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设置及其影响研究

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设置及其影响研究

  • 字数: 2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彭民权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72178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绪论主要探讨新中国大学文学系的四大历史渊源,认为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是其中之一。第一章是“延安时期高校文艺教育模式的演变”,主要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模式为中心,探讨延安时期高校文艺教育的模式及其特点。第二章“延安时期高校的文学系”是本书的重点,梳理延安时期党创办高校文学系的历程。本章以延安鲁艺文学系和华北联大文学系为中心,探讨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演变,详细考察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招生、课程、教师、教材,并与国统区的西南联大、中央大学的文学系比较分析。第三章是“鲁艺文学系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主要探讨“到群众中去、到实际斗争中去”“写熟悉的题材,说心里的话”、文学创作大众化等文学观念,并以何其芳、周扬为典型探讨鲁艺文学系的文学创作及文学观。第四章是“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影响”,探讨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对新中国大学中文系学科的影响,主要以文艺学和现当代文学学科为主,并探讨周扬、何其芳创办的文艺理论研究班,分析其招生、教材及教师构成。此外,本章还研究周扬对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史等教材的影响。结语部分则总结延安时期高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影响、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演变、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影响,并对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及其影响予以评价。
作者简介
彭民权(1980—),男,湖北监利人,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江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英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在《光明日报》等报纸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绪论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文学系的四大历史渊源1
二、研究现状6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界定7
第一章延安时期高校文艺教育模式的演变10
第一节延安时期高校概况10
一、政治军事类高校10
二、综合类高校12
三、专业类院校14
第二节延安鲁艺的发展历程15
一、延安鲁艺的成立15
二、延安鲁艺的前期阶段17
三、延安鲁艺的后期阶段21
第三节延安高校文艺教育模式的演变及其特点24
一、延安高校文艺教育模式的演变26
二、延安高校文艺教育的特点34
第二章延安时期高校的文学系49
第一节抗战时期解放区高校文学系的设置50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