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哲学家都在想什么
字数: 175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 (法)阿兰
出版日期: 2020-11-01
商品条码: 978752161310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哲学家都在想什么》一书收录了法国有名哲学家阿兰的九十多篇随笔,分为“智性”“行动”与“人”三大主题,分别讨论了分寸、怀疑、正义、激情等哲学性的深度议题。阿兰通过故事性的写作,结合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对这些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本书语言诙谐且富有寓意,深刻却并不晦涩艰深,这些闪现着灵感与智慧的书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激发读者的独立思考。这种积极的独立思考是对阿兰哲学的致敬,亦反映了他哲学教育的终极目的。
作者简介
陈太乙,法国图尔大学法国现代文学硕士,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三大学法语外语教学硕士暨语言学博士候选人。曾任中学及大学法文兼职讲师。译有《最后的巨人》《欧赫贝26国幻游记》《拇指男孩的秘密日记》等书。
目录
第一部分:智性
察觉
1. 蒙田说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
2. 人人皆如休谟笔下那位暹罗国王
3. 黑格尔面对群山时
4. 最近人们纪念了斯宾诺莎
5. 世界并非一幅景观
分寸
6. 在太阳战胜乌云、唤醒热情及疯狂的时刻
7. 笛卡儿大胆地将观念与经验分离
8. 孔德饱读各种学问
9. 我对同类的看法
10. 我们思想的演进过程在历史上已有完整描述
11. 这是我自创的一页历史
12. 当我前往这场智者与哲人的盛会
13. 柏拉图的洞穴
怀疑
14. 帕斯卡到处戳穿别人
15. 吞下一项考验的人
16.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帕斯卡
17. 人们谈论教导、深思、培育
18. 同意他人即无视自我
19. 一般说法仍把嘲笑头脑的人称为有头脑的人
20. 斯多葛派是这么教的:美德就是意志
21. 一只鱼族神学家应能证明
22. 知识或能力,两者只能择其一
工作
23. 若想试着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来思考
24. 假设亚里士多德活在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时代
25. 当黑格尔去上课
26. 人们渴望幸福并非真相
第二部分:行动
决心
27. 行动驯服思想,但也贬低思想
28. 行动要的是一种阳刚的智慧
29. 我不至于说,所有强烈的冀望都是好的
30.“优柔寡断是优选的恶”
31.“命运支配我们并嘲弄我们”
良知
32. 卢梭说,良知必能教导我们
33. 有人吹捧苏格拉底英勇
34. 人们再也不阅读《致外省人书》
公正
35. 主人和奴隶的关系是整个历史的症结与动力
36. 谨慎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
37. 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一篇《高尔吉亚篇》
38. 公正的人会置身事外制造公正
39. 让我们想象一个人此时此刻的模样
40. 我持续研究着牧羊政治
41. 这几天,我重新拜读老好人约翰 穆勒
42. 想得真,不就是想得正吗?
43. 想到最近大家纪念的约瑟夫 德 迈斯特
44. 事情没有任何进展
45. 在柏拉图的学说中我看不到任何不足
神
46. 政治一点也没变
47. 对于为什么该品行端正,人们有所争论
48. 斯多葛派虔诚恭敬
49. 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与马可 奥勒留的《沉思录》
50. 你有能力,就教化他们
51. 勒南错估了马可 奥勒留
52. 我看到有人歌颂圣 托马斯 阿奎纳
第三部分:人
天性
53. 做而非受,这是愉悦的基础
54. 弱者有弱者的智慧
55.“人根本不需要完美的马”
56. 斯宾诺莎的作品
57. 歌德是八月之子
58. 康德必定是历史上头脑优选的人之一
59.歌德与席勒之间美好的友谊
60. 人们总急着断言某种天性
61.“我们在交谈时……”
62. 我刻意不思考种族问题
63. 滴水嘴怪兽的长相
激情
64. 智者、狮子、女蛇妖
65. 柏拉图并非全然神秘深奥
66. 当人们跟我说,利益是挑起战争的主要原因
67. 柏拉图的解读能力总令我惊讶
68. 柏拉图医生
69. 柏拉图开玩笑地说,爱情是富与贫的结晶
70. 我在笛卡儿的思想中找到这个观念
71. 笛卡儿最早懂得爱情有益健康
72. 奴性伤人的原因
73. 一口气访遍《伊利亚特》的伟大风景之后
74. 一旦想描述邪淫
75. 关于言语,孔德曾写下卓见
社群
76. 阅读荷马时,与诗人结交
77. 孔德是少数了解纪念意义的人
78. 应该向杰出的庞加莱致敬
79. 崇拜逝者的习俗随处可见
80. 效法逝者是一件大事
81.“社会学究竟是什么?”
