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微生物脱色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微生物脱色

  • 字数: 21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潘涛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1223766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基于作者研究成果,详解介绍了三苯基甲烷染料的脱色方法和机制。 2.本书可供从事微生物降解相关的研究人员及污水处理相关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三苯基甲烷染料的来源、脱色方法和机理为主线讨论了其微生物脱色原理。首先介绍了三苯基甲烷染料的基础知识及其危害,并综述了三苯基甲烷染料的脱色方法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浊点系统中嗜水气单胞菌对三苯基甲烷染料的萃取微生物脱色,包括菌种的脱色机理、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规律、浊点系统中的萃取微生物脱色,以及增溶剂的回收与再利用。本书可供从事微生物降解研究的相关人员及污水处理相关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潘涛,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浊点系统、环境微生物学。具体为浊点系统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10余篇,誉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研究领域主要是浊点系统、环境微生物学;基于介质工程的污染修复、环境胁迫与微生物代谢响应。
目录
第1章 三苯基甲烷染料及其危害
1.1 染料的历史及发展
1.1.1 染料的历史
1.1.2 染料行业发展概况
1.2 染料的分类
1.2.1 天然染料
1.2.2 合成染料
1.3 三苯基甲烷染料
1.3.1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发现
1.3.2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结构
1.3.3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化学性质
1.3.4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应用
1.4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危害
1.4.1 结晶紫
1.4.2 孔雀石绿
参考文献
第2章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脱色
2.1 脱色方法
2.1.1 物理法
2.1.2 化学法
2.1.3 生物法
2.2 生物物理吸附
2.2.1 植物类
2.2.2 动物类
2.2.3 微生物类
2.3 微生物转化或降解
2.3.1 细菌
2.3.2 真菌
2.3.3 放线菌
2.3.4 藻类
2.3.5 混合菌群
2.4 微生物脱色的影响因素
2.4.1 碳源
2.4.2 氮源
2.4.3 pH
2.4.4 温度
2.4.5 溶解氧
2.4.6 染料浓度
2.5 脱色酶
2.5.1 氧化酶
2.5.2 还原酶
参考文献
第3章 嗜水气单胞菌对三苯基甲烷染料的脱色
3.1 脱色菌分离鉴定与脱色酶表达
3.1.1 菌种分离与鉴定
3.1.2 脱色酶的分离与纯化
3.1.3 染料脱色特性
3.1.4 脱色酶的克隆与表达
3.2 菌种培养与产物分析
3.2.1 菌种与培养基
3.2.2 培养条件与脱色实验
3.2.3 分析方法
3.3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脱色特性
3.3.1 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复筛菌株
3.3.2 细胞沉淀与上清液的颜色变化
3.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染料脱色过程
3.3.4 薄层色谱初步分析脱色产物
3.3.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脱色产物
3.3.6 质量平衡
3.3.7 活菌体和死菌体的吸附能力对比
参考文献
第4章 三苯基甲烷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
4.1 浊点系统
4.1.1 浊点系统的基本性质
4.1.2 有机溶剂对微生物毒性的lgP规则
4.1.3 浊点系统中物质分配的lgP准则
4.1.4 表面活性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4.2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浊点萃取过程
4.2.1 染料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储备液
4.2.2 染料的浊点萃取步骤
4.2.3 表面活性剂与染料浓度分析方法
4.3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浊点萃取特性与增溶平衡
4.3.1 染料浓度对浊点的影响
4.3.2 浓度和温度对染料分配行为的影响
4.3.3 凝聚层相体积的改变
4.3.4 电解质的影响
4.3.5 稀相的溶剂萃取
4.3.6 增溶平衡计算
4.3.7 三苯基甲烷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规律
参考文献
第5章 浊点系统中三苯基甲烷染料的微生物脱色
5.1 浊点系统中的生物过程
5.1.1 溶质的增溶
5.1.2 浊点系统的生物相容性
5.1.3 浊点系统中的生物转化
5.1.4 浊点系统中的萃取发酵
5.1.5 浊点系统中的生物降解
5.2 萃取微生物脱色的菌种培养与产物检测
5.2.1 萃取微生物脱色的菌种及培养基
5.2.2 染料的分析方法
5.3 萃取微生物脱色过程与机理
5.3.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5.3.2 混合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5.3.3 浊点系统中的细胞生长曲线与染料脱色曲线
5.3.4 染料及其代谢产物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
5.3.5 四种三苯基甲烷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萃取微生物脱色
参考文献
第6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回收
6.1 表面活性剂的回收方法
6.1.1 常规方法
6.1.2 Winsor微乳液回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6.1.3 表面活性剂与室温离子液体的相互作用
6.2 表面活性剂-水-离子液体三元微乳液
6.2.1 确定表面活性剂-水-离子液体三元微乳液两相区边界
6.2.2 电导法测定单相区微乳液类型
6.2.3 染料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检测
6.2.4 建立标准曲线
6.3 三元微乳液回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分离机理
6.3.1 离子液体的筛选
6.3.2 表面活性剂-水-离子液体三元微乳液的建立
6.3.3 温度调节的偏析型相分离和缔合型相分离
6.3.4 偏析型相分离回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6.3.5 离子液体的回收
6.3.6 离子液体回收混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