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楚河说历史 春秋战国

楚河说历史 春秋战国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楚河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2139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一套书浓缩3000年时光,5本书、83个主线人物故事帮你串起春秋战国到清朝的中国历史发展时间线。 2. 对历史人物进行有趣的演绎,让孩子读得懂,记得住。 3. 语言风趣,文字诙谐,通俗易懂,有别于传统历史读物的单调、枯燥。 4. 插画夸张、逗趣,满足孩子好奇心,提升孩子想象力。
内容简介
《楚河说历史》是一套讲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内容丰富,包含《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5册。《楚河说历史》是一套孩子容易读得懂的历史书,该套系别开生面地通过83个历史人物故事,串起了近三千年的中国历史。故事引人入胜,语言幽默有趣,避免了历史典籍和知识点陈列的枯燥,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孩子阅读时,可以通过角色代入,与历史人物对话,身临其境感知历史事件,激发孩子深度了解正史的兴趣。《楚河说历史》是一套帮助孩子提升思辨能力的图书,能让孩子们学着辨别真伪,培养思辨思维。
目录
1重耳公子流浪记
2智伯瑶不靠谱的继承人
3管仲和鲍叔牙患难之交
4楚成王霸主陪跑专业户
5晏婴用舌头撑起身高
6宋襄公一个有原则的人
7楚庄王没有人比我更能“装”
8伍子胥犯我至亲者,虽远必诛
9司马穰苴杀鸡儆猴的鼻祖
10西门豹迷信有绝招
11吴起被无休止的欲望驱使的人
12孙膑围魏救赵的军事奇才
13赵武灵王雄主也会有昏招
14孟尝君没用的投资也有大回报
15黄歇机智的春申君
16范雎人生时有大起大落
17甘罗小学毕业走上人生巅峰
18吕不韦金牌经纪人
摘要
     1 重耳 公子流浪记 在历史上有一位君主,曾收到过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块土。收到这份礼物时,他正被本国的君主追杀,背井离乡,前途渺茫。收到这块土时,他也没有想到,十多年后,他会继承晋国的国土,乃至成为一代霸主。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 话说,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群龙无首,征伐不断。国力强的诸侯,可以随便干涉他国事务;国力弱的诸侯,只能看着别国干涉本国事务。在当时,小国只能依附于大国,相当于大国的跟班。哪怕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也只是大国诸侯借势的工具而已。那个时代,大家都是用实力说话,没有实力的,只能微笑着不说话。 就在东边的齐桓公励精图治,处心积虑争霸天下的时候,晋国却发生了内乱。大家都明白,搞建设很不容易,多少代人呕心沥血,都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搞破坏就不一样了,不用很努力,就可以搞得很“成功”。 晋国从受周王室分封的那天起,就是一个与王室关系非常紧密、地位非常重要的封国。它的立国始祖乃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姬虞。春秋初年,晋国贵族曲沃武公的势力,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晋国君主晋哀侯,曲沃武公率军攻打晋国的都城翼城,掌握了晋国的实际权力。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通过贿赂周嫠王,成为晋国国君,即晋武公。在晋武公和他儿子晋献公在位的时候,两人披荆斩棘,共同努力,带领晋国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然而晋献公晚年宠信年轻漂亮的夫人骊姬,导致晋国上演了一出骨肉相残的悲剧。 公元前656年,骊姬用计逼晋献公的长子申生自杀,另外两个有贤名的儿子重耳和夷吾也被迫流亡异乡。他们必须得逃走,因为再不逃就要被骊姬杀掉了。 就这样,公子重耳踏上了逃亡之路。在重耳逃亡的过程中,各诸侯国的局势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公元前651年,也就是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的那一年,晋献公去世了。公子奚齐继承了国君之位,可他还没有坐稳同君的位子,就被大夫里克等人刺杀了。这下子,晋国内部变得更乱了。 晋献公另一个逃掉的儿子公子夷吾运气比较好。公元前650年,在秦国的帮助下,夷吾回到晋同继位,史称晋惠公。 都是权力惹的祸,对晋惠公来说,觊觎国君的宝座的兄弟,才是自己优选的敌人。于是,他派人去刺杀自己的兄弟重耳。 那个时候,重耳正在狄国避难,他的随从们听说晋惠公派的杀手来了,赶紧又簇拥着重耳仓皇出逃。这一回,他们准备逃往齐国。 重耳喜好结交贤士,这批重要的贤士从他离开晋围就始终跟着他,不离不弃。可很快,重耳就发现问题了:他们没有粮食。贤士也要吃饭,这群人整天跟着自己,大家吃饭成了大问题。 重耳一行路过卫国的时候,饥肠辘辘的他看见一群农夫在田野里吃饭,也许是年景较好,也许是野菜正香,一伙人欢天喜地大快朵颐,看得重耳的口水都要“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于是,重耳就派手下的一个贤士狐偃去讨饭。 可是农夫们一看这些饥肠辘辘的人都是贵族打扮,就不待见他们,心说:我们连野菜都不够吃,哪有多余的食物给你们?一个农夫没好气地站起身来,拿起一块泥土递给狐偃,说:“快吃吧。” 重耳看到狐偃拿回来土块,心想:“天哪,我堂堂一国公子,居然让我吃土?这我可不能忍?”当下就举起马鞭,要过去抽那个农夫。 这时,狐偃阻拦了他,说:“公子,这是好兆头!得土不就是得国吗?这是上天的意思啊。” 古人是相信预兆的,重耳一听觉得有道理,心想这是老天要把晋国托付于我。于是,他翻身下马,恭敬地走过去向农夫行了一个大礼,然后从狐偃手中接过这块土,带上它一起离开了。农夫愣在了原地,他当然不会明白,对失去国家的人来说,一块土意味着什么。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