文化
82. 最可悲的不是用狭隘的原因与条件来解释一位天才艺术家
83. 这位教师翻阅着一本社会学教材
84. 动物没有远见
85. 法国人遇见黑格尔就落荒而逃
86. 思考激怒人
87. 孔德最初受的是科学教育
和平
88. 我感到肩膀上有一只小手
摘要
蒙田说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 蒙田说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最不为人知的事,其实是人们最深信不疑的事。 蒙田说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最不为人知的事,其实是人们最深信不疑的事。对一段毫无意义的叙述,你能提出什么异议?那是一种对奇迹的神奇看法。关于这个主题,我注意到,奇迹永远被描述传诵,不但如此,我们还只会信得更深。 人并不怎么相信自己所看见的事。我甚至想说,他其实一点也不相信,而且所谓的看见,反映的正是这不轻信的态度。看见意味着注视,而注视即怀疑。战争观察家都很清楚,如果率先相信自己所见之事,就再也看不见任何事物;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将对我们造成欺瞒误导,我们得不断地厘清、分辨这些荒诞虚幻的表象。我还记得,一天夜里,我被一阵异常声响所惊吓,走出我的洞穴;半梦半醒之间,发现自己置身在一座廊柱镶满钻石珍珠的宫殿中。那只是瞬间的影像,我很快便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薄雾之中,月光均匀地洒落在结满冰霜的林树上。但是,如果我没有抱持怀疑的态度,可能会一直以为自己看见了童话仙境里的宫殿。会查证确认之人是懂得怀疑之人。我的意思是,他以行动表现怀疑,亦即他钻研探索。仔细观察观察家,他意图将事物全面研究透彻,想触碰他所见之事;看他如何尽其所能地变换位置,以求变换各种观点。这样的人一点也不轻信人言,也从未轻信人言。 让这个人描述他所做过的梦。只是梦境早已什么都不是.再也不可能观察;反而是言论造就梦境。于是这名神志清醒的人再也不知该如何怀疑,一点办法也没有。相同的结果也会发生在描述一件他没看清楚的事情,一件瞬间即逝或令他惊吓的事情之时。他不抱一丝怀疑,因为他无法探索。而且听众也和他一样。这时。强调的口吻及热切的情感便会加深印象。 我甚至敢说,一段真实无欺的描述不可能被恰如其分地了解。一旦叙事者无法对我们呈现事物,听众的想象立即疯狂。所有叙述都是口耳相传的故事;人们无法加以怀疑,因为欠缺事实。于是,我们了解:一段再经转述的叙事,而且是诚心诚意的转述,错误反而更多。印象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无可救药,除非累积了我在此所披露的观察及其他许多事,养成一种很好的不轻信的态度,基于此,进而对所有叙事一律抱持怀疑。不过,这些观察也去除了一切对叙事者是否诚实的质疑,结果天马行空的叙述变成反映人类天性的事实,并且能够继续教导我们。这就是为什么像蒙田这般聪明绝顶的人接近不挑选他要转述的叙事,从某个方面来看,反而认为所有叙事都能被接受;因为就另一方面而言,他终究对每一则说法存疑。例如,他一点也不想改变任何事;的确,倘若缺乏标的,这类批评便失去时效。因此,人们经常以为这认真的精神轻浮肤浅,以为这位怀疑者优柔寡断,以为这位不轻信人言的人盲从耳食之谈。柏拉图也属其同类。少了这些大师,我们奋不顾身地思考,有如野马脱缰狂奔。 人人皆如休谟笔下那位暹罗国王 凡从未见过的,或丝毫不像曾经见过的事物,我们便认为其不可能存在。 人人皆如休谟笔下那位暹罗国王。当一个法国人说,水会凝固变硬,大象都能行走其上,他立即拒绝听下去。凡从未见过的,或丝毫不像曾经见过的事物,我们便认为其不可能存在。于是,非要别人逼我们凑近细看,想办法探索调查,让我们具备不断经历该事件的条件,如在北方国家的结冰现象,我们才能放心地认定那是可能的,早该预见其到来。但如果事发突然且为特例,如果我们接近没有闲暇去探究,如果看不出有何办法可根据我们现有的知识背景来解释,那么我们就会被骇人的想法震慑,以为山丘真的会起舞,以为我们无法再信赖这个世界,一切努力终将白费。这种想法,恕我直言,与世界末日和最终审判如出一辙。现在难道不是只剩恐惧或慌乱?一个常人能持续处于这种状况中吗?不会从此坠入漆黑的激狂暗夜?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