音乐心理学的独行者:斯图姆夫
第四节 心理主动性的实验研究:G.E.米勒
第十章 冯特: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第一节 从生理到心理:冯特的生平
第二节 心理学新视角: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第三节 心理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第十一章 19世纪末欧洲心理学的新动向
第一节 心理是一种动作:布连塔诺和奥地利学派
第二节 无意象思维:屈尔佩和符兹堡学派
第三节 把人的灵魂放在天平上:沃德与斯托特
第四节 独立的法兰西机能主义
摘要
     第一节 心理学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包括关于心理实质、身心关系和研究方法等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获得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规律。 一、心理学发展的规律 虽然,心理学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至今还没有明确肯定的答案,但经过人们世世代代长期的努力,已解决了许多问题,人们在探索这些问题时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例如,古代人把心理看作神秘的灵魂,近代人认为心理就是经验或者意识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心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说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古代人对心理是什么和怎样活动的问题,只能做一些臆测的思辨,模模糊糊地猜想到某些心理活动的特征,近代人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发现了一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建立初步的科学心理学;现代人则进一步利用当代的精密仪器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加深了认识。例如,当前西方心理学家在智力结构、记忆机制和反馈系统以及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大脑核磁共振技术上都有不少新的发现和成就。心理学史就是研究人们关于这些心理学的知识获得和理论概括的主客观条件及其进展的规律,它是以人们研究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规律为对象的。 二、心理学发展的条件 一切历史规律都受各个时代的历史条件所制约,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同样受不同历史时代的主客观条件所制约。心理学发展史的事实表明,制约着人们获得心理学知识、提出其理论的条件,主要有两种:一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水平;二是当时人们看问题的思想观点。这两种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水平的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主观上观察问题的哲学思想;而人们的哲学思想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自然、社会和心理现象的认识。因此,每个历史人物在观察问题和研究心理现象时,总是受他个人的经历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的制约。这就导致了不同时代的,或者同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同一心理事实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同一知觉现象,古代人说它是灵魂的一种官能,近代人认为它是感觉的复合,行为主义者华生(Watson)说它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反应,格式塔心理学者把它看作脑中物理场的改组。对同一个内省法,冯特(Wundt)和铁钦纳(Titchener)认为是研究心理学的专享方法,华生则接近拒绝。这样一些互不相同甚至对立的看法和主张,错综复杂地在心理学发展目前交替地出现,从总体上看,它们并没有接近阻止反而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研究心理学史就是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水平,以及在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交流和争论等条件下,在人们所提出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思想体系中探索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所以心理学史也就是研究人们关于心理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史。 第二节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 任何科学的对象决定着该科学的研究任务,而社会向科学研究提出的任务,又是该科学的研究目的。科学研究的任务和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心理学史的任务 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发展的规律,而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又受许多条件所制约,因此正确地分析这些条件,客观地反映其发展规律就是我们研究心理学史的基本任务。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